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对新生儿行听力筛查,并探讨影响听力筛查结果的主要因素及护理干预工作在提高筛查通过率(PR)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6月间的1411名活产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208名新生儿,采用TEOAE法筛查其听力情况,初筛率为85.6%。根据新生儿是否接受适当干预分为常规组596名和干预组612名,比较组间的PR水平,以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 2014年第一次听力筛查总体PR为57.2%,其中常规组PR为34.2%,显著低于干预组的79.6%(P0.05)。结论环境干扰、知识不足、标准不明及新生儿自身因素显著影响筛查结果,通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教、保证测试环境、使测试儿熟睡并调整正确体位等干预手段能够显著规避各种影响,对于保证听力筛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丽华 《吉林医学》2012,33(15):3173-3174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OAE)对新生儿的听力进行筛查,对其中2 150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听力障碍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初筛通过1 821例,初筛通过率为84.70%(1 821/2 150);复筛196例,通过158例,复筛通过率为80.61%(158/1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耳廓、外耳道畸形、先兆流产为听力障碍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通过OAE筛查,将有高危因素(如: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耳廓、外耳道畸形、先兆流产)的患儿列为重点筛查对象,并进行及早干预,有效的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由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网,通过网络的运转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的初筛、复筛、转诊、诊断、干预工作和信息监测、质量控制等管理工作.方法 以成都市三级妇幼保健网作为基础.利用各级妇幼保健网的人力、信息和管理的资源,形成三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通过网络运行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任务.结果 从2007年1月.2008年1月1年的时间里.建立了由市妇幼保健院牵头、以各级妇幼保健院为枢纽的成都市三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全市20个区(市)县全部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2007年市中心城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达到64.96%;2007年全市共筛查出听力损失的婴儿96名,这些患儿得到及时地干预和监测.结论 由妇幼保健院牵头建立的新生儿听力三级筛查网,可以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的筛查、诊断、干预以及技术培训、质量控制、信息监测等任务,达到有效、经济和快速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张庆云 《吉林医学》2015,(8):1676-1677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方法:选择565例新生儿,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其开展听力筛查,分析影响筛查质量的主要因素,总结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措施。结果:新生儿状态、仪器因素、操作手法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耳道状况等均会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产生影响。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安抚新生儿、规范仪器操作、优化筛查环境、加强耳道清洁等措施提高筛查通过率,尽量减少假阳性现象。  相似文献   

5.
6.
赵瞡  桂晓钟 《安徽医学》2014,(12):1702-170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测试中的因素并及时干预和提高筛查准确率。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4 208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普遍听力筛查。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4 h~出院前,用DPOAE进行;复筛应用DPOAE和AABR于出生后42 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 208例,通过3 813例,通过率为90.61%;复筛395例,通过298例,占复筛总数的75.44%;复筛仍未通过97例中,确诊听力损失为8例,占总筛查数的1.90‰。结论通过对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因素的分析并及时干预,尽可能避免筛查中的假阴性造成的漏诊,提高听力筛查的效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256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听力筛查,就新生儿的性别、耳别、高危因素及出生季节等相关因素是否对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造成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耳别和高危因素均会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婴的通过率为91.56%,男婴的通过率为89.10%;右耳的通过率为93.69%,左耳的通过率为93.18%;正常儿的通过率为90.84%,高危儿的通过率为75.21%;出生季节对通过率无差异性影响。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因素有性别、耳别及高危因素。此外,应在对高危儿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治疗后,再对其进行复筛,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提高初筛通过率,降低复筛率。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技术,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通过560例,通过率93. 3%,需复查40例,复查率6.7%。对照组新生儿通过481例,通过率80.2%,需复查119例,复查率19.8%;两组筛查复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干预,明显提高了初筛通过率,降低了复筛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县级妇幼保健院牵头在基层农村地区开展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及方法。方法建立以妇幼保健院为中心,县、镇产科医疗保健机构为重点,县、镇(社区卫生中心)、村为支持的三级筛查网络;依靠网络完成全地区新生儿普遍性听力筛查、追访和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筛查设备、人员、流程均执行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结果三级网络模式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全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2007年10.62%、2008年62.57%、2009年96.71%;已查出听力损失患儿58例。结论由妇幼保健院牵头,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属地县、镇产科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县级农村地区进行普遍性地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听力最佳筛查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长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55-1855
国外报道,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3‰,先天性耳聋占我国聋哑人的50%。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情感的发育。实践发现,在不同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家长对“假阳性”的疑虑,有必要探讨最佳的筛查时间。  相似文献   

12.
国外报道,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3‰,先天性耳聋占我国聋哑人的50%.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情感的发育.实践发现,在不同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家长对"假阳性"的疑虑,有必要探讨最佳的筛查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6-8+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听力问题治疗的12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普通听力检查,研究组新生儿采取自动耳声发射(DPOAE)。比较两组患儿最开始未经过耳道清理时的通过率及其通过的数目。比较两组患儿经过耳道清理后的通过率,比较研究组新生儿剖宫产和自然生产测试的通过几率和新生儿中有健康问题和没有健康问题新生儿测试的通过率。结果两组未经耳道清理前,研究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耳道清理后,两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皆有所上升,对照组上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两组通过率无明显差异(P0.05);将研究组经耳道清理后的听力筛查结果与新生儿的分娩情况以及是否有健康问题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分娩方式不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P0.05),而有健康问题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远远低于无健康问题的新生儿(P0.05)。结论自动耳声发射的筛查更精细准确,在临床医学中可广泛应用。耳内是否存在堵塞物、健康情况会影响新生儿的听力状况,引发听力问题。在日常应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状况。  相似文献   

14.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缺陷病,听力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高邮是一县级市,农村人口占五分之四,要想听力筛查率达到60%~70%,是没有一个现成模式的,必须在充分务实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听损伤是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出生缺陷,其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巨大影响,而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是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预防言语残疾的必要手段。随着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展开,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结果广泛出现,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健康状态、筛查时间、新生儿耳别及性别、母体的分娩方式、筛查方式、外耳及中耳的发育情况和筛查时的干扰因素等。在临床工作中,医技人员应不断完善听力筛查假阳性者及具备听损伤高危因素者的长期随访资料,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出生常见的功能缺陷之一。在目前筛查的新生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耳声发射仪作为一种硬件与软件合一的仪器,其客观性、敏感性和无创伤性等特点在新生儿听力功能检测中具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因此已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项常规技术。我科自开展此项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案和方法,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本资料。方法 新生儿在出院前接受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测试,通过者予出院;未通过者在出生42d再次复查OAE,仍未通过者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所有ABR检查不通过者在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 3161例新生儿中2827例通过出院前OAE测试,出生42d 314例复查OAE,其中307例通过。接受ABR检查者共有4例,3例不通过。结论 基层采用OAE两筛查、ABR初诊断的方案和方法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较合适的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就不能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707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耳声发射分析仪(OAE)来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初次筛选的过程中,通过人数有5698例,通过率为80.57%,复筛的839例患者中通过人数有772例,通过率为92.01%,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导致新生儿不能通过听力筛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先兆流产、先天性耳廓、外耳道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过程中,OAE可以将伴有先兆流产、先天性耳廓、外耳道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筛查出来,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