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满意度评分,应用简化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者的运动以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的比例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55.6±5.4分,对照组在干预后的 FMA 评分为35.4±6.8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运动功能,缩短恢复的时间,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护理干预,入院后即给予良肢位,病情稳定24 h后即开始给予患肢揉捏、按摩、拍打、关节的被动运动,指导患者行健侧带动患侧主动运动,坐、站、行、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d Meyer( 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 P <0.01),观察组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偏瘫侧的运动功能( FMA)和ADL能力( Barthel )进行测定。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前的FMA和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和Barthel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并可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付娟  罗婷  张薇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99-3000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印例,两组均遵循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及心理辅导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Fugl-meye肢体运动功能(FMA)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法,于两组患者人院时、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i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FMA、BI均较干预前改善,且康复组FM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R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3R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精神行为、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痴呆程度(WMS)、运动功能(FMA)评分,并统计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能力(FA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精神行为改善总有效率为69.39%(34/49),高于对照组47.92%(2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指标评分及WMS、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FAQ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3.67%(41/49),高于对照组64.58%(3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R护理干预有助于恢复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程度,进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和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心理干预和由护理人员实施的运动训练,共进行5周,治疗前和治疗期满后用CDR评定痴呆分级情况、MMSE评定认知功能康复情况、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有12.1%的患者CDR评定分级为可疑或正常,而对照组仅有3.0%为可疑痴呆;干预组其MMSE,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更能促进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偏瘫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106例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7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心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11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原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保持不变,研究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 <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初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从而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3例,采用病例历史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两组患者训练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降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大临床医护人员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徐翠红 《大家健康》2016,(2):253-254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52例,将其早期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52例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30天后 FMA 量表评分相比较:护理干预后FMA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 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轻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实施的基础上进行8周自我管理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 SIS)和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对干预组、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并对生存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交流维度外,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IS量表各项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力气、手功能及移动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其他维度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IS量表各项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UNSH量表的总幸福度、正性因子评分较前升高、负性因子分评分较前降低( P<0.05);干预组MUNSH量表评分总幸福度及正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负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交流、情绪、记忆与思维、参与评分与干预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分相关(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消栓颗粒对中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消栓颗粒,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应用 Fugl-Meyer(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L-ROM工具评估关节活动度,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下肢功能 FMA 评分、膝关节、髋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亦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ESR、Fb、nbl、nbh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训练联合消栓颗粒能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及脑血流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6年3月行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水平、SF-36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知识掌握率(92.31%)、疾病预后知识掌握率(96.15%)、功能训练知识掌握率(88.46%)高于对照组(73.08%,76.92%,65.38%)(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31%)高于对照组(73.08%)(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有利于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王丽萍 《河北医学》2014,(11):1798-1801
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扩容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且均自愿接受康复治疗,并能够配合康复医师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后后即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4周后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MBI( modified barthel index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价、采用 Fugl-Meyer 评定法( 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 NIHSS )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MBI、FMA、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康复治疗前比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FMA、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恢复,缓解肩-手综合征症状,对脑卒中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则加用早期康复干预护理。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干预组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但术后第2、4、8、12周,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该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水平、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最大化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处于恢复期,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患者恢复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BI、FAM评分与满意度。结果:接受干预后两组患者 MBI、FA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BI、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76.09%,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显著提高作用,患者的肢体运动等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该院就诊的134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干预护理后,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取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时,数据比较有意义。两组在护理前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提高,且干预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DS 及 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沈辉 《重庆医学》2014,(26):3515-35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2例,分为干预1组、干预2组和对照组,干预1组患者急性期血压控制120/80mmHg,干预2组控制140/90mmHg,对照组不进行降压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7、14d干预1组、干预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90.2%和61.9%,干预1组、干预2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控制和入院NIHSS评分是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7、1.132,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癫痫的饮食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难治性癫痫患儿64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5.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自我感觉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小儿难治性癫痫的饮食干预能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