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续断”名见诸《本草纲目拾遗》卷七“建兰花”项下,谓“根名土续断,治跌打和血”。“建兰”为兰科植物Cymbi-dium ensifolium(L.)Sw.与现代土续断不同,就甘肃地区土续断(甘续断)来说为唇形科糙苏属(Phlomis),与国内其他地区“土续断”来源相问。  相似文献   

2.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载药1892种,共分16部,60大类。第6部为谷部,收录药物75种,其中有以15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为了进一步整理这些药物,笔者对其出处进行了初步考释。1 稗(bai) 稗为禾本科植物的根和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李时珍在该药释名项下曰:“稗乃禾之卑贱者,故字从卑”。关于种的出处,李氏在该药集解项下引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曰:“稗有二种:一种黄白色,一种紫黑色”。可见,该药早在唐代《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并非首…  相似文献   

3.
《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藤部 ,记有民间草药金锁银开 ,笔者有专文对其考释 ,论述该条收载的金锁银开有三种 ,它们分别是今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 ,即过坛龙 ;蓼科植物天荞麦 ,即金荞麦 ;蓼科植物贯叶蓼 ,即杠板归。赵氏在卷首正误篇的第五条上 ,也提到过金锁银开 ,它却并非上述三种植物 ,而是另有所指 ,今对其试释如下 :《本草纲目拾遗》卷首正误篇第五条原文如下 :“草药有金锁匙 ,俗称金锁银开 ,乃藤本蔓延之小草也。土人取以疗喉症极验。又名马蹄草 ,非马蹄细辛也 ;马蹄细辛即杜衡。濒湖于杜衡条后附方 ,引急救方中之金锁匙 ,认为杜衡误矣…  相似文献   

4.
《本草纲目拾遗》(以下简称《纲目拾遗》)是清·赵学敏为补《本草纲目》之遗而作。作者搜集经史百家、方志、笔记等各种书籍中有关医药的资料以及民间用药经验,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新增约物716种,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昭参”就是赵学敏新增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草纲目拾遗》引汪连仕之鲇鱼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汪连仕所载鲇鱼须的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形态、药物名称、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植物形态、产地分布、药物名称、功效主治等方面考证发现,《本草纲目拾遗》所引汪连仕之鲇鱼须,与豆科植物龙须藤、粉叶羊蹄甲相符。[结论]汪连仕所载鲇鱼须的基原为豆科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粉叶羊蹄甲Bauhinia glauca(Wall.exBenth.)Benth.等羊蹄甲属植物。  相似文献   

6.
五毒草载于《本草拾遗》,后诸多本草学虽有记载,但皆存混乱之象,《本草纲目》在赤地利项下李时珍曰:“五毒草即赤地利。”这一结论对明以后的本草学影响较大,以此延误至今,莫衷一是,现考证如下。1五毒草与金荞麦的本草记载五毒草载于《本草拾遗》,藏器曰:“五毒...  相似文献   

7.
更正     
乌梅,生津、敛肺、止咳平喘,有“去痰”(《本草拾遗》)、“止久嗽”(《本草纲目》)之功效。对于寒热错杂,且正气虚弱的多种疾病,收效较好。笔者用之治疗肺胀咳喘,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8.
4种雪莲花的鉴别研究陈玉婷(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张春荣(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100021)关键词:雪莲花;药材外形;粉末特征;薄层图谱;鉴别雪莲花为常用的民族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后于《四川中药志》和《中国民族药志》均有收载。有清热...  相似文献   

9.
明·《本草纲目》菜部收录药物105种,其中16种注明是李时珍新增药物。笔者对此进行考释,认为16种新增药物中,南瓜、龙须菜、葛花菜、蘑菇、鸡土从、舵菜等6种药物首出于《本草纲目》;而胡萝卜、艹焊菜、藜、水蕨、甘薯、酸笋、败瓢、丝瓜、睡菜、皂荚蕈等10种药物在李时珍之前文献中已有记载,系《本草纲目》首次立条,而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金锁银开的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生境、功效主治以及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金锁银开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金锁银开之基原当为今海金沙科植物狭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stachyum Desv.,是杭州新的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 《本草拾遗》为唐陈藏器所撰,据掌禹锡“补注所引书传”谓陈藏器是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尉。《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谓陈藏器是四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所云同此。《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507医术名流列传)云;“按《医学入门》,陈藏器,唐三元尹,撰《神农本草经》,曰《本草拾遗》。”一、《本草拾遗》的撰述年代本书的撰写,当是在开元年间(713——741)。因为《本草拾遗》骨碎补条注云:“本名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性功效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性功效等方面考证发现,《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与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相吻合.[结论]《本草纲目拾遗》中《百草镜》所载地蜈蚣之基原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其始载文献当为《百草镜》而非《植物名实图考》,并建议《中国植物志》把“临时救”的中文名修订为“地蜈蚣”.  相似文献   

13.
闽产红木香的原植物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木香为民间常用草药之一,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longipeduncu-lata的干燥根,具有行气开膈、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腹胀、胃痛、伤痛等。在福建民间应用广泛,称为“南五味子根”或“土木香”,而“南五味子根”之名也曾收载于1977年版《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4.
三七的传说     
荣蔚 《开卷有益》2010,(2):42-43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三七,是一种常用中药,又名山漆、田七、金不换、人参三七。关于三七的传说很多。  相似文献   

15.
穿龙薯芋是一种野生药用植物,根茎含有皂甙配基,是目前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等的重要药源。薯芋根茎入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薯芋味甘温,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薯芋入药,野生者为胜”的记  相似文献   

16.
以往认为惊风“四证八候”出自《普济方》(1406)。近来有关资料表明,南宋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1260)已载有惊风“四证八候”,惜较简略。而元代《活幼心书》(1294)卷中“拾遗”所载“明小儿四证八候”专篇,论述颇详,但非曾世荣所作。  相似文献   

17.
三、割股疗亲割股疗亲是直接由药物学著作不负责任的记载所引起的。据《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记载:“唐时陈藏器著本草拾遗,谓人肉治羸疾,自是民间以父母疾,多刲股肉而进。”陈氏的《本草拾遗》是唐代一部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其中关于人胞,初生脐带治病的记载有很大药物学价值,但关于“人肉治羸疾”的记载则从药物学方面为割股疗亲的愚蠢行为提供了理论根据。人肉疗羸疾,并不是陈藏器《本草纲目》首创的,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2“人部”记载:“按陈氏之先,已有割股割肝者矣,而归咎陈氏。所以罪其笔之于书,而  相似文献   

18.
《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药物名称、功效主治及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的原植物。[结论]《本草纲目拾遗》毛叶仙桥项下共收录了两种植物,其中《李氏草秘》仙桥草和《汪氏草药方》紫背仙桥之基原当为玄参科植物爬岩红Veronicastrum axillare(Sieb.et Zucc.)Yamazaki,而《百草镜》描述的毛叶仙桥及猫舌仙桥当为紫草科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DC.。  相似文献   

19.
张晓库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22-122
仙鹤草始载于《图经本草》,《本草纲目拾遗》言其能“疗吐血各病,……疟疾、喉痹、闪挫、肠风下血、崩痢、食积、黄疸、疔肿痛疽、肺痈、乳痈、痔肿”。  相似文献   

20.
清·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是继《本草纲目》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药学专著。它对《本草纲目》作了很多补充和修正,为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现就本人研究所得,作一简略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