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复发及首发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提取DNA做ACE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加(均P<0.01),伴有高血压脑梗死患者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患者(P<0.05),且伴有脑血管病(CVD)家族史者DI基因型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和脑梗死的复发有关,在高血压人群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中进行ACE基因调查,可及早发现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高危人群,对脑梗死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检测5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标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观察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并计算I/D等位基因的比例,以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特点:ID型、DD型和Ⅱ型基因比例分别为16%,64%,20%,而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20%和80%,对照组ID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0%、30%、30%,其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和70%,两组间DD型基因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基因分布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结果表明DD基因型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研究药效的差异。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99 例,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0 例,用PCR 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基因的插入与缺失(I/D) 多态性,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人。结果:正常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E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 。卡托普利降压有效病人与无效病人ACE 基因的I/D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基因缺失型纯合子(DD)或/ 和杂合子(ID) 与非缺失型(II) 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ACE基因的I/ 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无关, ACEI降压作用的个体差异与ACE基因的I/D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I/D)位点多态性并统计两组各项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 65岁、吸烟史、体重指数(BM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ACE基因多态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携带ACE基因D等位基因BMI、年龄 65岁、吸烟史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携带的D等位基因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52例为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和70例健康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进行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测定。分析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结果 (1)脑梗死组DD 基因型频率(27.5%)和D等位基因频率(49.4%)与正常对照组(15.7%,40.7%)比较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32.7%,53.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无明显关联性, 但与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有关,可增加高血压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病前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20例子痫前期(其中轻度67例,重度53例)和60例正常孕妇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与正常孕妇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AC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无肾功能损害组比较,ACE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病情相关;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相关,DD基因型可能是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人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4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223例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病例组进一步分为二尖瓣病变组和联合瓣膜病变组,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ACE I/D各基因型在RHD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组ACE Ⅰ型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70.1% vs 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瓣膜病变患者组中,ACE Ⅱ、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8%、39.2%和9.0%,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4%及28.6%.ACE Ⅱ基因型和Ⅰ型等位基因在联合瓣膜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和  步天栩  王艳娟  程佩兰 《天津医药》2004,32(6):339-341,F00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I)/缺失 (D)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41例妊高征患者和50例正常妊娠者的ACE基因型 ,同时检测血浆ACE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 %和61 % ,均高于对照组的相应频率18 %和38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DD基因型的ACE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结论 :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为妊高征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ACE活性受到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支气管哮喘病人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 (ACE)基因插入 (insertion,I)与缺失 (deletion,D)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 18例哮喘患者 ,15名正常健康对照者的 ACE基因型。结果 哮喘组 ACE基因中 DD基因型频率和 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6 1%和 72 % ,而正常对照组为 2 0 %和3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提示 ACE基因 DD等位基因型与哮喘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可能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C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患者93例(合并脑出血者50例,未合并脑出血者43例)、对照组55例进行比较分析。取空腹静脉血提取DNA,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的片段,经过电泳、EB染色后,观察ACE基因多态性并记录结果,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患者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ACE基因Ⅰ/D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有关。结论:ACE基因DD基因型可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和ACE基因D等位基因可能对脑出血的发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Z1):135-13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是高血压病(EH)的致病基因,还是EH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四角分析法研究ACE基因多态性与EH的关系,采用PCR方法对比,有和无尿微量蛋白增高,EH组与对照组ACE多态性的差异。结果无论有还是没有EH家族史的EH组(n=122)和对照组(n=109)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伴有尿微量蛋白增高EH患者收缩压和甘油三脂最高,靶器官损害多,D等位基因人数也最多。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EH发生关系不大,但D等位基因可能增加EH性肾损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崔洪艳  陈叙 《天津医药》2007,35(6):416-4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重度子前期肾脏损害的关系,以揭示子前期肾脏损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3例重度子癎前期患者按有无肾损害分为两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与40例正常孕妇的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重度子前期组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癎前期肾损害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重度子癎前期发病无密切相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重度子癎前期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ACE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的发生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其血浆ACE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浆ACE水平.对8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50例,出血性脑卒中39例)与51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脑卒中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58/0.36, P<0.05),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42.38±16.61) U/L /(31.28±8.64) U/L, P<0.05].而出血性脑卒中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组等位基因及血浆ACE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浆ACE水平和ACE基因多态性有关,D等位基因是老年脑卒中的基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30例非先心病患者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先心病患者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先心病患者(P<0.05),先心病患者ACE D/D型基因频率高于ID型(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与ACE基因插入/缺乏多态性有一定关联,先心病发生除ACE基因外还有许多基因决定。  相似文献   

15.
喘息患儿ACE基因多态性、家族聚集性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喘息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家族聚集倾向。方法对哮喘、喘憋性肺炎、肺炎三组的149、108、121例患儿,经PCR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对54例哮喘患儿作外周血总IgE(TIgE)检测。结果三种基因型插入型纯合子(II)、缺失插入型纯合子(ID)、缺失型纯合子(DD)表达例数分别为:哮喘组42、36、71例;喘憋性肺炎组34、26、48例;肺炎组61、30、30例。I、D等位基因频率三组分别为152、90和94例和122、120、178例。哮喘组与肺炎组,喘憋性肺炎组与肺炎组,D、I等位基因优势比分别为2.51和2.19,有显著性差异。哮喘组一级、二级亲属有哮喘史83例,无哮喘史66例,II、ID、DD表达例数分别为16、23、44例和26、13、27例,有显著性差异。喘憋性肺炎组一级、二级亲属有哮喘史46例,无哮喘史62例,II、ID、DD表达例数分别为12、12、22例和22、14、26例,无显著性差异。对分别表达为II、ID、DD的17、19、18例哮喘患儿测定TIgE,分别为(849.08±350.65)KU/L、(744.09±440.62)KU/L、(863.67±647.46)KU/L,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患儿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中以DD为多见,且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94例健康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及与ACE基因插入(I)和(或)缺失(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ACE活性明显高于健康人,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DD型和ID型个体中。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CE基因I和(或)D多态性变异与血清ACE活性水平有关,它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研究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4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查体的随机个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结果①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有Ⅱ、ID、DD三种基因型;②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具有DD基因型比具有Ⅱ基因型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06倍。结论①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有Ⅱ、ID、DD三种基因型;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山西籍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 e,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间的相互关系 ,采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方法 对 41个EH核心家系的 12 3例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 98名成员 ,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EH组 ,ACE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 :DD型 0 .10 ,ID型 0 .40 ,II型 0 .5 0 ,等位基因频率为 :D0 .30 ,I0 .70。 EH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CE基因 I/ D多态性与山西籍汉族人群高血压病无关联 ,三条引物法可以 1次完成 ACE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19.
最近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研究发现:在ACE基因16内含子中存在一段287bp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D)多态型,这种多态型分为DD型(两条等位基因为缺失型)、Ⅱ型(两条等位基因为插入型)、ID型(杂合型)。已有研究证实ACE基因缺失型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显相关。我们对35例心肌梗死患进行了ACE基因I/D多态型分析,探讨其与心肌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插入/缺失(I/D)基因多态性和血清ACE活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ACE基因第16内含子多态性位点的序列,检测38例AMI患者及32名健康体检者ACE基因,χ2检验比较心肌梗死组、对照组间ACE基因型的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ACE活性水平。对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心肌肌钙蛋白(cTNI)含量也进行了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患者ACE基因型有明显的分布差异。三种基因型III、D、DD的频率在AMI患者分别为5/38(13%)、14/38(37%)、19/38(50%),在对照组则分别为8/32(25%)、17/32(53%)、7/32(22%)。I、D等位基因频率在AMI组分别为24/76(32%)、52/76(68%);对照组分别为33/64(52%)、31/64(4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基因型与血清ACE浓度相关,DD、ID、II基因型的ACE浓度分别为(61±16)U/L、(49±14)U/L(、38±14)U/L。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D型和II型,CRP在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血清ACE活性明显升高。ACE基因型与血清ACE浓度相关,DD型表达最高,II型最低,ID型介于两者之间。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D型和II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