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因子通过膜受体可将胞外信号转导至胞内,现已发现一些小分子肽能够作为受体的配体模拟天然配体的生物学作用。以可溶性受体的纯化蛋白或转染了膜受体的完整细胞为靶标,人们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出多种模拟肽,对这些肽的序列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发现它们能够竞争受体与天然配体相结合,可作为生长因子受体的拮抗剂或激动剂。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生物大分子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提供信息,而且为新药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生长因子受体肽类拮抗剂或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在扩张性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 1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 ,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动物每月注射一次 β1 受体肽段抗原和佐剂的混和物 ,而对照组除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抗原溶液外 ,给药程序同免疫组。免疫前后采血测定血清中 β1 受体抗体效价 ,于 M型超声下比较免疫后两组动物心脏收缩功能改变。结果 :免疫前两组动物 β1 受体抗体效价均在 1∶ 10 0以下 ,M型超声心动图下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 VPWS)及短轴缩短率 (FS)无明显差异。免疫后免疫组效价明显增高达 1∶ 12 80 0以上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于免疫第 3月 ,免疫组 FS及 L VPWS此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β1 受体抗体可能对心脏有β1 受体激动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嵩  谭学瑞 《中国医药》2007,2(4):251-253
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心肌细胞β受体有β1和β2两种亚型,并于80年代成功克隆其cDNA,β2受体是第一个被克隆的β受体。β1和β2受体有54%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胆.1989年Emorine发现了β2受体,人β2受体分别与β1和β2受体有51%和46%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三种亚型的分布有所不同: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和大脑;β2受体在体内有更广泛的表达,以呼吸系统为多;β3受体在脂肪组织中密度最高。三者均能耦联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cyclase,AC),不同亚型的β受体还能耦联其他类型的G-蛋白。  相似文献   

4.
早期关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receptors,β3-AR)的研究主要限于代谢性疾病,近来发现心脏β3-AR激动表现为负性肌力作用,这与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β3-AR与HF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进行NMDAR1抗原表位研究.方法以R1JHL单克隆抗体作为筛选分子,生物淘洗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文库.经过4轮的筛淘,ELISA结合实验鉴定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噬菌体单链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对阳性噬菌体进行递呈肽氨基酸序列分析,获得一阳性克隆序列HYNLSSDRKVRL,与R1JHL单克隆抗体识别序列相比,两者存在一致性序列DRK.结论 DRK可能为NMDA受体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6.
早期关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B3-adrenergic receptors,B3-AR)的研究主要限于代谢性疾病,近来发现心脏β-AR激动表现为负性肌力作用,这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β-AR与HF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早期关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B3-adrenergic receptors,B3-AR)的研究主要限于代谢性疾病,近来发现心脏β-AR激动表现为负性肌力作用,这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β-AR与HF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早期关于β3肾上腺素能受体(B3-adrenergic receptors,B3-AR)的研究主要限于代谢性疾病,近来发现心脏β-AR激动表现为负性肌力作用,这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β-AR与HF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模拟腺病毒表位肽的噬菌体对该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保护作用,以便为研制防治腺病毒感染的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用3型腺病毒中和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经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了21个噬菌体克隆,扩增后分别加入3型腺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Hela细胞的病变程度。结果 10/21个克隆噬菌体短肽对3型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噬菌体表面的短肽可以模拟中和抗体相关的腺病毒表位,对3型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β-受体阻断剂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它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而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使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β受体阻断剂还有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冠状动脉内斑块的作用,故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对于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病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可明显延长病人的寿命;β受体阻断剂还可用于心律失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抑制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小分子多肽,以纯化MMP-2为目标蛋白,经3轮筛选,并通过ELISA分析,从噬菌体展示12肽库中获得6个阳性克隆;经DNA测序并推导小肽序列,分析序列保守性,找到一个保守序列模式“HWKF”,经明胶酶谱活性检测具有该序列的噬菌体克隆能明显抑制MMP-2水解明胶活性,该研究为肿瘤的生物治疗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主要分布在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上,β3-AR激动剂与之结合可刺激白色脂肪组织分解、棕色脂肪组织非颤栗产热,提高脂肪氧化和能量消耗而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瘤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方法 收集12例增生期血管瘤组织(增生期血管瘤组)、10例退化期血管瘤组织(退化期血管瘤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及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结果 增生期血管瘤组、退化期血管瘤组、正常对照组AC活性分别为(17.3±2.2)、(10.6±2.1)、(8.6±3.1)pmol/(mg·min);cAMP水平分别为(3.4±0.4)、(2.5±0.5)、(2.1±0.6) pmol/mg.增生期血管瘤组的AC活性均高于退化期血管瘤组及正常对照组的AC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退化期血管瘤组AC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血管瘤组的cAMP水平均高于退化期血管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退化期血管瘤组AC活性及cAM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增生期血管瘤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增高,血管瘤的增生可能与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活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林继红  甘润韬  李为民  王旭  吴双 《中国药房》2008,19(16):1214-1216
目的:评价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阻滞剂SR59230A(SR)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β3-A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5只,取8只设立对照组,其余77只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成功建立20只心力衰竭模型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SR组,并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SR,7周后检测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SR组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而心率、左室舒张末压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β3-AR阻滞剂SR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其直接阻滞并下调β3-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熊畅  韩毅  郭政 《天津医药》2019,47(3):245-249
目的 探讨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心肌细胞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冠脉)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冠脉结扎组(CAO组)和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CAO组),每组20只。3组大鼠分别在冠脉结扎后15 min和1 h 2个时间点各处死10只大鼠。记录心电数据,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膜以及全细胞β1-AR的表达,RT-qPCR法检测β1-AR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CAO组出现缺血性心律失常,且主要集中在冠脉结扎后15 min内,UFP-101预处理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15 min 时:与 Sham 组比较,CAO 组全细胞 β1-AR、β1-AR mRNA 表达下调,而细胞膜 β1-AR 上调(均 P<0.05),U+CAO组全细胞β1-AR蛋白及其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细胞膜β1-AR下调(P<0.05);与CAO组比较,U+CAO组全细胞β1-AR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细胞膜β1-AR下调(P<0.05)。1 h时:与Sham组比较,CAO组和U+CAO组全细胞β1-AR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细胞膜β1-AR下调(均P<0.05)。结论 内源性N/OFQ可上调心肌细胞膜β1-AR参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缺血区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单纯冠状动脉结扎组(CAO组)、冠状动脉结扎+吗啡硬膜外干预组(M组),各组在手术后计时3h取心脏。对缺血区心肌组织β1AR的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结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后3h缺血区心肌组织β1AR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后其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冠状动脉结扎组(P<0.05)。结论吗啡胸段硬膜外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β1AR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7.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是继β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又发现的一种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临床调查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8倍[1]。近年来对β3AR在糖尿病及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表明,β3AR激动剂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在心力衰竭早期产生心肌保护作用,但在心力衰竭晚期则出现促进心力衰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模拟腺病毒表位肽的噬菌体对该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保护作用,以便为研制防治腺病毒感染的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3型腺病毒中和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六肽库,经3轮筛选后,随机挑取了21个噬菌体克隆,扩增后分别加入3型腺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Hela细胞的病变程度. 结果10/21个克隆噬菌体短肽对3型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噬菌体表面的短肽可以模拟中和抗体相关的腺病毒表位,对3型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类功能最全面且最为庞大的跨膜受体家族。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ceptor,β—AR)是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其生物学效应由经典的Gs—cAMP—PKA信号通路介导。人们对β-肾上腺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心力衰竭、心血管、心肌自律性和传导功能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