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了解“脑心综合征”。方法:11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均在入院24-48小时首次检查心电图,并在4周内复查。结果:85例急性脑血管病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心电图特点,与脑血管部位的关系及临床转归及预后,结论:认识急性脑血管病异常心电图,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估计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异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53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4.5%,以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76.3%和66.7%(P〉0.0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结论:心电图改变预示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加重,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并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具有可逆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 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58例,异常率为76.3%,异常心电图包括心肌缺血及低钾改变,主要表现ST-T段下移、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U波明显,T波双相倒置或低平,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及束支传导阻滞等.结论 急性脑血管患者常有心电图异常表现,临床上加强心电图的监测,对急性脑血管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4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构成比为74%;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5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2.2%;其余2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电图异常,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原有心脏疾病进行了解,同时并对心电图进行监测,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整体化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等。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以及对急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发病1d-2d内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对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100例急性脑血管病例中心电图异常者占58%,其中以ST-T改变为最多占56.9%,而死亡病例中心电图异常者占78.6%。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人中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其预后呈正相关。加强急性脑血管痛心电图的分析,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冬梅 《中外医疗》2015,34(1):62-6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有45例(90.00%)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表现是ST段变化、Q-T延长、各型心率失常和房室肥大。病情好转时心电图随之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心电图改变情况与急性脑血管病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对判断患者病情改善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果碧青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36-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71例,占81%,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其次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变化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脑出血性疾病比脑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影响大。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8.
毛鹏琪  鲍亚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20-1721
目的:通过对56例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心电图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统计分析。结果:5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达80.4%。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非常常见,其原因是多因素作用之结果。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296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和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29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96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235例,约占79.4%.结论 ,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出血性疾病比脑缺血性疾病对心脏的影响大,心电图异常可随脑血管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并对脑血管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孝智  金振一 《吉林医学》2013,(20):4125-412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复极波异常特征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发现心电图复极波的主要特征与临床相关性。结果:108例患者心电图复极异常:其中ST改变81例(75%),T波改变94例(87%),明显U波15例(14%),Q-T间期延长30例(28%),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两种以上心电图复极波异常。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复极异常发生率高;同时观察到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复极波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Q-T间期延长发生率比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4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构成比为74%;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5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2.2%;其余2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电图异常,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原有心脏疾病进行了解,同时并对心电图进行监测,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整体化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等。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当代医学》2009,15(27):44-44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变引起非梗死性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046例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12~18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2046例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中,有12例心电图出现ST段改变及异常Q波,发生率为059%。本组12例患者的心电图ST—T无动态演变过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均为正常,患者无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故考虑为急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非梗死性Q波。结论异常Q波多数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但不一定都是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脑血管病变也可引起非梗死性Q波。  相似文献   

13.
沈玉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70-17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痛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电图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在发病后1~12小时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3周内进行复查。结果:所选85例患者的心电图描记中,有异常表现75例(88.2%)。结论: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情的减轻或者加重而发生变化,笋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312例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红叶 《中外医疗》2011,30(32):172-17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观察,探讨该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31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1~6h内心电图的变化及治疗3周后心电图复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12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36例,异常率75.64%;治疗后,179例痊愈、95例好转、8例死亡,274例存活患者中102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37.23%;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室性早搏、U波改变等。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临床上加强心电图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71例,占81%,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其次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变化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脑出血性疾病比脑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影响大。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16.
汤方辉 《吉林医学》2012,33(25):5443-5444
目的:分析心电图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28例,总异常率为70.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非常常见,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心脏方面加强监护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24h内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08例(71 1%),心肌酶谱异常62例(40 8%),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发生于基底节丘脑、侧脑室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发生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而与脑血管病发生部位明显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经CT、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28例,总异常率为70.0%,其中A组12例,占85.72%,B组16例,占61.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1.23,P〈0.05);心电图异常包括ST—T波改变、T波改变、Q—T延长、异常Q波、心律失常;4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治疗好转及痊愈出院3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9例,其中心电图正常者死亡2例,占22.22%,心电图异常者死亡7例,占77.7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5.56,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非常常见,心电图异常率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脏方面的监护,尽量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特点及与该病的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项或多项心电图异常改变占72%,其中脑梗塞组、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分别占该组的64%、76%、89%。心电图异常组和正常组死亡率分别为11.11%、4.76%。动态观察部分心电图异常者心电图随病情好转而逐步恢复。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有较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最高。心电图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心电图可随病情好转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42%,其中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占14.58%;有有19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9.58%;有22例患者治疗显效,占45.83%。在7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异常,占85.71%。在19例治疗有效和22例治疗显效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异常,占41.63%。与本组中治疗无效的患者相比,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心电图的异常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的异常率较高,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是判断其预后的关键指标,临床医师必须定期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更准确地分析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