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桂容 《现代保健》2012,(9):133-134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成因与处置方式。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1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诱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肥胖、高频电刀频繁使用与术中机械刺激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方面,16例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后,15例痊愈,1例实施Ⅱ期缝合住院7d后办理出院手续,未出现感染。结论针对患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原因,通过科学使用电刀、运用多源频谱仪理疗、规范手术操作以及局部加压包扎等方式实施干预,有效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  相似文献   

3.
唐静 《药物与人》2014,(4):189-189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予以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精心护理,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原因及治疗.方法?对2010—2012年期间笔者所就职的医院就诊的4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换药等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复杂,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妊娠水肿、贫血、运用电刀与否,切口外漏的具体时间,手术后切口观察处理,手术中的缝合方法等,这些都是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充分注意到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提前予以防范,并且对于可能造成的问题给予有效地解决,能够大幅度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总结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对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贫血、切口暴露时间过长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通过给予热疗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加强营养、局部加压包扎、置引流条等早期干预措施,可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同时正确而及早治疗可加快手术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因素对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内收治的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产妇180例,并将术后形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共4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抽样,平均分为观察组(22例,采用胰岛素联合α-糜蛋白酶治疗)与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采用高频电刀及护士在位率等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并比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愈合有效率等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对影响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知,手术时间1.5 h、术中出血量350 ml、护士在位率85%及使用高频电刀均是导致产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同时通过对此几项指标实施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可知,手术时间≥1.5 h、术中出血量≥350 ml、护士在位率85%及使用高频电刀意识导致患者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有效率等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过多、护士在位率过低以及使用高频电刀是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患者实施胰岛素联合α-糜蛋白酶治疗后,患者治疗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切口愈合有效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50例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肥胖25例,糖尿病7例,贫血6例,咳嗽4例,滞产4例,使用电刀者4例。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分析、研究腹部脂肪液化的病因、病理、治疗方法和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笔者收集了该院2011年2—9月之间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人共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人。两组都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引流。探讨其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得出最佳预防方法和临床治疗手段。结果两组的46例病人都治愈出院,没有切口感染的现象发生,且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和愈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的时间和平均对照时间分别为10.5d和13.7d。而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3和25.3d。经过统计学的相关处理,得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肥胖、营养情况差、糖尿病、高频电刀治等都是引起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要采取在手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手术中慎用电刀等措施来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产生,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5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结果 5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创口组织愈合良好。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肥胖、合并糖尿病、皮肤及皮下组织应用电刀、术后未行微波理疗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 ,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观察 2 8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 11~ 4 7d愈合 ,平均 19.5d ,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体型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 ,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2011年腹部切口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患者3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30例患者均痊愈,不存在感染现象,愈合时间9-13天。结论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杜非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9):1206-1207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3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并继发皮肤坏死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11~70(24.5±0.5)d愈合,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崔秋红  梁丽 《中国保健》2009,(16):760-761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临床资料。结果:B组术后9—15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A组一般换药3—5d后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两组病人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杜非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7):1206-1207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观察23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并继发皮肤坏死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11~70(24.5±0.5)d愈合,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体型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106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病人中,肥胖52例,糖尿病14例,贫血12例,咳嗽8例,滞产8例,使用电刀者18例.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毅  董津生 《职业与健康》2006,22(21):1883-188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宾水医院外科1998—2003年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28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肥胖、使用电刀、切口长度≥5 cm、手术时间超过2 h、术后切口未给予红外线理疗等因素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高。结论切口脂肪液化病因较多,做好围手术准备工作,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的管理等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找出脂肪液化的原因、解决办法以及预防措施。结果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通过抗感染治疗,均痊愈出院,出院后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处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肥胖、贫血、咳嗽、糖尿病、手术缝合技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等。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脂肪液化预防、治疗和解决措施,以此降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本文研究对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具体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下腹部手术切口术后出现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现象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04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55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者113例,占13.72%,现从肥胖、是否使用高频电刀、是否给予红外线理疗等几个方面回顾性分析113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体型肥胖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率11.73%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3.13%;使用高频电刀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率(9.18%)明显高于未使用高频电刀患者4.04%;未使用红外线照射理疗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率8.44%明显高于使用红外线照射理疗患者3.0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患者经相关处理后,切口基本愈合。结论:体型肥胖、术中采用高频电刀、是否给予红外线理疗是导致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切口脂肪液化愈合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林琳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23-123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搜集我院妇产科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29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于该类患者进行抗感染和支持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的液化和肥胖、妊高征水肿、贫血、糖尿病以及手术前没有给予抗生素有关。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使切口能够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20.
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脂肪液化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及时的诊断与正确处理能缩短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减少患者费用,积极预防可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