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人脑皮层下斑点状病灶的MRI及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肝脏局灶性小病灶MRI定量指标与病灶性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T1、T2 值及T2 指数 (T2 index)在区分肝脏局灶性小占位性质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经确诊的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患者共 92例 (14 8个病灶 ) ,行前瞻性MRI(0 .5T)研究 ,计算病变的T1、T2 值及T2 指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的T1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 (t =4 .0 2 4 ,P <0 .0 0 1) ,但由于数值重叠较多 ,对诊断无实际应用价值 ;良性病变的T2 值显著高于恶性病变 (t =10 .92 9,P <0 .0 0 1) ,第一个双回波 (TR 2 5 0 0ms,TE 30、90ms)以 84ms为界区分良、恶性病变 ,诊断正确率为 92 %。第二个双回波 (TR 2 5 0 0ms,TE 6 0、12 0ms)以 80ms为界 ,诊断正确率为 93% ;良性病变的T2 指数均显著高于恶性肿瘤 (t =13.6 97,P <0 .0 0 1) ,TE 30、90ms时 ,以 1.89为界 ,诊断正确率为 92 % ,TE 6 0、12 0ms时 ,以 2 .0 1为界 ,诊断正确率亦为92 %。结论 T2 值和T2 指数在区分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有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描述了MRI在各种局灶性肝疾病(转移癌、HCC、血管瘤、FVH和腺瘤)和弥漫性肝疾病(脂肪浸润、铁质过度沉积和肝硬化)的检查方法与价值,并对比了与其它影象学方法诊断肝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在具体疾病诊断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5.
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学基础和CT,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就2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MRI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MRI检查,当TR=2000msee,TE=30、60msec时,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损害均为明显的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信号。CT像为低密度改变。T2加权像上半卵圆中心的白质表现为不均匀弥漫的高信号区,可累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的白质,并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大、脑室边缘呈斑片状改变可有脑萎缩。病理学特征是弥漫不完全  相似文献   

6.
MRI对成人脑体积定量分析与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共振成像对成人脑体积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组和20例实验组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倾斜冠状位磁共振T1及T2加权像扫描,测量海马、颞叶、额叶体积及颅腔容积,对其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海马萎缩与临床痴呆密切相关。结论:采取垂直于海马长轴的倾斜冠状位磁共振T1及T2加权像扫描,测量海马体积与颅腔体积并计算其比值的方法,对判断与临床痴呆相关的脑萎缩敏感、可靠、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8.
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7例(34个)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在SE多回波、SE—T_1WI和快速RARE—T_2加权序列中的信号特征及在不同成像平面中的形态学特征。充分肯定了MRI 在显示血肿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方面明显优于CT。对于血肿引起的占位效应的显示,MRI 也明显优于CT.结合文献,对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 (rCBFV)的改变是急性脑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笔者采用大鼠脑创伤模型 ,探讨脑创伤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 4 0只 ,体重 (2 30± 30 )g ,随机分为伤前及伤后 30min、1,3,6 ,8,12 ,2 4h 8个时相点 ,每个时相点 5只大鼠。2 .动物模型制作 :脑创伤模型采用改进的Feeney方法[1 ] :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后 ,暴露顶骨 ,在人字缝前 2mm、中线左侧 2mm处钻孔。将直径为 3.5mm的撞杆置于硬膜外 ,撞杆突…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的MR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RI具有高对比、高分辨率、无创伤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膝关节各种病变的检查,本就膝关节MRI的检查方法、正常解剖结构及常见病变的MR表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3月至2006年2月本所收治的67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67例均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5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6.4(12~8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改良的McGuire踝关节评分、Mazur踝关节评分,以及不同病变程度、性别和年龄组之间改良的McGuire踝关节评分的差异;并进行主观疗效评定。结果:术后患足AOFAS踝-后足评分、改良的McGuire踝关节评分及Mazur踝关节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从术前的58.2±12.9分、59.5±15.4分、61.3±14.7分提高至84.4±11.4分、85.3±12.8分、85.1±15.3分(均P<0.01);主观疗效优良率为81.5%。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及病变程度较轻患者的疗效较好(P<0.05)。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病变程度及患者年龄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小微病灶导丝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触诊困难的乳腺小微病灶,术前通过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经手术循迹切除,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并完整切除。病灶组织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1例,导管内癌5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癌2例,纤维腺瘤24例,不典型增生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导丝定位安全、可靠,对触诊不佳的乳腺小微病灶定位准确,能够帮助临床准确探寻病灶并完整切除,避免不必要的乳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小微病灶导丝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触诊困难的乳腺小微病灶,术前通过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经手术循迹切除,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并完整切除。病灶组织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1例,导管内癌5例,小叶原位癌2例,黏液癌2例,纤维腺瘤24例,不典型增生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导丝定位安全、可靠,对触诊不佳的乳腺小微病灶定位准确,能够帮助临床准确探寻病灶并完整切除,避免不必要的乳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MRI在新生儿点状脑白质病灶(PWML)分类研究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491例新生儿资料,共66例发现点状脑白质病灶,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6~31 d,平均年龄16.1 d,中位年龄14 d。将MRI检查脑白质中以T1W高信号和/或T2W低信号的小片区域定义为PWML。分析这66例临床特点和MRI表现,并使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病灶性质进行分类,并对病灶数量、与侧脑室壁距离、在横断面上区域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1)病灶数量与分类:66例病例共有病灶514个。其中119个(23.2%)病灶在SWI序列表现为低信号(SWI+),提示含铁血黄素沉着;395个(76.8%)病灶在SWI序列表现为等或高信号(SWI-),提示早期胶质增生。(2)与侧脑室壁距离:所有SWI+的病灶,与侧脑室壁的距离为(3.23±1.60)mm;所有SWI-的病灶,与侧脑室壁的距离为(5.90±2.52)mm。(3)横断面上分布:SWI+病灶分布于大脑前区、中区、后区者分别为16个(13.4%)、28个(23.5%)、75个(63.1%...  相似文献   

16.
影象学对肺部单发球形病灶(SPN)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别良、恶性SPN。近年来,支气管镜、经皮穿刺活检、CT、MR等的应用,增加了SPN正确诊断率。本文就CT在该类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一、SPN的CT检查技术1980年,Siegelman等报道了利用普通CT扫描来计算SPN病灶CT值的方法。以层厚1.0cm,层间隔1.0cm,自肺尖部至膈面连续扫描。发现病灶后测量其直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胰腺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胰腺疾病最理想的MR成象方法,详述了正常胰腺及胰腺炎性和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评价了MR成象在临床上诊断胰腺疾病的作用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超声引导下乳腺隐匿性病灶的穿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隐匿性病灶的穿刺定位术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31处乳腺隐匿性病灶施行穿刺定位术。重点讨论适应证、方法学等,并与钼钯摄片立体定位术进行比较。结果:乳癌2个,乳腺良性病变129个,最小病灶直径4mm,所有定位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术是一个准确而易耐受的有效方法,目前,我院已取代了钼钯摄片立体定位术。  相似文献   

20.
李海娜  章强  王皓达  刘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12):2121-2124+2128
目的 探讨MRI测量瘢痕妊娠病灶大小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依据是否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分为UAE组(n=33)与非UAE组(n=41),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宫+非UAE)、B组(宫腹+非UAE)、C组(宫+UAE)、D组(宫腹+UAE),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n=58)与宫腔镜手术组(n=16)。比较各组MRI测量数据、不同瘢痕妊娠病灶大小下手术方式选择AUC、不同瘢痕妊娠病灶对手术方式选择影响诊断价值。结果 宫腔镜组A与C组术后HCG 24 h下降率、HCG存在明显差异,与宫腔镜A组比较,C组术后HCG 24 h下降率速度更快,HCG水平更高(P<0.05),宫腹腔镜组、A+C组、B+D组孕周、HCG、剖宫产次数、年龄、术后HCG 24 h下降率、与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瘢痕妊娠病灶大小明显差异,与宫腔镜组比较,宫腹腔镜组瘢痕妊娠病灶更大(P<0.05),宫腔镜组A与C组,H与L存在明显差异,与A组比较,C组H与L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