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当肝移植胆管铸型诊断明确时移植肝因为胆道梗阻和反复感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胆管铸型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胆管铸型胆道并发症患者的肝功能,从中筛选出可供早期诊断胆管铸型的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内镜诊治或胆道造影已经确定发生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25例的肝功能指标,其中胆管铸型组7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13例;以胆道内镜检查肝移植后胆道正常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1周,正常组与胆道并发症各分组受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移植后1个月胆管铸型组、胆管铸型并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高于胆道正常组(P〈0.01),胆管吻合口狭窄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低于胆管铸型组(P〈0.05)。提示胆管铸型是原位肝移植后潜在的并发症,γ-谷氨酰转肽酶可作为原位肝移植后胆管铸型组的预警指标,也是肝移植后鉴别黄疸原因的重要参考指标和胆道镜检查和外科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及处理。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4~2009年收治的7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致病高危因素,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介入时机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胆瘘、胆泥形成、胆道吻合口狭窄、非吻合口胆道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是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供肝灌注保存、供肝胆道修整、移植术中血管与胆道吻合技术及术后处理经验不足是造成胆瘘与胆道吻合口狭窄发生的主要因素。供肝热缺血时间延长是诱发胆泥形成与胆道非吻合口狭窄的主要因素(P〈0.01)。T管胆道外引流及胆肠吻合术患者较单纯胆道对端吻合患者术后早期胆道非吻合口狭窄发病显著增加(P〈0.01)。腹主动脉采用UW液灌注病例术后胆泥形成、胆道非吻合口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发病均显著高于非UW液灌注病例(P〈0.05)。内镜及介入治疗胆瘘、胆泥形成、胆道吻合口狭窄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疗效满意,但对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尤其是胆管铸型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有限。对于内镜及介入治疗无效者需再次肝移植。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与手术技巧、缺血再灌注损伤、胆道吻合方式、供肝灌注方式等因素有关。内镜和介入治疗对多数胆道并发症治疗有效。应重视胆道缺血性狭窄和胆管铸型综合征的预防,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是临床上诊治的难点,是抑制肝移植发展的瓶颈。目的:在成功应用胆道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同时,对胆管的损伤进行观察记录并取活检病理,分析不同胆管损伤、组织病理学类型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友谊医院肝胆外科完成。对象:将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根据胆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3组:正常组4例,胆管损伤组12例,肝动脉损伤组3例。方法:利用内镜技术,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胆管观察、记录,内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对于无T管者,应用子母胆道镜观察、取活检。主要观察指标:应用胆道内镜观察T管造影、肝内外胆管黏膜外观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胆管损伤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行上述指标的复查。结果:①正常组患者肝内外胆管解剖正常,无狭窄、瘢痕,胆管黏膜颜色正常,供-受体胆管吻合口愈合佳。病理学检查均可见修复性的黏膜组织,被覆上皮完整。②胆管损伤组患者胆管内有各种类型的单发、多发及铸型结石,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内镜取净结石、解除梗阻后,胆管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造影检查胆树恢...  相似文献   

4.
背景: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主要是胆管吻合口的狭窄,介入球囊扩张只能暂时通畅胆道,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目的:观察应用胆道内镜技术诊断和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管狭窄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1—07/2005—10在大连市肝胆外科研究所,大连市友谊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10例,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科住院患者4例均在行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狭窄。 对象:纳入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46岁,肝移植术均采用供、受者胆管端一端吻合。 方法:对1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病例进行胆道内镜的诊断和分析,同时采用胆道镜下球囊扩张后支撑管方法治疗肝移植后胆道狭窄。 主要观察指标:T管造影、内镜下肝内外胆管黏膜直观:结石的分布、吻合口胆管黏膜的;供-受体胆管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炎症水肿的情况、狭窄;经内镜取石、狭窄扩张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复查。结果:①胆管狭窄的诊断:经胆道造影和内镜诊断胆管吻合口狭窄13例,其中1例是结石导致的狭窄假象;非吻合口狭窄1例。②胆管狭窄的治疗:通过胆道造影明确的吻合口狭窄中,1例采取球囊扩张1次治愈,2例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取石芊鼻胆引流术后仍然发生胆系感染和黄疸而行手术以及纤维胆道镜治疗。通过T型管造影,1例发现条状负影,无狭窄,纤维胆道镜观察胆管吻合口愈合佳,黏膜移行良好;2例肝内显影差或不显影而呈胆管消失改变,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后,扩张吻合口的狭窄后支撑三四个月后狭窄消失,黏膜移行良好。8例肝内外胆管显影模糊,肝外和肝内Ⅰ、Ⅱ级胆管有条索状、柱状、树枝状负影和非吻合性狭窄征象,纤维胆道镜观察取净结石后观察吻合口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充血水肿,扩张支撑平均2.5个月后,狭窄消失,黏膜移行佳。1例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狭窄扩张后,内镜观察未发现结石,支撑2个月后拔管治愈。结论:胆道内镜可直观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情况,进行可靠的诊断,并有效完成支撑管扩张治疗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并确立早期防治措施.方法:①对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于2002-04/2007-09完成的25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者3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②方法:胆管重建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并发胆漏者,予置管充分引流;吻合口狭窄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球囊扩张术,必要时放置胆道支架;非吻合口狭窄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严重者行二次肝移植术.结果:18例胆漏患者均通过腹腔引流、鼻胆管引流治愈;9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球囊扩张术治愈,其中3例放置了胆道支架;6例非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联合胆道镜治疗后痊愈,2例接受了二次肝移植,2例恢复不佳.结论: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移植物冷热缺血时间及保护胆管血供可降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处理得当患者可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4年7月对1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进行胆道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放置鼻胆管或塑料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2例,共行ERCP15次:胆管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急诊内镜取石、鼻胆管引流,再次内镜胆总管塑料内支架引流。胆管吻合口狭窄伴胆管泥沙样结石2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塑料内支架引流2例,未置引流1例,鼻胆管放置失败1例,胆管吻合口严重狭窄导丝无法通过1例。胆漏2例,因胆总管吻合口严重狭窄,导丝未能通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有一定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胆道内镜微创技术正逐步成为解决原位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目的:分析文献中关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阐述和论证,明确胆道内镜在胆管铸型并发症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以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Biliary tract, endoscope technique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80-01/2008-10);以肝移植,胆道并发症,胆管铸型,胆道镜为检索词,检索维普咨询数据库(1994/2009-01)、CNKI数据库(1994/2009-01).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肝移植后胆管损伤导致胆管并发症相关的内容.排除肝移植胆道并发症以外的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0篇进行分析.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患者常见死亡原因,由于早期识别困难及处理棘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性ERCP和胆道镜技术,成为解决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和内镜治疗方法,评估治疗性ERCP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22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实施34次ERCP,并根据ERCP结果实施相应内镜治疗.结果 21例33次获得成功,ERCP成功率为97.06%(33/34).全组患者ERCP后明确胆道并发症原因,并发症发生的部位为:供体肝、供体及受体胆管、胆管吻合口及十二指肠乳头.其中胆管炎性狭窄5例,胆管炎性狭窄伴肝内外胆管胆泥或胆石形成3例,胆管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乳头功能紊乱2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2例,胆管过长、扭曲2例,吻合口胆漏2例,供体胆管与受体胆管直径差异过大1例,胆总管轻度扩张1例.该组无胆道出血患者,其中胆管炎性狭窄发生率最高,为36.36%(8/22);其次为胆管吻合口狭窄,为13.64%(3/22).内镜治疗治愈率为63.64%(14/22),好转率为31.82%(7/22).治疗方式选择:乳头球囊扩张(EPBD)17.65%(6/34),乳头括约肌切开EST35.29%(12/34),扩张胆管41.18%(14/34),鼻胆管引流(ENBD)70.59%(24/34),胆管支架引流(ERBD)26.47%(9/34),取石11.76%(4/34),胆管冲洗29.41%(10/34).结论 治疗性ERCP已成为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和主要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可靠、诊疗一体化等优点,逐渐成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肝移植)的胆道重建方式及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9例中260例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9例采用经典式肝移植.胆道重建过程中24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28例行胆肠吻合.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11例(4.1%),其中胆漏6例,胆道狭窄5例,均及时确诊治愈,无1例因术后胆道并发症而死亡.结论:胆漏与胆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胆道并发症.良好的胆管血供与胆管吻合技术是防止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及时的内镜与影像学检查是诊治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原位肝移植术后47例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诊断治疗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3月实施的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并发症4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4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人进行了53例次ERCP诊断治疗,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8%,47例病人通过ERCP检查发现10种胆道并发症,插管成功率达到95.5%。共有41例进行了ERCP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既能准确诊断,又能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ERCP治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总管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缺血性胆管病变可用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后胆道铸型4例全蛋白质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胆道铸型形成机制尚未彻底被阐明,因此胆道铸型中是否存在一些和其形成有关或对铸型形成有预警作用的蛋白质还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移植后胆道铸型综合征患者胆道铸型中全蛋白质表达情况,总结其规律.方法: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所实施肝移植患者4例,于移植后3个月经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时取出胆道铸型,将4种不同颜色质地的胆道铸型深低温保存,经过蛋白质提取、酶切,最后经高解析离子淌度质谱仪鉴定并经MASCOT数据库查询,得出每份标本的全蛋白质名称.比较4份标本的差异,找出共同的蛋白质.结果与结论:通过检测及查询4份标本分别包含82、44、56及65种蛋白质,经比对分析,重叠4份标本的共同蛋白质13种,除此外,重叠3份标本的蛋白质7种、重叠2份标本的蛋白质5种.重叠4份标本共同蛋白质中已命名蛋白质8种,未命名蛋白质5种,命名蛋白质包括:α-纤维蛋白原前体、β-纤维蛋白原前体、纤维蛋白原γ链、载脂蛋白A链、人组织蛋白酶G、钙结合蛋白A9和乳铁蛋白等.证实胆道铸型中确实存在蛋白质,4例胆道铸型的共同蛋白质揭示了胆道铸型的形成与胆道上皮受损后的胆道渗出性炎症(纤维蛋白渗出)有关:一些蛋白质有可能作为预警胆道铸型综合征的出现、判定胆道上皮受损后胆道炎症程度及胆道铸型综合征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role of endoscopy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iliary complications are important causes of early and lat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are seen in 10-20 % of the patients. The comm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include bile leaks, stones or debris, and anastomotic strictures. Less common complications are hilar strictures, intrahepatic strictures, and papillary stenosis/dysfunction. The complications are similar in living-donor and cadaveric liver transplantations, except for a higher incidence of bile leaks among living-donor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post-liver transplant bile duct complications is often subtle, and noninvasive imaging studies may sometimes fail to detect mild but clinically significant stenoses or small leaks. Early recognition and prompt treatment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duces the morbidity and improves long-term graft and patient survival. In this report, we discuss the role of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options, and the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bili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可引起移植后肝失功,超声是移植肝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目的:探讨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纳入92例肝移植患者,男81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其中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9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2例;胆道重建方式均为胆管-胆管端端吻合。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后常规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着重分析患者有无胆漏、胆道狭窄、胆泥或胆石形成,部分患者于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14例:胆漏5例;胆道狭窄4例,其中吻合口狭窄2例,非吻合口狭窄2例;4例胆泥形成;1例胆管结石。提示肝移植胆道并发症患者有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由于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胆道并发症时,没有特征性体征,此种并发症很难发现。MRI特别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一种具有安全、准确、非侵袭性特点,可用于综合评估移植后肝脏功能和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的:评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胆系的显示以及诊断胆管并发症的价值。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对象:于2003-01/2005-01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接受影像学检查肝移植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40-58岁。术前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2例,重症肝硬化11例。10例行原位经典式肝移植,3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所有胆管吻合方式为胆总管端-端吻合。移植后至首次MR检查时间15d-1年。所有患者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方法:1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均用磁共振快速自选回波序列及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常规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钆喷替酸葡甲胺动态增强检查,分析各序图像特点。主要观察指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重建胆道和胆道并发症的显示。结果:3例患者胆管管径正常,吻合口无狭窄。1例厚层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管未显影。胆管扩张8例;胆管狭窄5例;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管残端黏液囊肿2例;T管拔管后胆漏1例;排斥反应2例。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不仅可显示肝移植术后外科重建胆道的影像,而且可准确、快速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肝移植术后单纯胆管吻合所导致的胆道并发症明显下降,目前需要重视的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胆管动脉血供受损所产生的缺血性胆管损害.目的:总结了胆道的解剖结构与胆管周围血管丛生理形态、肝移植对胆管周围血管丛的损伤及其导致胆道并发症的机制、以及如何预防胆管周围血管丛损伤.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NKI 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中2010-12以前与肝移植和胆管周围血管丛相关内容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肝移植,胆管周围血管丛,胆道并发症,胆管微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或"liver transplantation,peribiliary vascular plexus,biliary complications,microcirculation of bile duct,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2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胆管的血供主要是由肝动脉通过胆管周围血管丛提供的,肝动脉的大部分终末分支形成胆管周围血管丛,承担胆管的血供和营养.在肝移植过程中胆管树潜在性遭受很多因素的损害,而大多数因素均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胆管周围血管丛进而导致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肝移植后胆管和血管方面的并发症是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磁共振胆道成像常用来诊断胆道并发症.目的:对比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肝移植后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80例肝移植后患者,均行钆贝葡胺增强后胆道成像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对比其对肝移植后胆道显示及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所有诊断均经临床证实.结果与结论:80例患者,胆道水成像71例胆道显示良好,增强胆道成像59例胆道显示良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道显示水成像优于增强胆道成像.胆道狭窄34例,胆道水成像准确诊断23例,增强胆道成像准确诊断3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道狭窄诊断增强胆道成像优于水成像.提示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诊断活体肝移植后并发症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