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三种正品大黄:唐古特大黄(林棵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掌叶大黄R.palmatum L.和药用大黄(马蹄大黄)R.foficianle Baill.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包括5种游离蒽醌、12种蒽甙、5种芪甙、3种苯丁酮甙、2种萘酚甙和7种鞣质化合物。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含有除蒽醌及其单糖甙外的其他成分最多;其次为掌叶大黄,但掌叶大黄含有的游离蒽醌及其单糖甙最多;药用大黄的根茎,各种成分的含量均最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酒熟大黄和蒸熟大黄中各有效成份的含量(番泻甙类、五种蒽醌甙元及其结合态、游离态、和鞣质)。从对比中得出:1、两种熟大黄中都不含有番泻甙。2、蒸熟大黄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均较酒熟大黄高。3、生大黄经炮制成熟大黄后,其有效成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转化。于蒽醌的分离测定中,作者提出了一新的展开剂系统,在硅胶薄层上仅一次展开,即可同时将该五种蒽醌甙元分离。方法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非正品大黄:藏边大黄Rheum emodiWall.(Ⅰ),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Ⅱ)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Ⅲ)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黄中水溶性蒽甙的含量为Ⅲ>Ⅱ>Ⅰ;而脂溶性游离蒽醌及其单糖甙的含量为Ⅰ>Ⅱ>Ⅲ;它们均不含苯丁酮甙类,而含有少量的鞣质类化合物,芪甙类的含量为Ⅱ>Ⅲ>Ⅰ。  相似文献   

4.
中药大黄含有多种游离和结合的蒽醌类,包括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成分。其中主要的泻下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此外尚含有大黄鞣甙类,包括儿茶素、葡萄糖没食子鞣甙、没食子酸、桂皮酸鞣质和蒽醌鞣质等,为收敛成分。临床上常用单方、复方、含大黄的成药来治疗病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作者就其应用机制与西药的相互作用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大黄水提物不同工艺醇沉产物的组分差异。方法制备大黄水提物五种工艺醇沉产物,以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与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醇沉工艺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与提取率存在差异,多次醇沉提取游离蒽醌最多,分次醇沉提的结合蒽醌最多,提取率最高。结论可以根据对大黄不同提取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6.
大黄对胃肠道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大黄对胃肠道的作用  大黄对胃肠道有很多方面的复杂作用 ,综合起来主要有泻下、保护粘膜屏障、治疗消化道出血 ,同时还能预防肠道细菌易位。大黄“荡涤胃肠、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即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 ,清除胃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 ,促进胃肠道新陈代谢。1.1 泻下作用 大黄历来主要用于健胃和泻下 ,大黄具泻下活性的成分约有 2 0种 ,包括番泻甙、大黄酸甙、游离蒽醌等。这些成分均是蒽醌类化合物。大黄中各类活性成分有协同作用 ,其中以大黄酸甙含量最高 ,以番泻甙作用最强。蒽甙的糖基具有保护和运输作用 ,蒽甙进入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1~5年不同生长年限、植株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不同部分中番泻甙A(SennosideA,SA),大黄酸-8-葡萄糖甙(Rhein-8-O-β-D-glucoside,R 8 G),大黄酸甙(Rheinoside)A(RA)、C(RC)、D(RD)等五种蒽甙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1)大黄随生长年限的延长,五种蒽甙类成分的总含量呈递增趋势,但第二年以后增加缓慢;(2)不同发育阶段中五种蒽甙的总量以果熟期为最高,(3)大黄的根系中五种蒽甙的总含量依下列顺序递减:主根茎→细根→主根及支根→支根茎;茎部只含少量大黄酸甙D,叶不含任何蒽甙类成分。本研究有利于确定大黄合理的采收年限和季节,以及大黄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煎煮时间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黄组分代谢物含量为指标,探讨大黄在临床使用中合理的煎煮时间。方法采用醋酸镁染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蒽醌类组分的含量。结景大黄总蒽醌在30min达到最高,游离蒽醌在60min达到最高,结合型蒽醌在15—30min达到最大值。结论临床使用中,大黄用于清热泻火,煎煮60min可使游离蒽醌含量最高;用于泻下,煎煮30min即可,不可久煎。  相似文献   

9.
大黄煎者时间对蒽醌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大黄水煎煮液时间对蒽醌甙的影响。方法:取不同时间大黄剪煮液适量,经萃取后于490nm处比色测定游离蒽醌,结合醌含量。结果:剪煮 时间增长结合蒽醌减少,游离蒽醌增多。  相似文献   

10.
大黄炮制后化学组分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采用比色法检测鞣质含量。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的含量有差异,游离蒽醌:熟大黄>酒大黄>生大黄>大黄炭;结合蒽醌: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鞣质: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结论: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和量比关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温脾汤先煎后下的条件。方法 采用HPCE法测定了温脾汤中乌头碱及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 附子先煎30min,乌头碱的含量能达到安全限量;大黄先浸泡30min并于汤剂煎好前10min加入,大黄游离蒽醌的含量最高。结论 温脾汤中附子应先煎,而大黄宜后下。  相似文献   

1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已有报道。作者选用内加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黄中五种蒽甙的含量。以甲醇—水—甲酸作梯度洗脱,并利用样品中的一个峰作为参比,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微波技术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量的影响,并与传统提取方法做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输出功率、药材粒径、浸出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优选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浸出方案。以优选出的微波浸出方案为实验组,以常规煎煮法及乙醇回流法为对照组,进行平行实验。结果:药材粒径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的影响高度显著(P<0.01),功率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的影响显著(P<0.05),时间对大黄游离蒽醌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0.05<P<0.01),功率对大黄游离蒽醌浸出的影响显著(P<0.05),时间对大黄游离蒽醌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0.05<P<0.01)。微波浸提法对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法,同乙醇回流提取法相当。结论:微波浸提法是一种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的提取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艳  郑春晓 《海南医学》2006,17(11):142-143
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血热妄行之吐血、咯血;热毒痈疡及瘀血证等.大黄主要成分有蒽醌衍生物,总量约为2%~5%,以两种形式存在,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甙,少部分以游离的甙存在.甙元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等[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统中药大黄应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大黄许多与现代医学相关而原来未知的功效,为今后对大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用药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甙类。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是我校中药系学生必做实验之一,薄层层析又是鉴定大黄类成分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以往的实验教材中所采用的薄层层析条件不能将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开。近...  相似文献   

16.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或唐特大黄的根及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的功效。大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以两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苷。游离的苷元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存在。结合状态的蒽苷是泻下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酮苷。双蒽酮苷中的番泻苷是致泻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虎杖不同蒽醌类成分抑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初步探索虎杖蒽醌类成分的结构与抑制前列腺增生作用的关系。方法:利用溶剂法分离虎杖提取液中的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比较结合蒽醌与游离蒽醌以及5种游离蒽醌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前列腺系数的影响。结果:虎杖游离蒽醌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的前列腺系数,而结合蒽醌无此作用;5种游离蒽醌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降低前列腺系数的效果明显(P<0.05),尤以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效果最为显著(P<0.01),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无此作用(P> 0.05)。结论:虎杖中的游离蒽醌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有抗前列腺增生作用,机制可能与此3种成分的3,6位引入了供电基团如-CH3、-OH、-CH2OH有关。  相似文献   

18.
煎煮时间对生大黄中五种游离蒽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种游离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的总含量与煎煮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生大黄煮沸之后每2分钟时所取水煎液样品中五种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在煮沸后20min内,五种游离蒽醌的总含量呈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结论]沸腾后仍用武火继续煎煮约20min时五种游离蒽昵的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甙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玄参科、旋花科、蔷薇科、萝摩科、百合科、豆科和夹竹桃科等,它由糖类和称甙元的非糖部分组成。这类植物有些具有抗肿瘤活性。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ion)含有苦参甙(Trifolirhizin),同属植物槐(S.JaponicalL.)含有其异构体槐甙(Sophojaponicin),均有抗癌作用,其甙的活性强于甙元,后者对肉瘤-180有显著抑制作用。当小鼠给量1000mg时,抑制率与丝裂霉素相近,二者糖组分均为D-葡萄糖,且右旋体较左旋体…  相似文献   

20.
应用HPLC法测定了大黄、黄连、黄柏、黄芩按不同组合配成的复方汤剂中十种有效成分(五种蒽醌类衍生物,四种小樂碱型生物碱及黄芩甙)的含量及溶出率。结果表明,当黄连(黄柏)与大黄和黄芩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