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100例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32例来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将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46例(69.70%)治疗有效,观察组有59例(89.39%)治疗有效,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肺总量均有了改善(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总量、肺活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常规治疗结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甲亢危象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抢救,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病情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病情改善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提早(P<0.01);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能使甲亢危象患者的甲状腺素有效清除,病情迅速改善,病死率显著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治疗的74例早期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7例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37例,病情稳定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护理后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非常满意率为4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为62.2%,观察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不满意率为19%,观察组患者不满意率为5.4%,观察组患者的不满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早期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焦虑状态,促进预后,提高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采用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应用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手指端额冠状动脉慢血流病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校正后的 TI-MI 血流计数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 CTFC 显著降低(P <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明显优于后者(P <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APN 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hs -CRP 水平显著降低(P <0.05),同时观察组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胸痛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75.0%(15/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5.0%(7/20),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缓解患者胸痛症状,同时降低血浆 hs -CRP 水平和提高血浆 APN 水平,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治疗。方法:本次共选择6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抗感染、保肝治疗(对照组)与胸腺肽、抗生素联合治疗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体温正常率、腹部压痛反跳痛消失、腹水消失、腹水常规正常及培养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肽、抗生素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显著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姜莲莲 《大家健康》2016,(4):244-245
目的:探讨采用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MMSE、BI 指数、HAMD 评价)以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指标评价: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治疗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姚海霞 《大家健康》2016,(4):144-145
目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但是从 LVEF(%)上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取药物综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临床指标状况的改变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进行观察和分析,采取药物综合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明月 《大家健康》2016,(2):251-252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挂号顺序把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有效恢复率为91.7%,对照组为75%,组间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1.7%、对照组为72.3%,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把患者神经缺损现象有效改善,对患者及时恢复生活能力有重要意义,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 T 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因子水平的临床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免疫 T 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显效35例,显效率为70.0%,无效4例,无效率为8.0%,总有效率达到92.0%,明显优于对照组26.0%的显效率,34.0%的无效率以及66.0%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CD4+、CD3+检测值以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IL -2、TNF -α以及 INF -γ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但 sFas 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免疫 T 细胞亚群以及血清因子水平趋于正常水平,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类制剂对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病后3天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类制剂,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量、水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丹参类制剂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水肿量,促进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4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联合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化疗后生存质量情况、疼痛改善情况、骨病灶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为86.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11%(P <0.05);联合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41%(P <0.05);联合组患者骨病灶控制率为51.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62%(P <0.05);联合组患者发热、肌肉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骨病灶,临床需预防和控制化疗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高迎华 《大家健康》2016,(11):137-138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特点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抗菌药物对症治疗。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肾内科住院患者来说,进行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4.
吴洁 《大家健康》2016,(11):166-166
目的:就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收治的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的血脂控制、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并视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佳,能够较好地改善血液粘稠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艳红 《大家健康》2016,(4):180-181
目的:探究宫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患者13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诊治,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恢复时间7.12±1.89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恢复时间14.01±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受孕率53.8%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受孕率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不孕不育症患者采取宫腔镜诊治治疗效率高,且治疗后恢复快、受孕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等指标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4.2%( P <0.05)。治疗后两组 PaO2、PaCO2和肺动脉压均有明显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的77.1%( P <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肿瘤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建红 《大家健康》2016,(7):119-119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 AECOPD 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 AECOPD 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