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英  朱榆红 《临床医学》2010,30(5):12-1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观察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分为PAS治疗组30例,应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AS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对照组30例仅给予阿司匹林。共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PAS治疗组及AS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含量均下降(P0.05),PAS治疗组更明显(P0.01)。结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联合应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脂、降低炎症指标hs-CRP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也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75例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和辛伐他汀20 mg/d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和6个月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以及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治疗后3和6个月,2组血清TC、TG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研究组TC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6个月,2组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IMT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高血脂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逆转颈动脉IMT增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低剂量组49例和高剂量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普罗布考500 mg,bid;低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qd,普罗布考500 mg,bid;高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80 mg,qd,普罗布考500 mg,bi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结果、血清炎性指标和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低、高剂量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软斑个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低、高剂量组hc-CRP、TC、TG、LDL-C、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hc-CRP、TC、TG、LDL-C、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软斑个数低于低剂量组,HDL-C高于低剂量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能有利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缩小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高龄(≥80岁)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高龄患者,分为对照组,10 mg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和20 mg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变化情况。结果20 mg与10 mg治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0 mg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应用10~20 mg/d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75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部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巫颖  李绍发 《临床荟萃》2011,26(15):1293-1296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28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组(联合组),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3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变化。结果 TC、TG、LDL-C、ox-LDL、hsCRP、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联合组和他汀组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又低于他汀组(均P〈0.01);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颈动脉IMT联合组治疗前(1.59±0.07)mm vs治疗后(1.20±0.11)mm,他汀组治疗前(1.58±0.08)mm vs治疗后(1.33±0.09)mm,对照组治疗前(1.58±0.08)mm vs治疗后(1.62±0.08)mm;斑块面积联合组治疗前(0.97±0.07)cm2vs治疗后(0.50±0.07)cm2,他汀组治疗前(0.97±0.10)cm2vs治疗后(0.93±0.09)cm2,对照组治疗前(0.98±0.12)cm2vs治疗后(1.01±0.13)cm2。结论普罗布考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予拜阿司匹林100mg+阿伐他汀钙20mg,每晚顿服,连续6个月;对照组予拜阿司匹林100mg+安慰剂,每晚顿服,连续6个月。分别在发病1、7、15、30d及6个月后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发病1d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纵切面测定斑块最大厚度(Tmax),并计算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结果发病时(1d)2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5d阿托伐他汀组hs-CR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30d时2组hs-CRP均降至正常范围,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颈动脉IMT、Tmax、Smax均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该作用可能与降低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143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1次/d,每晚睡前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个月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TC、TG、LDL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1例出现腹胀,不影响治疗,余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15-4616
探讨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瑞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6个月后,全部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同时试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三酰甘油、低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上升,且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瑞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血脂水平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目、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项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显示血清TC、LDL-C、TG、IMT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g/d,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基础上,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研究组1 a后IMT缩小显著(P〈0.05),且TG、TC、LDL-C下降显著,HDL-C升高显著,P〈0.01。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1 a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3.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干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A组)、辛伐他汀(B组)、瑞舒伐他汀(C组)各30例;对照组(D组) 30例不予任何降脂治疗,仅予饮食控制(低脂饮食)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情况.[结果]治疗前A、B、C、D四组TC、TG、HDL-C、LDL-C、hs-CRP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降脂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血TC、TG、LDL-C、hs-CRP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L-C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在常规剂量时三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辅酶Q10(CoQ10)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肝脏酶活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50例冠心病伴血脂水平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用。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CoQ10 30mg/d,分3次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CoQ10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O.05);ALT、AST未见显著性增高(P〉0.05);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体内CoQ10含量显著性降低(P〈0.01),ALT、AST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脂水平除LDL-C明显降低(P〈0.05)外,其余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CoQ10及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CoQ10可避免阿托伐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并能增强他汀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伟英  刘双喜  张建国  刘丽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35-2236,223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9例在近期出现过TIA发作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有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中未使用他汀类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测定颈动脉粥样宽块大小、粥样斑块内膜一中层厚度(IMT)和血脂、C反应蛋白(CRP)。【结果】35例患者经辛伐他汀20mg/d治疗6个月,颈动脉粥样斑块明显缩小,以软斑最明显,混合斑次之,硬斑不明显,粥样斑块从IMT(1.42±0.45)mm降为(1.03±0.42)mm,下降幅度为2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辛伐他汀通过降低LDL-C,拮抗炎症反应,可以稳定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126例,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于治疗12周及24周时,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24周后,颈动脉IMT变薄(P〈0.05),血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度密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P〈0.05),但在12周时,虽然TC、LDL-C明显下降,但IMT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中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服用可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有效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ACI患者空腹外周血标本,以后循环缺血(PCI)和非脑血管病(NCD)患者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hs-CRP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结果(1)与PCI组(3.56±3.89 mg/L)和NCD组(2.65±3.02 mg/L)比较,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7.35±5.93 mg/L)显著升高(P<0.01);ACI患者血清Glu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在ACI患者和对照组之间,TC、HDL-C、LDL-C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CI患者hs-CRP水平与梗死部位无关;但是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相关(r=0.627,P<0.001);在不同梗死体积的ACI患者之间,hs-CRP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血小板联合调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P=0.034)。结论AC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药物治疗显著相关,提示hs-CRP作为ACI炎症标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者内皮功能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 例老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7 mmol/L或总胆固醇(TC)≥ 5.18 mmol/L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 例及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63 例,比较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hs-CRP 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改善( P 〈0.01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 水平有明显改善( P 〈0.01或 P 〈0.05).[结论]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除改善血脂情况外,可进一步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的调脂作用。方法将9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生理盐水组(C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组(M组)、高脂饲料+普罗布考组(P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A组)和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组(P+A组),实验8周后处死。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均抽血查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结果高脂饮食各组动物血清TC、LDL-C、HDL-C水平较实验前均明显升高(P<0.01),TG明显下降(P<0.01);各用药组动物(尤其是P+A组)TC、LDL-C均明显低于M组(P<0.01);P+A组血清HDL水平明显低于M组和A组(P<0.01),TG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1),并低于P组(P<0.05);A组TG水平亦明显低于M组(P<0.01)。高脂饮食各组动物血清GPT、GOT水平均较实验前明显升高(M组最高),且P+A组明显低于A组(均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血脂紊乱及肝功能损害;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可增强调脂作用,且较两者单独用药效果更佳;两者联合用药可减轻高脂饮食对肝功能的损害,并减轻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