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男性各年龄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测定老年男性不同年龄组骨密度及血、尿中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 ,观察其与年龄的关系 ,探讨以上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能量 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前臂骨密度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钙 (Ca)、肌酐 (Cr) ;采用放免法测定骨钙素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尿羟脯氨酸 (HOP)。将年龄 60~ 95岁的老年男性 97例分为 60~ 69岁、 70~ 79岁和 80岁以上三组并与 60岁以下男性进行比较。再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 ,比较其测定值。结果 老年男性骨密度及骨形成与骨吸收指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其中 ,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骨钙素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尿羟脯氨酸 (HOP) ,明显下降 (P<0 . 0 5)。结论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属于低转换型 ,骨转换指标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济南市366例社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BMD)与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桡骨远端BMD,根据BMD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骨质疏松(OP)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和血磷,对BMD值与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正常组和OP组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老年人BMD缓慢下降,OP发生率逐渐升高;60岁以后男、女BMD值下降明显,60~69岁、70~80岁年龄组女性OP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OP组和正常组的ALP、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BMD T值与ALP、血磷呈负相关,调整身高、体重、年龄之后,这些指标与BMD值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意义,其中OP组BMD和ALP以及正常组BMD和血磷的负相关程度较好(P<0.05,P<0.01)。结论 ALP是BMD减少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增加与OP患病风险有关,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O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骨密度骨代谢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59例骨质疏松(OP)患者及97例年龄、体重指数、身高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测量正位第二至第四腰椎(L2~4)、左侧股骨近端(Neek、Ward三角、Troch)的骨密度(BMD);测定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TX)、肌酐(Cr)浓度.结果 骨质疏松患者正位L2~4、Neek、Ward三角、Troch骨密度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血中ALP、BGP、 TRA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P<0.05);尿中CTX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各部位BMD改变不同,其骨改变特点是骨吸收增加,骨转化率增加;TRAP、CTX 、BGP、ALP是反映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较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期冬泳对中老年人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14名55~65岁的中老年人采用超声BMD测定仪测定跟骨的宽带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定量超声指数(QOI)和BMD;采用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同时采用S200型酶标仪测定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含量。结果冬泳组男性的BUA、SOS、QUI和BMD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冬泳组和对照组ALP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血清Ca、BGP、TRACP 5b均值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长期参与冬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骨代谢能力,对男性骨密度改善程度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状腺激素(TH)水平对老年人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人40例作为治疗组,选择健康老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及甲亢老人28例作为甲亢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甲状腺片10mg,连服6个月。所有受试者均检测FT3、FT4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结果 甲亢对照组血清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FT3、FT4水平呈正相关;治疗组经小剂量TH治疗后,可使血清TH水平升高,但骨代谢指标Ca、ALP、BGP及Hop/Cr改变不显著,与FT3、FT4水平呈零相关。结论 过量TH(如甲亢)可使骨代谢指标升高,而小剂量TH的补充治疗可升高血清中TH水平,但对骨代谢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方法:对3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血和尿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OP)组的BMD和BMC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1.6%和25%;OP组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酸(ALP)和C端骨钙素(BGP)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上升25.4%和222%;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的比值(HOP/Cr)和Ⅰ型胶原N-末端肽与肌酐的比值(INTX/Cr)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上升22.6%和223%。OP组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均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结论:腰椎(L2-4)BMD和BMC是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一部分人属于骨代谢高转换型;雄激素对老年男性骨量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上海男性高龄老人骨健康状况分析与维护。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来我院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BMD测定的男性1227例,部分患者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换标志物中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N—mid骨钙素(N—mid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正常水平状态;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尿吡啶啉(PYD)正常状态且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中PYD中60—69岁与80—89岁、60-69岁与≥90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骨密度80—89岁、≥90岁组高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髋部骨密度80—89岁、≥90岁低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人(≥80岁)骨折患病率比60—69岁组高2倍。结论男性高龄老人以髋部骨密度检查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依据;髋部骨折风险明显增加;骨折风险最高人群是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应进行骨健康维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等血清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取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老年男性病例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平均年龄(75.64±6.3)岁,服用阿仑膦酸钠;对照组36例,平均年龄(75.88±5.5)岁,为鲑降钙素针组;2组同时服用钙而奇D片和法能胶丸(阿法骨化醇)做为基础用药.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及骨密度,分析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及骨密度较服药前显著升高(P均<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骨密度2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降低程度不及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可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方法收集156例老年男性患者,依据骨密度检查,分为骨量正常组(A组)80例,骨量减少组(B组)54例,骨质疏松组(C组)22例;均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25-OHD、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Ⅰ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BG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结果 1C组BMI低于A组及B组(P0.01及P0.01);C组ALP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5及P0.01);2C组及B组PTH和PINP明显高于A组(P0.01及P0.05);C组β-CTX明显高于A及B组(P0.01及P0.05);C组及B组N-MIDBGP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及B组25-OHD明显低于A组(P0.01及P0.05);血钙、磷三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以是否伴骨质疏松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TH、PINP、N-MIDBGP为正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015、1.066和1.014)。4对于老年男性患者,维生素D不足组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人数增多(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有助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早期评估。  相似文献   

10.
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对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前瞻性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20例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以20名正常男性为对照.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周服用阿仑膦酸钠70 mg,且每日服用钙尔奇D 1片,疗程为18个月.每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近段骨密度,每3个月测量骨形成指标碱性磷酸酶和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正常男性不予干预,研究开始时和18个月时检查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治疗前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治疗18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全髋和股骨干骨密度值增加6.3%、2.5%、5.8%、3.5%及4.2%(P均<0.05).骨转换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CTX治疗6个月时即显著下降,此后维持在较低水平,治疗18个月后ALP降低33.6%,CTX下降66.7%(P均<0.01).骨吸收指标较骨形成指标下降更明显.患者对阿仑膦酸钠的耐受性良好.正常对照组骨密度和血ALP在18个月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相似,阿仑膦酸钠能够明显增加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生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