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在对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服务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级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前我国各地的高级涉外护理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差异较大,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高级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课程,就如何实现高级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如何突出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特色、优化教学科目比例以及适应国际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对高级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提出一套较为适合我国高级涉外护理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及其效果的实验研究,对优化后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护理人才提供指导。方法 (1)对比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理念及专业课程设置特点,重新构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2)选取我院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同时选取2008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其人才培养采用优化前课程体系)作为对照组,进行优化前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跨文化护理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优化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突出了涉外护理专业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以能力为本的涉外护理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以五年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比较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智育水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课程设置体现了合理性,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五年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采用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而规定的课程门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课程的名称和学时的分配[1]。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因而重新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2]。本文回顾了我国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分析了我国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探讨了未来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趋势,以利于培养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中职护理人才,促进中等护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涉外护理专业在目前护理领域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向国际化的发展,保证护理专业能够适应国内外医疗市场的需求,各医学院校有必要开设涉外护理专业,并对本科护生进行多方面护理能力的培养。涉外护理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均与国内的有很大的不同,其课程涉及多元文化与护理、护理社会学、西方临床护理英语,在课程内容上详细介绍了中西方国家护理与实践方法,且实践课所占比重高于理论课,以PBL、TBL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讨论与讲解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并在学习期间分阶段进行实习,与国内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英语学习能力,只有护生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语言交流才能保证自己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就业,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培养本科护生涉外护理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置涉外护理选修课程,使学生适应护理国际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针对当前国际护理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结合国际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指出在当前国内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加快我国高职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培养优秀涉外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课程设置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出发,而阶段性课程设置模式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存在的问题有: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难,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困难;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本专科几乎没有差别;课程多、学时有限,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达不到岗位要求,专业定位不切合社会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过时,不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不利于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优秀涉外护理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涉外护理专业既是传统护理专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的专业,同时也是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原有护理专业理念与国际护理理念的接轨,也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语言能力。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国际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体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才能不断适应国际护理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国际标准护士,走出国门。我们紧密结合国际护理人才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今年参加赴英带薪实习的学生,全部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并顺利通过英国大使馆的签证,为学院实践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学生走出国门继续学习、就业打开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涉外护理在近年欧美、中东等地区缺少专业护理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由于国际市场缺少护理人才,国内很多护士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1]。目前,各个医学院校都逐渐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其中医学术语课对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有效衔接涉外护理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护理教育的新课题,作者分析当前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实践教学薄弱、实习安排单一等问题,对涉外护理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及护理师资的培养上探讨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完善课程建设。方法:采用护理专业学生调研征询表,对326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教学计划合理,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需求明显且同等重要,人文课程需求凸显,同时课程建设与执业考试对接。结论:护理专业课程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方面必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对口升学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尝试根据学生需求,分涉外护理方向、实习就业方向、专升本方向、护考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学生对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需求,探讨本科院校应用型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校60名老年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线上集中讨论,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看法,以及具体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本科院校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提供依据。结果: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和中医护理课程比较重视,对人文素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有不同的要求。结论: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老年护理的课程要求,授课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来设计教学方法和筛选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一辑)》,分析目前中职卫校药剂专业开设情况,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探讨药剂专业课程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杜健  周冰  曾艳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31-132
目的 了解目前临床对中职护生职业方法能力的需求,确定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方法能力培养方向.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哈尔滨市10所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41人.结果 临床对方法能力中自我保护能力需求较高,对运用外语和计算数值能力的要求较低.结论 应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课程学习目标,切实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订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方法 根据行业期待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具备从事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要求,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将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构建新课程体系: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减少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增加护理学专业课程比重,增设护理教育、研究等体现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建立选修课程群.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淡化各门课程的完整性观念,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结果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合理.课程编排循序渐进,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协调性.从课程设置着手,多个层面协调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授课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结论 实践表明,新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