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本中心2008年6月~2009年6月234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复苏应急时间、有无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实施CPR急救人员构成以及现场是否充分开展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检查等对成功率有较大影响。结论患者的年龄越小、复苏应急时间越短、急救人员采取措施越及时到位,成功率越高;缩短急救半径、普及CPR技术、完善急救人员配置、采取规范化培训以及规范化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各种原因对院内心肺复苏(CPR)结果的影响,寻找提高急救能力的重点及救治措施.方法:本研究就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院内心肺复苏的267例患者年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抢救成功率为22.85%,出院率为2.25%.患者的年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年龄,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有密切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心搏骤停患者,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病急救指南予以CPR,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CPR成功组与CPR失败组,评价患者的CPR成功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15例复苏成功,46例复苏失败,CPR成功率为21.13%.在CPR影响因素方面,复苏成功组的年龄低小于失败组,复苏开始时间短于失败组,院内复苏比例较高,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以可电击心律多见,与复苏失败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结论 年龄、复苏地点、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是影响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中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效果和医护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0年7月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和医护配合的重要性.结果 院外猝死患者163例中,除颤成功9例,心肺复苏成功送入ICU 13例.结论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现场是否有目击者及目击者能否施救、急救人员到达时间、是否及时除颤、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密切配合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红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140-142
目的 探讨影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0年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22例,成功率26.2%,死亡62例,死亡率73.8%.结论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搏停止的时间、患者年龄、原发病以及电击除颤的时机将直接影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当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时第一目击者具备心肺复苏知识极为重要,急救人员要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快速心肺复苏(CPR),同时要重视复苏后的综合救治.  相似文献   

6.
气管插管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救中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探讨针对性策略.努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509例CPR中行气管插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插管完成时间、心肺复苏及脑复苏成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越短,心肺复苏成功率越高。结论:熟练掌握并及时施行经口紧急气管插管术,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院外心搏骤停(OHCA)复苏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复苏实施率与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该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心搏骤停的急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专业、学历、工作年限及是否是专职急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施率有不同。结论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急救人员及目击者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CPR)实施率,并通过系统性、综合性培训学习提高急救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罗林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5):104-106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4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不同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心搏停止时间、现场除颤时间及复苏时间几方面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分析出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50岁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50岁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1,P0.05);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低于非心脑血管疾病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9,P0.05);心搏停止时间在≤5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心搏停止时间在5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41,P0.05);现场除颤时间≤5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除颤时间5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P0.05);复苏时间≤6 min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复苏时间6 min的急救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7,P0.05)。结论患者年龄、疾病性质、心搏停止时间、现场除颤时间及复苏时间差异均是影响院前急救患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措施能进一步提高急救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心肺复苏(CPR)成败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其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88例心肺复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患者,复苏成功10例,成功率为11.36%;而年龄、起始复苏时间、有心脏基础疾病、脑损伤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早发现、早CPR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梁凤  郭慧  张彦红 《新疆医学》2007,37(5):175-177
当前,心肺脑复苏已成为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的研究热点,复苏成功率的提高仍是临床医学上的难题之一。我院急诊科自2003年起,对全科医护人员实施规范化院内急救培训,笔者通过对2003年~2006年中102例CPR患者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规范化院内急救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徐俊 《四川医学》2012,33(10):1750-1752
目的分析影响心肺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的因素,探讨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院外心肺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CPR成功的因素。结果院外CPR218例中,自主循环恢复4例,复苏成功率1.83%。急救反应时间平均15min。结论缩短急救半径,在群众中大力普及CPR,院前急救团队密切配合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对87例心脏骤停(CA)并实施心肺复苏(CP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39例患者CA发生在医院内,并有急救小组分工协作实施CPR,18例复苏成功,成功率46.15%;B组48例患者CA发生在院外,8例患者复苏成功,成功率16.67%.两组CPR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1);CA后延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15.63%,即时插管者复苏成功率为37.93%.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及时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晓兰  张舒 《四川医学》2014,(9):1219-1220
目的 分析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探讨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院前发生心跳骤停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现场目击者、心脏骤停至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其组间院前复苏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三因素其组间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目击者、心脏骤停至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其组间复苏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发现者或目击者在第一时间参与CPR,急救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开展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钟红元  钟丽霞 《吉林医学》2014,(24):5325-5326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与急诊中心静脉置管在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救治中的应用,以提高CPR后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收入院率。方法:选择实施心肺脑复苏抢救的猝死患者共124例,其中进给予个体化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抢救的为观察组共71例,给予常规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抢救的为对照组共53例。急救前后对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入院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抢救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即刻复苏成功率为45.1%(32/71),存活入院率为28.2%(20/71);对照组即刻复苏成功率为32.1%(17/53),存活入院率为22.6%(12/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脑复苏抢救中,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选择个体化心肺复苏(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可有效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入院率,值得在急救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小冶  黄永阳 《右江医学》2009,37(4):406-407
目的探讨影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急诊科3年多收治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多共收治院前或院内呼吸心跳骤停患者88例,其中院前58例,院内30例,院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复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125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探讨提高CPR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将125例完整心脏骤停病例分为复苏成功(A组)51例与复苏未成功(B组)74例,分析发病地点、CPR开始时间、除颤、药物等因素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CPR病例中,心脑疾病是首要病因,严重心脑疾病影响CPR成功率(P<0.05).两组比较CPR开始时间(P<0.001)、除颤开始时间(P<0.01)、平均年龄(P<0.001)、药物使用(P<0.01)、院内院外抢救成功率(P<0.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CPR持续时间(P>0.0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有效、持续的心脏按压,及早除颤,合理应用胺碘酮、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同时重视基础疾病和发病年龄对CPR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后的抢救成功率,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CPR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对比各组患者年龄、CPR开始时间、病因、施救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心脏骤停发生时间。结果:①青壮年患者、6min内开始行CPR、接受过专业培训、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复苏转归率较高。②不同病因对复苏转归率有影响。结论:年龄、CPR开始时间、病因、施救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程度、心脏骤停发生时间是影响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成功实现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以期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6年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6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和总结其心肺复苏的情况。结果 66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23例,失败43例,成功率为34.85%。结论对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实施急救,将其控制在最佳救治时间,尽量缩短实施CPR的开始时间,医务人员熟练掌握CPR的操作程序并对症救治,可有效地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120院前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3月间沈阳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院前急救3 549人次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结果:总抢救成功率为97.2%,其中,心肺复苏(CPR)成功率为32.7%,危重病抢救成功率为87.6%.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关键,①良好齐全的院前急救设备;②高素质急救人员;③铁的纪律,规范化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238例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正宏  梅林 《四川医学》2011,32(6):880-882
目的了解7年来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复苏的238例院前及院内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比较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全部患者ROSC成功组占8.4%,两组CPR开始时间(从心跳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上腺素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成功率较低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发病地点及复苏方法密切相关。结论 CA患者成功率较低,与"生命链"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