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在上、治其下”是中医治疗疾病特色之一。人体是一有机的整体,上下内外通过经络和气化作用使之相互沟通,有机联系。笔者曾以“上病下治”之法治疗咳嗽、化脓性扁桃腺炎、肺炎及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咳嗽患者,张某,女,17岁。消瘦体质,感受风寒而致咳嗽数日不止,屡医不效,胸透未见异常,化验血、尿、痰均未见异常,唯咽部略红,听诊呼吸音稍粗,咳嗽极甚,有时咳嗽引发呕吐。前医以麻杏石甘汤、泻白散、止嗽散、养阴清肺汤等中药及青霉素、白霉素、先锋霉素静脉滴注,口服肺…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血栓性静脉炎多发于阳热体质,血脉瘀阻不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以实证居多,或实中挟虚。实者以血瘀,湿热毒结为主,虚者多气虚,阳虚。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如下。 1同病异治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采取不同的治法。见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4.
5.
中医治疗肝胆病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不同肝胆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不同法则,即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在利湿解毒化瘀;慢性乙型肝炎以疏理肝脾为枢机;肝硬化腹水采用“三鼓”分治法;脂肪肝宜疏肝理脾化痰瘀;胆石症以疏肝利胆消石为主。  相似文献   

6.
数脉为中医脉诊病脉之一,一般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应证,其实不然,诊断病情,断不能模糊,宜细审之,方能无虑。去其谬误,正源澄本,辨证施治,诚为中医。寸口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约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去来促急,名日数脉,为中医脉诊28病脉之一。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经产期妇女多发,多以痛经为主,兰宏江主任医师治疗本病运用中医辨证,采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的方法,切合临床实际,颇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名方乌梅丸在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运用于蛔厥证,但其现代研究早已突破了这一点,在临床上乌梅丸的治疗范围远远突破了蛔厥这一单一的病证,可被广泛用于蛔厥以外的多种病证,其中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就是其中之一,就乌梅丸由治蛔厥专方成为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主方做了几点思考,并且结合切身临证做了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路亮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58-59
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如有梅核塞之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表现。《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描述为“咽中如有脔”,西医多属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的范畴,妇女多发此病,临床治疗多收效不佳。笔者在治疗本症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肝郁气结,痰凝,脾虚所引起本症,灵活辨证,合理施药,临床疗效极佳,现摘录病案2则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卵巢囊肿是一种以液体潴留于卵泡腔或黄体腔为特征的囊性结构病变。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变主要是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或妇科炎症引起,是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的总称。两者外形相似,病理性囊肿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均需手术治疗。卵巢瘤样病变,又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多囊卵巢等,  相似文献   

11.
“主诉辨治法”以证统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诉辨治法"为"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传承又是"以证统病","专病论治"的创新,以抓住"主诉",开展有序的问、望、闻、切四诊,结合新技术,确定证名,依证立法,按法制方.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明显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及在各领域的发展。目前,耳鼻喉科在诊治疾病时,同样也采取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整体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3.
上病下取法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思想源于《黄帝内经》。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篇目的考证,参照历代注家的注解,可知“上病下取”经历了一个从针灸治疗方法到中医学治则治法的演变过程。针灸学中“上病下取”的治法,也并非针灸治疗的首选方案,而是在“上病上取”治疗之后的备选治疗方案,或配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试析“厥阴病上热下寒证”韩春生,张洪春指导: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历代伤寒注家对厥阴病篇见智见仁,看法不一,曾有“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之慨叹。我们现在学习《伤寒论》一般是以《伤寒论讲义》(高等医药...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男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伯礼教授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方面富有特色、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从辨证特色、病机认识、遣方用药、预防调护等方面总结了张伯礼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伯礼教授基于烟雾病脑底代偿血管网脆弱且易破裂出血的疾病特点,将“以平为期”思想贯穿治疗始终,择药以“平和”为善,组方以“中和”为贵。辨治法效中风,重视“瘀、痰、亢、虚”之四端,其虽会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总体病机演变本于正虚不足,重于痰瘀胶结,危于肝阳暴亢。临证擅于气血合治,以益气活血、理气行血为先,慎用破血逐瘀之品;治痰重在辨舌,以把握用药层次、分度,因势利导以分消其势;若久病入络、窠囊难除,酌以虫类之品通达络脉;在重镇潜阳的同时,兼顾疏、柔两法,形神并调,遂肝性而不悖;先后天以涵养、颐养为主,固护胃气以助药力发挥。  相似文献   

17.
刘完素倡导火热病病机理论,对后世火热病证的治疗具有极大的影响。试从刘完素的火热论入手,深入分析、探讨火热论的主要思想和胰腺癌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思路,认为刘氏火热病机理论及其治法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上病下治”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上病下治”整脊法治疗,每周4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7.50%(62/8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等颈椎活动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陆九芝是我国清代后期著名医家,其在著作《世补斋医书》中提出了"不使病大"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治病求本,强调辨证,辨证尤重虚实,从理论基础到临床施治形成了一套有机的系统,其理论内涵对今天的临床治疗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阈下抑郁属于抑郁症的新亚型,归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源于情志失调,以致气机不畅,本质是脏腑失和,病机与肝气不疏密切相关,影响心、脑主神的功能。针刺治疗阈下抑郁以“治未病”理论为核心,“形神同调”的理论优势契合身心疾病的发病特点,故笔者以针刺调神、颐神定志,从郁论治、顺气为先,补养脏腑、调体防病为角度,阐述针刺治疗阈下抑郁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