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艳蕾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139-7141
背景:镍铬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大量实验正在进行其机械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目的:观察氮离子溅射对镍铬合金表面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制作镍铬合金试件 144 件,随机选出 72 件,采氮离子溅射法对其表面改性,镍铬合金组为对照组,氮离子溅射组为实验组。对两组试件表面黏附血型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分别进行细菌体外黏附实验。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统计分析氮离子溅射前后各种细菌黏附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在细菌黏附 24,48,168 h,上述 3 种细菌在实验组表面黏附量较对照组表面黏附量显著减少(P 〈 0.001)。提示,氮离子溅射可抑制镍铬合金表面细菌黏附。  相似文献   

2.
背景:镍铬合金长期存在于体液这种特殊的电解质环境中,镍离子析出现象尤为明显,不仅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还有一定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对镍铬合金表面进行修饰,从理论上可以有效提高镍铬合金安全性.目的:观察医用镍铬合金表面经无氰镀金处理前后,镍离子析出量的变化.方法:将50件镍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镍铬合金无氰镀金组与镍铬合金组.分别浸泡于pH 4.8与pH7.0的人工唾液中一定时间后,利用AA-24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镍离子析出量检测.结果与结论:无氰镀金后的镍铬合金在pH 4.8与pH 7.0的人工唾液环境中镍离子析出量均有所下降,与未镀金处理的镍铬合金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无氰镀金后镍离子析出量降低,医用镍铬合金表面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白色念珠菌是人类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许多白色念珠菌黏附素已被证实是GPI—CWPs家族成员,是白色念珠菌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现对白色念珠菌黏附素编码基因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EAP1)的结构特征、黏附特性以及介导表型转换等其他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反复熔铸镍铬合金在腐蚀液中的镍离子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是否会加大镍离子的析出,从而降低抗腐蚀性能,研究结论不一。目的:检测非真空状态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析出量,分析熔铸次数对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非真空状态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Ⅰ、Ⅱ、Ⅲ、Ⅳ代,将试件浸泡于按照ISO标准制定的pH值为6.8,4.0的人工唾液中(168±1)h,恒温(37±1)℃,利用Z-5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pH值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析出量。结果与结论:相同pH值状态下,经两两比较发现,4代Ni-Cr烤瓷合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铸造第Ⅳ代镍离子析出最多,其次为Ⅲ代、Ⅱ代。随pH值的降低,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降低,镍离子析出增多。提示非真空条件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下降,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镍离子的析出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背景: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是否会加大镍离子的析出,从而降低抗腐蚀性能,研究结论不一。目的:检测非真空状态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析出量,分析熔铸次数对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非真空状态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Ⅰ、Ⅱ、Ⅲ、Ⅳ代,将试件浸泡于按照ISO标准制定的pH值为6.8,4.0的人工唾液中(168±1)h,恒温(37±1)℃,利用Z-5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pH值人工唾液中镍离子的析出量。结果与结论:相同pH值状态下,经两两比较发现,4代Ni-Cr烤瓷合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铸造第Ⅳ代镍离子析出最多,其次为Ⅲ代、Ⅱ代。随pH值的降低,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降低,镍离子析出增多。提示非真空条件下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下降,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加,镍离子的析出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实验于2006-03/06在山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完成。分别制作氧化锆陶瓷试件和Titan合金试件各6个。实验分为2组,氧化锆陶瓷抛光组:Cercaon氧化锆薄片磨光后,用EVE专用抛光轮高度抛光。钛合金抛光组:将钛合金原始铸件依次用粗砂纸、水砂纸(依次为200,600,800,1000,1200,1500,2000目)逐级磨光,再用抛光轮抛光。采用精密粗糙度测试仪检测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然后将各样本置于变形链球菌的培养液中,在37℃条件下,静止培养状态下培养1h后,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黏附细菌的数量,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样本的表面形貌。结果显示,两组间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钛合金抛光组试件黏附细菌数多于氧化锆陶瓷抛光组试件黏附细菌数(P〈0.01)。扫描电镜显示,氧化锆陶瓷抛光组试件表面散在少量细小孔隙,而钛合金抛光组试件表面未见细小孔隙,但有较多裂隙和凹陷。  相似文献   

7.
反复铸造对镍铬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回收再利用烤瓷合金废旧料及是否添加新合金问题上存在争议.其中镍铬烤瓷合金在真空加氩气保护的环境下反复铸造后金瓷结合力的变化报道较少.目的:观察反复铸造对镍铬烤瓷合金金瓷结合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6/08分别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技工室、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生物研究中心完成.材料:镍铬烤瓷合金为 UNI METAL VH,SHOFU Co.,Japan产品,烤瓷粉为VINTAGE,SHOFU Co.,Japan.产品.方法:根据ISO 9693 标准,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在氩气保护真空加压铸造环境下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试件被加载至瓷层完全剥脱后,试件金属基底表面形貌及脱落瓷的形态.主要观察指标:试件加载后金瓷开裂瞬间的力值,瓷层剥脱后的金属表面形貌及瓷层剥脱后的瓷表面形貌.结果: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4).体式显微镜下可见剥脱的瓷层完整无破裂,试件金属基底瓷层剥脱面呈毛玻璃样.结论:镍铬烤瓷合金在真空加氩气保护铸造条件下分别经过1~5次铸造后,金瓷结合力无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分析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黏附的影响因素及主要防治措施.资料来源:文献检索时限为1995/2009;检索的中文关键词包括:义齿,软衬材料,白色念珠菌,黏附;英文关键词包括:denture,soft liningmaterial,candida albicans,adherence.文献来源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址http://ckrd.cnki.net;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资料选择:纳入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材料或方法具有代表性.排除重复性研究及与课题相关性较弱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白色念珠菌在义齿软衬材料表面黏附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防治白色念珠菌黏附的主要措施.结果:①不同化学组成的义齿软衬材料对白色念珠菌黏附有一定影响,丙烯酸酯类软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有增塑剂和乙醇析出,容易导致材料逐渐变硬而失去功效,另外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硅橡胶类材料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小,对微生物的毒性也小.但表面为多孔性,易于滋生真菌.含氟弹性体材料长期吸水率低于硅橡胶类,但是不易滋生真菌.②目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自由能与念珠菌附着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能确定.③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还与唾液、底物环境和口腔共生菌丛有关.④目前预防控制义齿软衬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黏附的方法主要有:材料中添加抗真菌剂、选择与软衬材料匹配的义齿清洁剂、用义齿封闭剂处理软衬材料表面、抗真菌剂口服治疗、微波消毒.结论:目前白色念珠菌对软衬材料的黏附仍然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通过改善软衬材料性能,减少微生物黏附,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从而控制义齿性口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生物材料植入感染是生物材料临床应用所面的严重问题,极大地限制着心血管生物材料临床应用和推广,而生物材料细菌黏附是心血管生物材料植入感染的起始动因。因此,防止生物材料细菌黏附是防治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人体血浆蛋白对生物材料细菌黏附有重要影响,有的血浆蛋白抑制材料上细菌黏附,有的促进材料上细菌黏附。研究血浆蛋白与生物材料细菌黏附关系为防治生物材料为中心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80例行冠桥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高金合金冠桥修复体有40例(研究组),使用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40例(对照组),修复完成2年后观察患者的颈缘染色情况,颜色和边缘密合度,评估患者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修复2年后,研究组没有出现颈缘染色情况,研究组在颜色和边缘密合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等修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高金合金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远期影响明显小于用镍铬合金冠桥修复体,高金合金冠桥修复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镍铬烤瓷合金的生物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镍铬烤瓷合金的生物学性能与材料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密切相关.镍铬烤瓷合金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镍、铍等可能导致临近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证明,金属过敏反应为多种金属离子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所致.重铸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差和细胞毒性大.严格按工艺要求制作的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生物安全性能良好.镍铬烤瓷合金在口腔内腐蚀过程中释放少量金属离子,刺激局部组织,可能导致邻近组织过敏、变色,但对全身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无明显遗传毒性或致癌性.  相似文献   

12.
反复熔铸对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熔铸后烤瓷合金能否回收再利用取决于熔铸后烤瓷合金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铸流率、力学性能、金瓷结合性能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但目前研究反复熔铸后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及微观组织结构的报道较少.目的:分析反复熔铸对镍铬烤瓷合金化学成分、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医学材料学体外观察实验,于2007-06/08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技工室、福州大学材料测试中心进行.材料:以经0~5次熔铸后的镍铬烤瓷合金为原料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铸造机铸造,即获得分别经1~6次熔铸后直径为30.0 mm、厚度为1.0 mm和边长为10.0 mm、厚度为1.0 mm的试样,依次称为Ⅰ~Ⅵ代试样,同时将厂家提供的原始合金加工成相同的形状称为0代试样.方法: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应用正置式反射金相显微镜对经过表面抛光后的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的金相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镍铬烤瓷合金原始合金和反复熔铸后铸成的各代试样进行物相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代试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各代试件有无夹杂物,有无缩松、缩孔等现象;各代试件X射线峰分布情况.结果: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的铸造环境下,经反复熔铸后,镍铬烤瓷合金的主要组分Ni、Cr、Mo、Al、Be等元素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没有显著性变化,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金相结构为树枝状共晶结构,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加,出现枝晶粗化、枝晶排列稍显紊乱、晶间相(基质)增多现象,且合金内部夹杂物的含量以及缩孔、缩松的数量分布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增广;其相结构为镍基固溶体、面心立方(FCC)晶格结构,铬元素广泛分布于镍基质中,经1~6次反复熔铸后的镍铬烤瓷合金的物相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未出现新相.结论:在真空加压氩气保护的铸造环境下,镍铬烤瓷合金各主要元素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和物相结构随着反复熔铸次数的增多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熔铸次数的增多其枝晶粗化,合金内部夹杂物和铸造缺陷增多.  相似文献   

13.
背景:镍铬合金烤瓷材料因价格低廉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有50%以上的患者选择镍铬合金烤瓷牙。由于材料长期存在于电解质环境中,镍离子的析出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产生过敏现象,有效提高镍铬合金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需要得到重视。目的:利用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镍铬合金材料与口腔软组织生物相容性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采用检索词为"镍铬合金(Ni-Cr alloy);生物材料(biomaterials);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检索CNKI数据库2002-01/2011-12有关镍铬合金材料与口腔软组织生物相容性的文献,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将统计和计量数据进行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分析。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与镍铬合金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论文。②与镍铬合金材料临床应用相关的论文。③与镍铬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相关的研究论文。排除标准:①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②重复研究的文献。③刊社信息。④未发表的文章。⑤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章。⑥年鉴。主要数据判定指标:分析来源于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文献出版时间、文献数量、学科类别、研究机构、来源期刊、文献被引频次、文献下载频次、关联文献、作者分布、主要关键词和基金资助情况,分析CNKI数据库中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和专利技术以及镍铬合金材料与口腔软组织生物相容性研究的数据结果。结果: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07篇与镍铬合金材料口腔软组织生物相容性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数量产出趋于上升趋势,最多的时间在2007年共18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发表文献量较多为8篇,占全部文献的7.5%;研究的主要关键词为镍铬合金、镍铬合金烤瓷冠和烤瓷冠,从关键词分析结果可见金属烤瓷与镍铬合金烤瓷的比较研究较多,重点研究镍铬合金对牙周组织的影响;基金资助项目共14项,以省级科技基金项目为主。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关于镍铬合金材料与口腔软组织生物相容性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中国从事镍铬合金材料学基础研究和口腔修复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进一步确定科研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As there are only a finite number of materials suitable for orthopaedic reconstruction, considerable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recently to investigating ways of altering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prosthetic material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bulk properties. Ion beam implantation is one such technique which is appropriate for orthopaedic reconstructive material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arly effect of ion beam modification on cellular attachment of bone derived cells using a prototype device which measures the strength of attachment of individual cells to a silicon substratum. The results point to several conclusions. (1)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ion beam implantation with nitrogen, phosphorus, manganese or magnesium produces increased adhesion of human bone derived cells. (2) Surface etching with hydrofluoric acid, electron bombardment and thermal oxidation increases the strength of attachment between cells and substrata. (3)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wettability and rate of cellular attachment to oxygen implanted substrata during the first 2 h after cellular seeding.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cellular attachment cannot be entirely explained by the change in critical surface tension or via increased fibronectin attachment to the substrata.  相似文献   

15.
背景:射频磁控溅射是在陶瓷(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陶瓷)涂层的成熟技术,具有基体温升低、沉积速度快、涂层成分均匀、性能稳定、结合强度高等优点。目的:探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组织结构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试样基体为30mm×30mm×3mmTi-6Al-4V板材;JGP500超高真空多靶磁控溅射仪。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9在江苏大学材料试验中心完成。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涂层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利用能量分散谱仪分析涂层的Ca/P比,采用环氧树脂E-7对接法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主要观察指标:①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微观形貌。②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组成及后处理影响。③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及结合强度。结果:①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较为粗糙,呈凹凸不平状,呈现出较多的孔隙和网状结构,其孔隙面积约占30%~40%。②溅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Ca/P比为1.7。后处理生物涂层主要成分为晶化程度高的羟基磷灰石,不存在其他钙磷杂质相。③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为51.2MPa。结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表面形貌良好,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镍铬合金烤瓷牙的肾毒性:理论研究与临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镍铬合金烤瓷牙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修复体,对其安全性的争论通常限于口腔及邻近组织器官,而与全身范围内疾病如肾中毒的关联性尚未被重视.目的:分析镍铬合金烤瓷牙导致肾病的可能性及长期应用临床的安全性.方法:以"镍铬合金,烤瓷牙,肾中毒"为中文检索词,以"nickle chromium alloy,porcelain crown,nephridium toxicosis"为英文检索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89-01/2009-10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CNKI学术总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iosis Previews数据库及BioOne生物全文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献.纳入与镍铬合金烤瓷牙及金属离子毒性相关研究,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文章从镍铬合金的腐蚀性及其在口腔和全身范围的蓄积和影响,镍铬烤瓷合金在体内所释放金属元素及其衍生物的直接毒性和肾中毒的易感性,以及镍铬离子造成肾脏损害的可能途径几方面分析了镍铬合金烤瓷牙的重金属离子腐蚀、扩散以及导致肾中毒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镍铬合金烤瓷牙的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林东洋  赵玉涛  张钊  施秋萍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3):155-157,i0006
背景:射频磁控溅射是在陶瓷(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陶瓷)涂层的成熟技术,具有基体温升低、沉积速度快、涂层成分均匀、性能稳定、结合强度高等优点。 目的:探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组织结构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 设计:单一样本观察。 单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试样基体为30mm&;#215;30mm&;#215;3mm Ti-6A1.4V板材;JGP500超高真空多靶磁控溅射仪。 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9在江苏大学材料试验中心完成。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Ti-6Al-4V基体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涂层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利用能量分散谱仪分析涂层的Ca/P比,采用环氧树脂E-7对接法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主要观察指标:①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微观形貌。②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组成及后处理影响。③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及结合强度。 结果:①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较为粗糙,呈凹凸不平状,呈现出较多的孔隙和网状结构,其孔隙面积约占30%-40%。②溅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Ca/P比为1.7。后处理生物涂层主要成分为晶化程度高的羟基磷灰石,不存在其他钙磷杂质相。③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为51.2MPa。 结论: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表面形貌良好,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钛合金表面纳米化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室完成。对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鉴定: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偶氮偶联法)。③成骨结节四环素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矿化结节呈金黄色。将成骨细胞分别与表面光滑的钛合金、表面粗糙的钛合金和表面纳米化的钛合金共同培养,一定时间后用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进行比较。结果:①材料表面特征:光滑钛合金表面除少量滑痕外无任何起伏。而粗糙钛合金表面有较大的不规则起伏,形成微米级的孔隙。纳米钛合金表面可见形成多孔纳米结构,在微米级的大孔内还有纳米级的小孔。②细胞培养和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接种的骨组织块贴壁一两天后骨块边缘可见少量呈短梭形、三角形的细胞游离出。随培养时间延长,骨块边缘细胞增多,并向瓶壁周围移行。约2周后,细胞培养瓶底可形成一单层细胞,呈集簇状生长。未传代的细胞生长至三四周后细胞呈复层状生长,在其中心部细胞密集并可发生钙化,形成肉眼可见的散在白色点状物。③吖啶橙染色、计数及分析:随时间的延长3种材料上黏附的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在1,2,4h3个同一时间段,黏附的成骨细胞数纳米>粗糙>光滑(P<0.01),且SNK检验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成骨细胞在表面纳米化钛合金表面达到早期黏附。④电镜观察:成骨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h后3种钛合金表面的成骨细胞数量纳米>粗糙>光滑。纳米表面的细胞大多已经伸展开来,并有较多突起,而在光滑和粗糙表面的细胞还呈球形,没有伸展开来。同时可以发现在粗糙和纳米钛合金表面的成骨细胞更倾向于黏附在材料的颗粒界面。结论:纳米化钛合金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仅保持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且使其具有纳米生物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表面纳米化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新丰  蒋垚  韩培  张小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46-48,i0003
目的:观察钛合金表面纳米化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室完成。对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鉴定: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偶氮偶联法)。③成骨结节四环素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矿化结节呈金黄色。将成骨细胞分别与表面光滑的钛合金、表面粗糙的钛合金和表面纳米化的钛合金共同培养,一定时间后用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进行比较。结果:①材料表面特征:光滑钛合金表面除少量滑痕外无任何起伏。而粗糙钛合金表面有较大的不规则起伏,形成微米级的孔隙。纳米钛合金表面可见形成多孔纳米结构,在微米级的大孔内还有纳米级的小孔。②细胞培养和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接种的骨组织块贴壁一两天后骨块边缘可见少量呈短梭形、三角形的细胞游离出。随培养时间延长,骨块边缘细胞增多,并向瓶壁周围移行。约2周后,细胞培养瓶底可形成一单层细胞,呈集簇状生长。未传代的细胞生长至三四周后细胞呈复层状生长,在其中心部细胞密集并可发生钙化。形成肉眼可见的散在白色点状物。(3)吖啶橙染色、计数及分析:随时间的延长3种材料上黏附的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在1,2,4h3个同一时间段,黏附的成骨细胞数纳米〉粗糙〉光滑(P〈0.01),且SNK检验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成骨细胞在表面纳米化钛合金表面达到早期黏附。④电镜观察:成骨细胞与材料共培养1h后3种钛合金表面的成骨细胞数量纳米〉粗糙〉光滑。纳米表面的细胞大多已经伸展开来。并有较多突起,而在光滑和粗糙表面的细胞还呈球形,没有伸展开来。同时可以发现在粗糙和纳米钛合金表面的成骨细胞更倾向于黏附在材料的颗粒界面。结论:纳米化钛合金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仅保持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且使其具有纳米生物学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