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足下垂的护理方法.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后早期运用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良姿位及正确的患肢被动运动是预防足下垂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足下垂是脑卒中(stroke)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也是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重难点.本文从脑卒中的流行概况、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特点以及中西医康复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脑卒中足下垂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两组均做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分期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构成或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的能力或可塑性 ,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1〕。脑卒中因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偏瘫在各个不同时期病理改变不同 ,依据病程的长短 ,在康复过程中同时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近年来笔者对我院神经内科、康复科和针灸科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男性 916例 ,女性 70 4例 ;年龄最长 82岁 ,最小2 0岁 ;病程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3年 ;均有CT等检查。左瘫 893例 ,右瘫 72 7例 ;脑梗塞 132 8例 ,脑出血 2 92例 ;随…  相似文献   

5.
6.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是综合性的 ,针灸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我们将 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6例研究对象为 1 996年 8月~2 0 0 0年 8月由神经内科转入和直接由门诊收入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病程 <1~ 2月。均经 CT或MRI确诊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55.6岁 ;脑出血 8例 ,脑梗死 1 5例 ,混合性脑卒中 9例。 B组 34例 ,男 2 2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56.3岁 ;脑出血 7例 ,脑梗死 1 8例 ,混…  相似文献   

7.
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足下垂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静  于学洁 《现代康复》2001,5(11):136-137
  相似文献   

8.
王桂丽  贾杰 《中国康复》2016,31(6):434-437
目的:观察动作反馈的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足下垂合并足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足下垂合并足内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另行功能电刺激下20min步行训练,对照组行相同时间的常规步行训练。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1-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徒手肌力测试(MMT)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评估;观察组另记录步态不对称指数(GAI)和非偏瘫侧摆动时间变异(STV)。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MA-LE、TUGT、MMT、MAS、GAI和STV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TUGT及MM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余各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FMA-LE、TUGT和M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MM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作反馈功能性电刺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足下垂合并足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并能提高踝背屈肌力、缓解踝关节相关肌群痉挛。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损伤后足下垂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 ,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 ,也是制约步态及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足下垂是高位中枢神经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 ,以往一直认为其直接原因为小腿三头肌肌群张力异常增高、痉挛所致。Carr等通过综合大量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后提出 ,痉挛不只是高位中枢失去对低位中枢的控制 ,也与肌肉纤维和肌腱的物理特性改变有关 ,而且很可能与制动和废用有关。制动会引起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被动和主动特性的改变 ,包括肌肉纤维类型、交叉桥结缔组织的改变 ,肌小节的丧失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配合Rood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1组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照2组采用Rood技术,观察组同时接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与Rood技术.治疗前后分别测试胫前肌肌力、踝背屈主动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结...  相似文献   

11.
王震  肖伟  孔红兵  汪瑛  汪节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2):1067-1068
目的:观察项丛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采用项丛刺疗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不进行项丛刺疗法,其他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3周,每周6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项丛刺等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有利于患者吞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系统观察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廓清策略。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最小足廓清(MTC)及其变异性,绘制摆动相足趾运动轨迹,并对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步态参数与MT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  相似文献   

13.
痉挛是临床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热点.脑卒中、脑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和多发硬化等神经康复领域常见病,都会伴有痉挛问题.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痉挛的出现会限制患者运动而导致功能障碍,痉挛特别是严重的异常痉挛模式的存在使患者无法行走,转移困难,出现异常坐姿与平衡障碍,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限制,甚至终身需要照顾.能否及时有效地对痉挛状态予以正确干预,是挖掘患者康复潜能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针刺治疗痉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均会出现一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这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足下垂作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行走的步态,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重复外周磁刺激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并因其具有无创、经济、有效等特点被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能否更好的帮助中风患者足下垂后功能康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早期护理,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早期护理。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踝背屈功能测定[1]。结果 一般早期护理与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早期护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治疗足下垂,但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早期护理治疗足下垂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性的一般早期护理(P<0.05)。结论 中风患者足下垂后通过穴位按摩结合一般早期护理,能更好的促进足下垂肢体踝关节背屈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卓健  方向 《现代康复》2001,5(10):82-85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中药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中药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前者采用康复训练,中药和针刺治疗,后者采用中药和针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的6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康复期疗前,疗后相比,对照组疗前,疗后相比,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2组治疗后相比,康复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卒中后偏瘫的致残率较高。既往多采用传统针刺治疗 ,近年来国外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逐渐被我国医师所采用 ,作者采用单纯针刺和运动疗法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 ,并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 53例 ,男36例 ,女 1 7例 ;年龄 40 - 75岁 ,平均 57.8岁 ;病程 2 - 1 3周 ,平均 3.8周 ;患者神志清楚 ( GCS积分达 >9分 ) ,病损均位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 ;排除有颅脑外伤、昏迷、脑卒中发生 >2次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功能紊乱患者 ;左侧偏瘫 31例 ,右侧偏瘫 2 2例。随机分为针刺组 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患者104例,运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观察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足跖屈群肌张力治疗效果、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FMA评分。结果:研究组足跖屈群肌张力、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患者104例,运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观察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足跖屈群肌张力治疗效果、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FMA评分。结果 研究组足跖屈群肌张力、胫前肌肌力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下垂刺激仪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合并足下垂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