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患者男,49岁,5年前间歇性上腹痛,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入院前2天因呕血、黑便2次急症入院。查体:T36℃、P100次/min、R20次/min、BP11/7kPa。中度贫血貌,血Hb71g/L,RBC24×10~(12)/L,WBC8.8×10~9/L,N80%,L20%。肝功:GGT500u↑,ALT32u,ZnTT正常,T46g/L,A28g/L,G18g/L。入院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门脉高压症。入院后  相似文献   

2.
病例摘要:男患,37岁,于1988年7月10日入院。患者近4年来因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遭出血、腹水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入院前3天开始呕吐咖啡色液体,解黑色稀便,伴发热,腹胀。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10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50mmHg。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估算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曲线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5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脉压、血红蛋白等指标分为大量出血组(出血量800 ml)42例和非大量出血组(出血量≤800 ml)43例,采集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血后24 h、48 h、72 h、96 h静脉血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BUN和Cr水平,并计算BUN/Cr值,比较不同时期2组患者血清中BUN、Cr水平及BUN/Cr值。[结果]入院时及出血后24 h、48 h、72 h、96 h,大量出血组患者血清BUN水平均高于非大量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出血后24 h及48 h血清BUN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2、8.632,P0.05);2组患者血清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BUN/C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2组出血后24 h及48 h血清BUN/Cr值较入院时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6、7.638,P0.05);2组患者BUN/Cr值的峰值均出现在出血后24 h和48 h,出血72 h后明显下降,出血96 h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2组BUN/Cr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量出血组患者BUN/Cr值峰值高于非大量出血组。对于消化道出血,血清BUN界定值为5.45 mmol/L,血清Cr界定值为61.34 mmol/L,血清BUN/Cr值界定值为86.9 mmol/L。[结论]血清BUN、Cr及BUN/Cr值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BUN/Cr值是鉴别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依据,应用BUN/Cr值可简便快速且非侵入的估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遇到一例应用6—氨基己酸(EACA)引起急性肾功衰竭,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女患,50岁,汉族,住院号270743。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于1982年3月1日入院治疗。查体:神清,血压190/120mmHg,尿常规镜检无异常,血尿素氮17.6mg/dl,血肌酐1.5mg/dl。入院后使用EACA每日16g静滴,一周后症状好转停用。3月26日因疑有再  相似文献   

5.
出血是胃肠道隆起性病变高频电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于24 h以后的出血称为延迟出血。文献报道多发生于术后24 h~2周,一般认为术后1周为高危期。我院1例于术后第18天发生延迟出血,较罕见,现报道于下。患者男,66岁。因肛门坠胀,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多发息肉,拟行镜下息肉摘除术入院。体检:BP l50/90 mmHg,  相似文献   

6.
男患者,33岁,因中上腹痛、黑便7天于1987年6月19日入院.查体:贫血貌,中上腹轻度压痛,Hb75g/L,大便潜血(++),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出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浅表性胃炎.半个月后患者又大量便血伴晕厥再度入院.除每日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前使用抗栓药物(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在成都卒中登记库基础上连续性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既往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CT/MRI等影像学资料。按照入院后72 h复查CT/MRI等结果,将出血转化患者纳入到出血转化组,非出血转化患者按照1∶1比例入选与出血转化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患者为非出血转化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药情况等进行比较。对两组间有差异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出血转化与病前使用抗栓药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6 916例,其中伴有出血转化433例(6.3%,出血转化组),未出血转化组患者433例。(1)两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既往脑梗死病史、入院时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出血转化组使用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比例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抗凝药物:14.1%(61例)比3.9%(17例),P0.01,OR=4.01,95%CI:2.303~6.99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4.3%(62例)比8.3%(36例),P=0.005,OR=1.84,95%CI:1.194~2.84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物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入院NIHSS评分、入院随机血糖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302(1.860~5.862)、2.081(1.281~3.382)、1.047(1.026~1.069)、1.055(1.011~1.100),均P0.05]。结论入院NIHSS评分、入院随机血糖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前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独立相关,其与急性脑梗死远期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并非少见,本病常以皮肤粘膜弥漫性出血为主要表现,有时可因颅内或胄肠道出血导致死亡。而本病引起致死性肺内出血则为罕见,作者遇到1例。该例为女性71岁,因肩痛服羟保泰松100mg发生弥漫性淤斑入院。既往曾服羟保泰松2年余。体检:血压180/100mmHg,脉博96次/分,右第二肋间闻及Ⅲ级全收缩期杂音,向颈传导,肺部无异常。眼底见视网膜散在性淤点。实验室资料:血色素12gm%,白细胞5300/mm~8,分类正常。血小板2万/mm~3,凝血酶元等正常。心电图提示心动过速与左室肥大劳损,胸片正常。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入院后给予强的松(60mg/日),反复输入血小板,但血小板仍2万/mm~3。入院第15天突然左胸痛,向背放射伴气急、不安、苍白、肢冷和出汗。血压130/70mmHg,脉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肝硬化死亡常与肝衰竭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相关。严重乳酸中毒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本文2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因出现严重的乳酸中毒而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5岁,农民。因头晕,柏油便3 d入院。既往嗜酒史40年,600 g/d。入院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神经性皮炎。患者入院当天予止血、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未再出血,且生命体征稳定。于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性,48岁,主因间断呕血、便血6年,再次呕血1 h急诊入院。患者于2011年因突发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内科治疗,出血停止。此后5次因呕血、便血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诊治,多次建议患者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患者均未同意,致每次均予内科治疗止血后出院。2017年8月1日凌晨3:00再次因呕血急诊入院,测血压81/52mmHg,心率100次/分,急查肝功能:ALT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76岁。因左后鼻孔出血 1小时行后鼻孔填塞 ,于1999年 2月 2 0日下午 4时收入院。出血量约为 10 0 m 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年 ,无脑卒中及冠心病史。查体 :Bp19/ 13k Pa。呼吸平稳 ,面色略苍白。左侧鼻腔有少许渗血 ,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均正常。入院诊断 :左后鼻孔出血 ,原发性高血压。入院后应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口服卡托普利降压 ,并临时给予止血敏2 g加维生素 C2 g加入 5 %葡萄糖液 5 0 0 ml静滴 ,经治疗后鼻腔无渗血 ,次日清晨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嗜睡、流涎 ,未引起重视 ,Bp18/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16例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者和未出血者,采用单因素分析明确可能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出血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结果 216例患者中,39例(18.06%)治疗后发生出血,其中大出血4例(10.3%),小出血35例(89.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48 h内是否应用过抗凝药物、是否接受过脑血管介入治疗、入院血糖是阿加曲班治疗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得到出血风险联合预测因子Y=-0.206-2.042X(BMI(1))-2.459X(BMI(2))-1.677X(BMI(3))+2.775X48 h内是否应用过抗凝药物-2.673X是否接受过脑血管介入治疗+0.102X入院血糖,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结论 低BMI、入院血糖偏高、联合应用抗凝药物及未接受过脑...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4岁,因反复上腹痛20余天入院。入院后经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入院时血压120/80mmHg。给甲氰咪胍0.2g每日3次服,睡前服0.4g。1周后腹痛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3个月,因解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无明显浮肿,中度贫血貌,心脏、肺部、腹部检查无异常。既往无出血病史。该患儿5个月前查血常规发现贫血,具体原因不明,无明显出血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肉眼血尿,晨起明显,为全程肉眼血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6.15×109/L,中性粒细胞2.1×109/L,血红蛋白83 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我科去年收住10例,有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死亡1例,现报导如下: 例1 女,60岁,在活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后经查:颈部抵抗,无偏瘫体征,脑脊液全程血性,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用6—氨基乙酸治疗,头痛逐渐好转。入院后分别在第6天和第12天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进食少量巧克力后上腹痛3 d入我院急诊科。血清p-淀粉酶(p-AMY)427 U/L,诊为“急性胰腺炎(AP)”收入院。饮酒史3-4两/d×20余年。入院体检:腹肌略紧张,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余无特殊。入院诊断:重症胰腺炎(出血坏死型)。辅助检查:WBC 4.5×10 9/L,血清p-AMY 423 U/L;腹部B超可见胰腺前方约10 cm×3.3 cm包裹性积液,腹水;腹部CT:胰腺体积增大,实质内大部呈水样低密度影,诊断为AP,不除外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6岁。有高血压病史 3年 ,因头痛、呕吐 2小时入院。查体 :Bp2 8/ 11k Pa。呈昏睡状态 ,颈部有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 110次 / min,律整 ,无杂音 ,巴氏征 ( ) ,脑脊液呈血性 ,血、大便及小便检查正常。EKG示 V1~ V3呈 QS波 ,V1~ V3导联 ST段抬高0 .2~ 0 .3m V,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病 ,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后 ,经甘露醇、氟美松治疗 4天 ,并给予降压、改善心肌代谢等综合治疗 4天 ,病情好转。入院后第 2、第 3天复查心肌酶正常 ,第 3天心电图恢复正常。修正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病。讨论 :本例患…  相似文献   

18.
静滴洛赛克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因阵发性上腹痛伴呕血300ml,于2002年1月6日入院。查体:T36.6℃,P90次/min,R19次/min,Bp15/8kpa。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平软,剑突下压痛,肝脾未触及,腹水征(-)。心肺未见异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胃镜示食管下段条索状糜烂并出血。入院后先予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入院前2小时持重物上楼时突感胸闷伴气短,大汗淋漓。心电图:Ⅱ、Ⅲ、aVF各导联T波高尖形。于4月18日9时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心率120次/分,血压17.30/12.0kPa(130/100mmHg),各心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散在水泡音,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皮肤无出血。入院后给予吗啡及杜冷丁肌注,持续静滴硝酸甘  相似文献   

20.
例1:男,72岁,农民,因3天内呕血2次,排黑便1次,晕厥5分钟,于1990年1月3日急诊入院。查体:P90次/分。BP18/10kPa,神志清,面色苍白,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不肿大,Hb6g%。入院后保守治疗3天,输血2400ml,仍排大量柏油样大便,Hb降至4.5g%,即行床边急诊胃镜检查:胃体后壁距门齿53cm处见喷射状出血,出血部位被血液淹没。当即在胃镜直视下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液:去甲肾上腺素8mg加生理盐水50ml,下同)。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