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2 84例食道癌患者 ,随机分 2组(化放组与单放组 ) ,每组 14 2例。放疗采用 6MVX线外照 ,前 2 / 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 2Gy/次 ,共 4 0Gy;后 1/ 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2次 /天 ,1 5Gy/次 ,间隔 6h ,共 9个治疗日照射 2 7Gy,合计总剂量 6 7Gy;化疗采用顺铂 2 0mg静脉滴注dl- 5 )结果 :化放组与单放组的 1、 2年生存率分别为 86 6 %、 70 4 %和 73 2 %、 5 0 7%(P <0 0 5 ) ;3、 4年生存率分别为 4 8 5 %、 4 1 5 %和 4 0 8%、 34 5 % (P >0 0 5 )。结论 :顺铂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及三维适行放疗加化疗的疗效。方法对57例高分级脑胶质瘤进行临床观察,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29例,放射治疗加化疗(综合)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周开始常规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综合组第1天加用化疗,方案为替尼泊甙100 mg,氟尿嘧啶750 mg第1~5天静脉滴入,4周重复1次,共4~6个周期。结果 1、3、5 a生存率单放组分别为58.6%、27.5%、10.3%,综合组分别为75.0%、53.5%、32.1%,综合组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行放疗加同步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前配合 DF方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将 9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A组 46例行放射治疗前配合 DF方案化疗 (化放组 )。B组 46组行单纯放射治疗 (单放组 )。放射治疗采用 6 MV X线常规照射 ,DT 6 0~ 70 Gy。化疗共两个周期 ,每 3周行 1个周期 ,在放射治疗前 2周按计划结束。两组均随访 3年。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化放组与单放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 71.5 % ,3 4 .8% ,2 4.4%和 3 9.8% ,13 .4% ,8.8% ,化放组 1,2 ,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 ( P<0 .0 5 )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局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5 ) ,远地转移率化放组明显低于单放组( P<0 .0 5 )。放射治疗后晚期食管损伤 ,两组无显著意义 ( P>0 .0 5 )。结论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前配合 DF方案化疗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X线适形放射治疗与区域性化疗井用对肝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单放组29例,综合组(放疗+化疗)17例。两组病人疗前年龄、kps评分、转移灶数目、原发灶及有无远处转移和照射剂量均相似。放疗前或后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引入肝动脉固定,以顺铂+阿霉素或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药物经微量泵缓慢输入。结果单放组与综合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63.0%,2年生存率为35.3%和36.4%。结论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原始转移灶,配合区域性化疗疗效叠加,提高控制率,抑制微转移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疗效的因素。材料与方法 :对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9月间病理和临床资料完整的 2 0 0例食管癌进行临床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治疗 ,经病理证实 ,鳞癌 196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2例 ,腺癌 1例 ,腺鳞癌 1例 ,按UICC1987分期标准分期 ,原位癌 1例 ,Ⅰ期 3例 ,Ⅱ期 47例 ,Ⅲ期 12 7例 ,Ⅳ期 2 2例 ,全部病例中单纯放疗 (简称单放组 ) 113例 ,放化综合治疗 (简称综合组 ) 87例 ,所有病例均行60 Co或 6MVX线外照射 ,常规设野 ,常规分割 ,1 8~ 2Gy/次·天 ,5次 /周 ,DT5 0~ 73Gy ,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加照锁骨上区 ,DT5 0~ 70Gy ,综合组多数在放疗结束后给予化疗 ,每 3~ 4周为一周期 ,共 2~ 5个周期不等 ,方案多为DDP +5 -Fu ,有的病例加PYM和或CF。统计分析方法 :生存率分析用Kaplan -MeierMethod ,生存差异性检验采用Log -ranktest,多元回归分析采用CoxProportionalHazardsMode。结果 :随访至 1999年 12月 31日 ,中位随访时间 14个月。 (1~ 80月 ) ,1、 3、 5年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 6 0 %、 2 2 %、 10 % ,单放组为 30 %、 11%、 2 % ,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70 ;1、 3、 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综合组和单放组分别是 80 % ,5 5 % ,37% ;6 0 % ,2 1% ,8% ,两组生存曲线  相似文献   

6.
局部晚期和(或)复发性直肠癌热疗加放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热疗结合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和 (或 )复发性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 ,并与单纯放疗的病人比较。方法 :分析本院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 83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其中 5 1例给予单外疗 (单放组 ) ,予全盆腔放疗 ,用 8MV -X线 ,放疗剂量 (DT) 4 0~ 4 6Gy ,局部缩野DT2 0~ 2 6Gy ,总DT6 0~ 6 6Gy ,均为常规分割。 32例予外放疗结合射频热疗 (热放组 ) ,放疗方法及剂量同单纯放疗组。热疗设备选用ZRL -Ⅰ型射频热疗机。 2例为腔内热疗 ,其余均为腹部透热 ,提升肿块局部温度达 4 1°~ 4 3℃ ,并维持 4 5~ 6 0分钟 ,热疗 2次 /周 ,每个疗程 6次。结果 :(1)症状的改变 :对有疼痛症状者采用自身对比法 ,热放组共 2 3例 ,疼痛缓解率 91.3%。单放组 4 0例伴有疼痛 ,症状缓解率 6 7.5 % (P <0 .0 5 )。热放组 18例便血 ,缓解率88.9% ,单放组 31例 ,缓解率 6 1.3% (P <0 .0 5 )。 (2 )瘤体的变化情况 :以治疗结束 1个月后的腹盆腔CT检查结果为准 ,热放组有效率为 6 2 .5 % (2 0 / 32 )。单放组有效率 4 3.1% (2 2 / 5 1)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生存率 :热放组 1年生存率为87.5 % ,单放组为 84 .3%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4 )急性不良反应 :热放组肠道放射反应 18例 (5 6 .3% )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5例放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55例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综合组),单放组共31例,采用常规视野放疗,综合组共24例,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采用DF方案。全部病例均随诊3年以上,失访4例,随访率为92、7%。结果:食骨癌原发灶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综合组好于单放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9.1%、8.3%和41.9%、9.6%、0。综合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每周同步放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按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30例)采用"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为化放组,化疗方案:每周一紫杉醇60mg/m2、顺铂25mg/m2化疗,连用3周,同时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DT40Gy,后程三维适形放疗,采用5~6个非共面野,每次3·5Gy,每日1次,每周5天,共7~8次,剂量DT24·5~28·0Gy,总剂量DT64·5~68·0Gy,6周完成;另一组(30例)为单放组,照射范围、方法及剂量同化放组。两组放疗结束后均予TP或NP方案化疗2~4疗程。放射治疗后2~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CR PR)、中位生存:化放组分别96·6%、23月,单放组分别86·7%、13月;1、2、3年生存率:化放组分别70·0%、46·7%、33·3%,单放组分别50·0%、20·0%、13·3%;白细胞减少、急性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化放组分别为83·3%、20·0%、73·3%,单放组分别为33·3%、13·3%、43·3%;放射性肺纤维化化放组为36·7%,单放组为46·7%,均为1~2级。未发现严重的食管及心脏晚期放射反应。结论: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FP方案同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性反应,作者2005年9月~2 008年12月将82例食管癌患者的随机分组进行对比研究;一组41例采用放射治疗同时配合顺铂(PDD)加氟脲嘧啶(5-Fu)全身化疗(化放组); 另一组41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毫米波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复发的头颈部鳞癌的疗效。方法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对 40例患者行毫米波联合放射治疗 (联合组 ) ,3 6例患者仅接受放射治疗 (单放组 )。两组患者放疗40~ 72 .1Gy(平均 5 9Gy) ,联合组加毫米波治疗 2 0~ 3 8次 (平均 3 1次 )。两组 76例患者共有 97只复发瘤行疗后疗效评价。结果 疗后患者全身情况和Karnofsky评分 :联合组显著优于单放组 (P <0 .0 5 )。肿瘤治疗有效率 (CR +PR) :联合组 78% (3 9/5 0 )、单放组 5 7.4% (2 7/4 7) ,组间差异有显著 (P <0 .0 5 )。其它明显影响疗效的因素有放疗高剂量 (>5 4Gy)和瘤径 (≤ 4cm )。生存率 :联合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5 %、3 2 .5 %、7.5 % ,单放组为 47.2 %、2 2 .2 %、5 .6%。结论 毫米波联合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晚期复发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