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今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被认为比较合理的配伍占首位的是ACEI与利尿剂[1]。糖尿病往往合并高血压存在,传统认为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吲达帕胺片系吲满类利尿降压药,多年临床验证报道对糖、脂代谢影响不大。本文对48例吲达帕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进行  相似文献   

2.
吲达帕胺(indapamide,寿比山)作为一种利尿扩血管降压药物,每日只需用药1次,疗效确切且价格便宜,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引起血尿酸升高的病例时有报道,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观察此药对血糖、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现对138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吲达帕胺治疗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潘靖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23-1023
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和轻度利尿作用的降压药,是《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确定的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用于轻度及中高度高血压病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服用吲达帕胺致血尿酸升高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6岁、68岁;均有高血  相似文献   

4.
吲达帕胺是一种新型噻嗪类磺胺利尿剂,是具有轻微利尿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已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的方法比较观察吲达帕胺和波依定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0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SBP>140/DBP<90mmHg。其中男53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71.2岁。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和波依定组。本组病例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近期(6月)内发生脑卒中、TIA、心肌梗死、心力衰竭;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痛风、高尿酸血症(男>416μmol/L,女性>357μmoL/L);⑤磺胺药过敏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合用对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8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A组)和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B组),76例完成研究(A组40例,B组36例),服药12个月,观察血压、血糖、血脂、血钾等的变化。结果 A组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7.5%VS77.8%,P〈0.01),治疗后血糖和血脂升高;其中30例患者停服吲达帕胺后,血糖和血脂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应用比单用贝那普利能更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应用可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而单用贝那普利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提示吲达帕胺可诱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当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导致组织肿胀,称为水肿。如果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散性分布时,称为全身性水肿;如果液体在局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局限性水肿。水肿是临床常见的体征,涉及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  相似文献   

7.
吲达帕胺为具有利尿作用作用、钙拮抗作用以及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抗高血压药,2.5mg每日服用1次。降压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好。近来的研究表明,吲达帕胺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使左心室肥厚消退以及改善心功能、脑供血、肾功能、血液流变学、血脂代谢的作田,对血糖和血清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不良反应少而轻,可作为首选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给予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4周后观察血压、心功能、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血压稳定下降,有效率89.7%(P〈0.0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7.9%;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恢复,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有降压和改善心功能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兴文 《华西医学》2009,(6):1460-1461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级、2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洛地平、吲达帕胺组30例(每日10 mg、2.5 mg,晚餐后口服),卡托普利为对照组30例(75 mg/d,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之间治疗高血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控制24 h血压非洛地平与吲达帕胺更好,同时副作用发生率更低。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是治疗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氯沙坦、吲达帕胺对重度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患者口服50-100mg/d,吲达帕胺1.5-3.0mg/d,6个月为期,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生化指标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对比,联合治疗方案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明显降压作用(P〈0.01)、对心率(HR)无影响(P〉0.05);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X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降低(P〈0.01),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P〈0.01),而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无改变(P〉0.05),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轻。结论:应用氯沙坦、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能很好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耐受性好,无明显副作用,是临床严重高血压值得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卫生院2012-11—2014-04期间治疗的46例难治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门诊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吲达帕胺治疗)与观察组(吲达帕胺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每组各23例。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病人,采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的优势,对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用吲达帕胺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长效降压效果、持续时间,安全性,耐受程度及副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老年ISH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及吲达帕胺治疗,用药8周为1疗程.结果有效19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5%。可有效维持24h的降压作用,昼夜降压差异无显著性,且不影响生理节律变化.原有并发症改善。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无影响,无停药反跳现象,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左旋氨氟地平舍用吲达帕胺治疗ISH疗效肯定,作用持久、缓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吲达帕胺对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预防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6例,随机分为吲达帕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5例)。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肺静脉血流频谱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吲达帕胺治疗组的IVRT、EDT和AR波时间明显缩短,E/A比值、S/D比值和EF明显升高,AR波幅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14.
胡兵  叶国成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884-885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2.5-5.0mg,每日一次,记录服药前及服药后第4、8周血压变化,结果:服药后第4周有效率86.2%,第8周后有效率达90%以上,治疗前后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肝 肾功能,尿酸无明显变化。结论:吲达帕胺对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吲达帕胺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86例扩张性心肌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吲达帕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强心、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及吲达帕胺,观察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内径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率、血压均下降,左心室内径缩小、心功能改善程度不同,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吲达帕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小左心室内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是患者的动脉血压出现持续增高,在心血管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随着经济不断建设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高血压疾病会引起患者脑血管出现相应的脑内血流变化和病变。高血压治疗中,大多给予患者内科保守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致残率与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不尽如人意。在临床上,吲达帕胺是良好的降压药物,有利尿作用,但是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选取高血压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吲达帕胺治疗对患者血糖及其血脂代谢所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寿比山亦称吲达帕胺,广泛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时间不长,一般认为,常规剂量的降压作用强而利尿作用弱,很少影响机体的生化指标,且副作用少[1].我院在1999年夏季遇到3例口服寿比山致低血钾患者,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于步前  宋书凯 《临床荟萃》1990,5(7):305-306
水肿系过多细胞外液贮留于组织间隙的状态,其发生与全身性因素和局部性因素有关,临床常见,但确诊并非容易。因此本文叙述水肿发生机制和水肿疾病和鉴别诊断。 一、水肿机制 (一) 水肿发生的局部因素 1、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和2、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使毛细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的动力,而3、组织静水压和4、血浆胶体渗透压作用方向相反。通常1+2>3+4,全身每分钟进入组织间隙的液体是1.7ml,并由淋巴管把这些液体再排入循环系统。因此,当组织局部过多,液体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自组织间隙,由淋巴管排出液体障碍时,则发生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8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评价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用药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尸〈0.05)、血压下降更显著(P〈0.01)、LVEF、E/A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福辛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血压控制更理想,是一种有益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兰红 《护理研究》2002,16(3):185-185
吲哚帕胺具有轻度利尿和扩张血管作用 ,有良好的降血压效果 ,且作用时间较长 ,为一种较新的长效降压药。其降压作用温和 ,疗效确切 ,副反应小 ,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药利尿作用很弱 ,对血钾影响不明显。但我科曾收治 1例服用吲哚帕胺引起低血钾伴肌酸激酶增高的病人。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68岁 ,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 ,逐渐加重 3d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3 0余年 ,最高血压为2 2 .0 /14 .0kPa ,自服吲哚帕胺片 (天津力生制药厂生产 ) ,每日2 .5mg ,每日 1次 ,已 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