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医护联动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 年实施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与2005年实施传统医护工作模式作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每天拖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医、护、患关系融洽,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护资源的配置得到了最合理的优化,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李爱珍  杨学萍  谢金莲 《护理研究》2010,24(8):2038-2039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人与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并采用连续排班的方法,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人与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陈胜琼  覃丽  龙巧仙  韦武燕 《全科护理》2013,11(22):2077-2079
[目的]探讨DN两班制全责包干连续排班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骨科病房原有半责任包干半功能制排班模式与DN两班制全责包干连续排班模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施DN两班制全责包干连续排班模式后病人、护士、医生满意度提高,护理纠纷、护理缺陷明显下降。[结论]DN两班制全责包干连续排班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医护人员对层级全责护理工作模式认同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层级全责护理”的认同程度。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开展“层级全责护理”的护理单元(共54名护士、42名医生)进行实施新模式后护理工作状况的调查。结果80%以上的护士认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使护士更熟悉病情,护患关系得以改善,并愿意在新的护理模式中工作。但53.9%的护士认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生活有影响。85%以上的医生认为全责护士在床边工作时间增多,及时跟进了危重病的护理,医护合作更融洽。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得到所在护理单元大多数医护人员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4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护理;14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护模式(对照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护人员对层级全责护理工作模式认同程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层级全责护理”的认同程度。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开展“层级全责护理”的护理单元(共54名护士、42名医生)进行实施新模式后护理工作状况的调查。结果80%以上的护士认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使护士更熟悉病情,护患关系得以改善,并愿意在新的护理模式中工作。但53.9%的护士认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生活有影响。85%以上的医生认为全责护士在床边工作时间增多,及时跟进了危重病的护理,医护合作更融洽。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得到所在护理单元大多数医护人员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张亚琴  郝义彬  王美英 《护理研究》2014,(16):2011-2012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在提升护士执业认可度与减少护士离职的正向作用。[方法]在全院开展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护理模式,对实施新的工作模式前后护士、医师和病人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5年来医院护士离职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新的工作模式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离职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在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和降低护士离职率方面有正向作用,对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文静  李茂玉 《全科护理》2011,9(23):2124-2125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14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采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护理;142例乳腺癌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护模式(对照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病人实施护理,可有效提高病人术后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在提升护士执业认可度与减少护士离职的正向作用。[方法]在全院开展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护理模式,对实施新的工作模式前后护士、医师和病人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5年来医院护士离职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新的工作模式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离职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护一体全程分层级优质护理模式在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和降低护士离职率方面有正向作用,对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护士层级使用在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层级使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实施护士层级使用模式,内容包括实施护理组长岗位竞聘,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调查实施护士层级使用前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层级使用后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2.7%以上。结论实施护士层级使用能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病人能得到优质的全方位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将护理单元缩小,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固定护士的连续性护理。结果患者知道并能称呼主管护士的叫出率由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前的31.71%上升至76.14%(P〈0.01);在与干预措施密切相关的6个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利于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使护士树立“我的患者”的观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提升服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3个试点科室为观察组,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改变排班模式,缩小护理单元,固定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连续性护理,对服务对象产生“我的病人”的概念;同期随机选择3个科室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态度热情和谐、倾听与交谈、健康指导、定时巡视病房、对病人的尊重、呼叫处理及时、疾病预防指导等7个项目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知晓护士姓名”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4个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利于提供连续性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查房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6年4月采取一般护理查房(对照组)与2016年9月—2017年2月实施医护协同查房(观察组),调查两组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护士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施后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内科实施医护协同查房可提高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某院责任护士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认同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责任护士对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认同情况,进一步推进层级全责护理的深入发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6名责任护士进行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的认同度调查。结果91.9%的责任护士认为提高了护理质量,89.8%认为提高了工作积极性,98.0%认为对病情更熟悉,90.3%认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较前落实,88.8%认为基础生活护理较前落实,89.3%认为护理记录书写较前更有连续性,92.3%认为护患关系较前改善,86.7%认为医护配合程度提高;而55.1%认为自我成就感无明显提高,94.9%认为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下工作压力增大。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得到了责任护士的认同,但护士的自我成就感低、工作压力增大。建议在职教育应高度重视对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医院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减压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责整体护理模式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试点科室为推行全责整体护理模式系列长效机制建设的观察组,其他科室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均有差异,推行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关键指标和病人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行全责整体护理模式系列长效机制建设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责任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能力,可在护理管理等方面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产科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产科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病人、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40%。[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核心作用,更加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效果。[方法]在综合ICU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并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对护士分层培训。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专科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特级护理落实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治疗目标达成率检查结果;通过自设问卷调查医生、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后护理满意度及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责任护理组长负责制的实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规范化的培训,并推动科室团队文化的良性发展,但人力资源分配及绩效考核等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卫红  尹月娥  朱天丽 《护理研究》2012,26(19):1800-180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产科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APN连续排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模式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病人、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40%。[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的实施能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核心作用,更加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开始我科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比较2010~2012年三年的护理质控指标,从病房管理、技术操作、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急救药品及器械、消毒隔离质量、满意度调查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层级管理,三年来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患者满意度逐年得到提高.结论: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利于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