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 E)和不同剂量硒(Se)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LMP-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VitE和Se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4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在饲料中补充VitE和不同剂量的Se进行营养干预。应用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对肝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E对肝脏星状细胞Ⅰ型胶原、TGFβ1和TI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对肝脏星状细胞 (HSC)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2 (TIMP2 )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HSC ,经 1mg/L维生素E作用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GFβ1和TIMP2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中维生素E能使HSCⅠ型胶原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但对TGFβ1及TIMP2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 维生素E抗肝纤维化作用可以通过抑制Ⅰ型胶原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 E)和不同剂量硒(Se)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Vit E和Se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4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在饲料中补充Vit E和不同剂量的Se进行营养干预.应用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对肝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以β肌动蛋白(actin)作为内对照,检测HSC中TIMP-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Vit E补充组(250 mg/kg食物)和低Se补充组(0.2 mg/kg食物)大鼠与病理造模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较高剂量Se(1.0mg/kg食物)则使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与病理造模组相比,P>0.05).结论:Vit E和适当剂量的Se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下调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而过高剂量的Se则无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四氯化碳(CCl4)引起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一观察维生素E(VE·100mg/kg,2次/周,连续10~20周)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于治疗后10周、20周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及-型腔原(ColⅢ)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设有溶剂对照组及盐水对照组。结果表明,经VE治疗后一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腔原纤维及网状纤维由粗大变纤细并有缩短及断裂;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肝纤维化大鼠肝内ColⅢ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呈弥漫性分布,VE治疗组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经真彩色图像系统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提示VE治疗有助于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维生素E(VitE)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1] ,但其具体机制不明。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 (HSC)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关键作用[2 ] 。为探讨VitE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 ,我们以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刺激因素观察了VitE对大鼠HSC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 ,体重 5 5 0g。2 大鼠HSC的分离和培养 :采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液原位循环灌注消化肝脏 ,经 11%Metrizamide液一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将分离的HSC按 2…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维生素E(VE)防治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VE乳剂(100mg/kg,2次/周)静脉注射,连续10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沉积;原位杂交检测肝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及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大鼠肝内Ⅲ型胶原蛋白及FN形成较对照组减少;α1(Ⅲ)前胶原及TIMP-2mRNA表达降低,经图像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治疗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TIMP02基因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助于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刘天会  丛敏  王萍  尤红 《肝脏》2009,14(4):291-294
目的观察人肝星状细胞(LX-2)过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构建含MMP-1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肝星状细胞,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MP-1、I型胶原(collagenI)、TIMP-1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含MMP-1全长编码基因的表达质粒dl6-95-MMP-1;dl6-95-MMP-1转染LX-2细胞7d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MP-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增加,而CollagenI、TIMP-1在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7d后,MM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ollagenI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人肝星状细胞高表达MMP-1后显著抑制CollagenI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主要通过发挥其酶活性降解collagenI蛋白,而不影响collagenI基因水平的表达,同时也不影响TIMP-1在基因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是一种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其作用广泛,与肝纤维化也存在密切联系[1].本实验选择PPAR γ的高亲和配体罗格列酮作用肝星状细胞(HSC),观察罗格列酮对HSC增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Ⅰ型胶原(Col Ⅰ)以及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密切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以期探讨罗格列酮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体外培养NRK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NG含1000mg/LD-葡萄糖)、高糖组(HG含4500mg/LD-葡萄糖)、HG+RGZ组(5μmol/L)、HG+RGZ组(10μmol/L)和HG+RGZ组(15μmol/L),作用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MP—1、TIMP—1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结果 HG组细胞MMP—1mRNA水平较NG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MMP—1的表达。HG组TIMP—1和COL ⅢmRNA水平较NG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这种高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通过调节MMP—1和TIMP—1的基因表达,抑制高糖导致的肾脏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蓄积。  相似文献   

11.
缺氧对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及胶原降解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多种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均可致肝纤维化,其形成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产生和降解不平衡的结果[1].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2].缺氧是最常见的致病或伴随因素之一,其对HSC产生胶原及胶原降解酶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作者对原代HSC行缺氧培养,用ELISA方法测培养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MMP-2)、Ⅳ型胶原(collagenaseⅣ,ColⅣ)及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相对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E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变及血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补充维生素E(VE)对肝纤维化的影响,以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VE(100mg/kg,2次/周,连续10~20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于治疗后10周、20周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及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设溶剂对照组及盐水对照组。结果表明,经VE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由粗大变纤细并有缩短及断裂;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肝纤维化大鼠肝内Ⅲ型胶原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呈弥漫性分布,VE治疗组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经真彩色图像系统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提示VE治疗有助于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可能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阻断RAAS可以显著抑制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现在体外现察了醛固酮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 Ⅰ,Ⅲ型胺原合成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于-1(TIMP-1)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 γ)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浓度0.1、1、10、102、103、104、2.5×105、5×105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其对HSC-T6细胞生长指数的影响;以1、102、104U/ml IFN γ作用于HSC-T6细胞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Col 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ColⅠ、ColⅢ、TIM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86±0.21、2.00±0.23、3.90±0.81;1U/m1、102U/ml、104U/ml IFNγ作用于HSC-T6细胞,ColⅠ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0±0.11、0.42±0.12、0.33±0.1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lⅢ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1.09±0.1 5、0.52±0.14、0.43±0.18,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1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3.81±0.37、3.50±0.51、3.41±0.3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明显抑制HSC-T6细胞colⅠ、ColⅢ基因表达水平,而对TIMP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从而可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体外培养NRK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NG含1000mg/LD-葡萄糖)、高糖组(HG含4500mg/LD-葡萄糖)、HG RGZ组(5μmol/L)、HG RGZ组(10μmol/L)和HG RGZ组(15μmol/L),作用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MMP-1、TIMP-1和collagenⅢmRNA表达。结果HG组细胞MMP-1mRNA水平较NG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MMP-1的表达。HG组TIMP-1和COLⅢmRNA水平较NG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罗格列酮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这种高表达。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调节MMP-1和TIMP-1的基因表达,抑制高糖导致的肾脏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蓄积。  相似文献   

16.
马勇  丁体龙  袁福华  于莉  王莉  张文学 《肝脏》2008,13(3):235-237
本研究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大鼠模型肝星状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褪黑素(MT),检测培养上清中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并采用RT—PCR法观察MT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Ⅰ型胶原(colⅠ)mRN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胶原分泌及TIMP-1mRNA、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CT,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OCT对HSC中MMP-2、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应用OCT干预后,HSC合成Ⅰ、Ⅲ型胶原减少,TIMP-1 mRNA的表达较少,而MM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可以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增强MMP-2mRNA的表达,抑制TIMP-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OCT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琪  田字彬  张翠萍 《山东医药》2006,46(22):24-25
40%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应用不同剂量中药小柴胡汤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胶原Ⅰ型及纤维连接蛋白,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肝脏内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mRNA的表达。结果肝纤维化发生时,肝脏胶原含量显著增加,TIMP-1mRNA显著增高(P〈0.01);小柴胡汤治疗组肝脏胶原含量及TIMP-1mRNA显著降低(P〈0.01);同期不同剂量小柴胡汤治疗组之间肝脏胶原含量及TIMP-1mRNA无明显差异。认为肝纤维化发生时,胶原Ⅰ型及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显著增高,TIMP-1mRNA的表达亦显著增高。小柴胡汤能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肝纤维化早期可下调TIMP-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MMP-1、TIMP-1的表达与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制备了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运用定量RT-PCR检测肝脏内MMP-1、TIMP-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运用相关理论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肝纤维化发生时,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MMP-1的表达在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与Ⅰ、Ⅲ型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明确贮脂细胞(FatStoringCell,FSC)和肝细胞(Hepatocyte,HC)在肝纤维化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在分离培养大鼠FSC和HC的基础上,用^3H-Proline掺入结合胶原酶消化法和定量斑点杂交法,分析了体外培养的FSC和HC胶原和非胶原蛋白的合成以及I型前胶原mRNA的稳定性。结果:发现FSC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较HC强,而非胶原蛋白则与此相反FSC中I型前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