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列颗粒联合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9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舒列颗粒冲服联合前列安栓局部纳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1例用舒列颗粒冲服联合前列安栓局部纳肛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应用前列安栓局部纳肛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EPSWBC)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6%,对照组为67.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PSWBC恢复正常率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改善症状。结论舒列颗粒联合前列栓能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八正散、前列安栓、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组60例行三联疗法,对照组2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6周前后,采用两杯法判定试验(PPMT)结果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三联疗法中PPMT检查60例患者有41例转阴,转阴率68.3%,对照组中13例转阴,转阴率6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PSI评分判定:三联疗法中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三联用药比单用抗生素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更为有效地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双盲对照的方法,分别以两种不同基质的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60例,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脂溶性前列安栓总有效率达93.33%,水溶性前列安栓总有效率达88.89%,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则脂溶性前列安栓少于水溶性前列安栓(P<0.05)。结论脂溶性基质前列安栓较水溶性基质前列安栓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加前列安栓、前列安栓,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68.9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式森田疗法联合前列安栓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1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中国式森田疗法组(治疗组)60例和单纯前列安栓组(对照组)61例,分别给予中国式森田疗法联合前列按栓和单纯前列安栓治疗12周,治疗前后用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28.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27.87%,总有效率为68.85%,治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CPSI评定,两组疼痛/不适、排尿、生活质量的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疼痛/不适、生活质量的评分和总分的减少均比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排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国式森田疗法比单纯前列安栓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能明显改善疼痛/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野菊花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韦东  覃洁梅 《山西中医》2000,16(3):37-38
采用野菊花栓肛门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疾病30例,并设前列安栓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这期临床痊愈5例,显铲13全角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近期临床痊愈4例,显效16例,有疚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前列腺指诊检查及前列腺液检查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野菊花栓是本病的一种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7.
前淋通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川  杜位良  唐礴 《四川中医》2007,25(7):41-42
目的:观察前淋通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P)患者120例,分为前淋通栓治疗组、前列安栓对照组各60例。以前列腺按摩液(EP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前列腺炎症评分表作为评估手段,对每个患者随访3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总显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前淋通栓疗效与前列安栓相当,但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前列腺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2014年门诊诊治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型慢性前列腺炎1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前列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4例用口服普适泰治疗,疗程为三个月。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93%。两组治愈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64例采用前列安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1.6%,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前列安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肝郁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口服前列安方,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参数的检查.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8.33%和24.17%,总有效率分别为89.16%和6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前列腺液参数、降低NIH-CPSI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前列安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肝郁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筛选出80例C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应用前列安栓,对照组用野菊花栓,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等疗效指标,及血、尿、大便常规和心电图、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EPS中WBC计数比较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下降值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121)。2组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前列安栓治疗CP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7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64例采用前列安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1.6%,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辨证论治慢性前列腺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世华 《新中医》2010,(3):55-56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姐采用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安栓纳肛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09%,对照组为68.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湿活血通络汤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简便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前列安系列方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安系列方不同剂型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足量抗生素;B组(50例)口服敏感抗生素同A组,并根据中医辨证分为3型,分别选用前列安系列方饮片煎剂保留灌肠治疗;c组(53例)按B组方法改用前列安系列方颗粒冲剂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30.0%、42.0%。B组分别为62.0%、90.0%,C组分别为64.2%、92.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安系列方颗粒冲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操作较为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安栓联合赛乐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合并早泄(P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NP合并PE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使用前列安栓4周后加用赛乐特治疗。对照组60例单独使用前列安栓持续8周。采用NIH-CPSI评分和患者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性交满意度和每周性交频率、性伴侣对性生活满意度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NIH-CPSI评分分别为(28.3±4.5)分,(7.8±2.2)分,对照组(27.5±4.1)分,(9.1±2.3)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性交满意度和每周性交频率、性伴侣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对性生活满意率达到65%,对照组满意率40%,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CNP合并PE的治疗上,联合应用前列安栓和赛乐特优于单独使用前列安栓,临床上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卢立新 《中医药学刊》2010,(7):1495-1496
目的:探讨康尔消炎栓对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康尔消炎栓,对照组给予野菊花栓。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前列腺触诊及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前列腺触诊及前列腺液常规、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尔消炎栓对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具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前列腺理化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以活血化瘀为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活血化瘀为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5例,同时与前列康片治疗的101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液pH值。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3%、97.8%;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8.8%、6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可明显降低前列腺液pH值。结论: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证修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张楠 《四川中医》2005,23(12):65-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采用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管经尿道加压灌注药物并联合中药活血通淋饮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对照组80例用前列腺灌注管加压灌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总有效8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加味四妙抵当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抵当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7月~2010年7月的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四妙抵当汤,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NIH-CPSI积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愈显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NIH-CPSI疼痛、生活质量和总积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妙抵当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10):1397-1398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直肠滴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13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直肠滴入治疗,治疗组均用四逆散加味直肠滴入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直肠滴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