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针刺技术和其相关的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手术阵痛的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对缓解患者术后阵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中医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大多围绕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进行研究的,为临床上开展新的镇痛方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为此,本文首先对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然后对最近几年中医针刺在术后阵痛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最后对中医针刺在术后阵痛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展望。希望为中医针刺在术后阵痛中的临床应用提出一点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刺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针灸消除或减轻疼痛在古籍中早有记载。现在很多中医院已经将针刺作为一种麻醉手段或辅助麻醉手段应用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针刺麻醉具有经济,安全性高及不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单纯的针刺麻醉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针刺结合药物的麻醉方法。针药复合麻醉一方面可以明显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进而减少术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针刺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的优点,加快术后恢复。本文对针刺镇痛的机制和针药复合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腕踝针用于镇痛具有良好疗效。从作用机制、术后镇痛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等方面综述近年来腕踝针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研究。腕踝针用于术后镇痛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提高镇痛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但仍需要在治疗方法的规范性和镇痛药物合用的协同性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特定疾病的疗效显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如何应用现代化手段阐明针刺的作用机制是研究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神经电生理学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精确的检测手段,在针刺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与针刺有关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分别从针刺的作用时机、神经机制、穴位选择、疗效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刺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方法采用抓阄的方法将2013年8月—2016年8月所在科室60例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研究样本为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采用静脉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短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联合针刺对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信赖。  相似文献   

6.
近来针刺研究的重点往往放在中枢机制方面,而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方面,①阐明其作用的外周机制,②确定针刺穴位。作者的研究证实了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和由针灸引起的各种现象中多觉感受器,(PMRs)的参与。PMR是一种伤害感受器,因它与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等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锦平  尹岭  朱克 《针刺研究》2003,28(2):151-156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针刺的镇痛作用及对功能性疾病的调节作用研究颇多 ,除应用传统电生理学方法外 ,还采用了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脑功能成像等先进的技术来探讨针刺对脑的经典神经递质、神经激素、神经元代谢等的影响 ,为针刺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就针刺的中枢作用及方法学等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涉及到感觉、情感、认知等多个方面的一种痛苦体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刺镇痛优势显著,一直是针刺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趋化因子调节疼痛作用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为针刺镇痛机制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对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的作用机制以及趋化因子介导针刺镇痛机制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趋化因子及受体参与疼痛调节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化因子参与针刺镇痛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的术前针刺预处理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缓解术前焦虑、预防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防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个方面探讨针刺在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针刺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参与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学科合作中具有潜在优势。未来通过建立更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从更多维度揭示针刺的作用机制后,针刺技术有望与ERAS结合,优化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最终推动围手术期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刺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手法具有经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现今针刺治疗越来越多的与临床麻醉相结合,通过减少术中应激反应、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苏醒和康复等方面应用到整个围手术期。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针刺在防治术后恶心呕吐、免疫调节、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辅助康复训练、缓解焦虑、调节睡眠、恢复认知功能等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今后应逐步扩展针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麻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卢筱潇  蔡定均 《吉林中医药》2014,(12):1310-1314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人和实验动物的痛阈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针刺镇痛各环节相关的神经递质、激素分泌水平、神经元活动也同样具有昼夜节律,针刺在发挥镇痛功效的同时,也具有整复节律的作用。从时间节律特征来探索针刺镇痛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可望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近20余年国内外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针灸疗法在减轻放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疲劳、口干、潮热等方面的临床疗效;述评此间的主要临床试验;提出针灸在肿瘤临床综合治疗中存在潜力,呼吁继续深入研究和大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刺镇痛临床评价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而疼痛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不便于测量,缺乏量化指标;因此,针刺镇痛疗效的评价工具也不一致,临床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笔者总结了临床上常用针刺镇痛的评价工具,认为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应在对主观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基础上,从疼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以充分体现针刺镇痛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post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the sensation of acupuncture experienced by the patients.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z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97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 operation by the same surgeon due to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n = 32),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group (n = 27), and oral analgesia group (n = 38)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methods.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completed daily evaluations of their pain using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injection times of supplemental meperidine were recorded. Also,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 (C-MASS) was used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ResultsEach of the three treatment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postoperative pain, as shown by reduced VAS scores. The acupuncture group, however, had less rebound pain (P < 0.05)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Both the acupuncture and PCA groups experienced acute analgesic effects that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oral analgesia group.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C-MASS index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surgery, the lower the VAS score on the fourth day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ll pain” in the acupuncture sensation.Conclus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upuncture was beneficial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iscomfort after simple 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was a disproportionate releva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acupuncture sens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in VAS score.  相似文献   

15.
内源性阿片和非阿片镇痛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长城 《针刺研究》1989,14(3):306-314
<正> 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内源性镇痛系统的证据,先来自对脑刺激镇痛、阿片镇痛的研究,后来自对针刺镇痛、应激镇痛的研究。因此获知,伤害性信息不是为神经系统被动感受,而是在它向上传递时,受到了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滤过和整合。其中包括脊髓背角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神经元受到来自脑于下行纤维的抑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的内源性镇痛系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至少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为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另一为内源性非阿片镇痛系统。这在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和应激镇痛均获证实。  相似文献   

16.
针刺内麻点超前镇痛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庚申  马克昌 《针刺研究》2001,26(3):181-182
超前镇痛就是在病人没感觉疼痛之前所使用的镇痛方法。我们将针刺内麻点用于骨科手术后疼痛的超前镇痛 ,效果良好。6 0例择期四肢骨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针刺镇痛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 ,均在常规药物麻醉下施行手术。针刺镇痛组在麻醉前取双侧内麻点针刺 ,通电刺激 30min后拔针行常规药物麻醉 ,两组麻醉方法、使用药物基本相同。术后用盲法观察疼痛情况 ,参考WHO术后疼痛评级标准 ,将术后疼痛分为四级。认真观察记录术后 2 4hr疼痛性质、生命指征、表情变化、镇痛药用量、用法等情况 ,结合病人术后 2 4hr…  相似文献   

17.
Hu WB  Wu ZJ  Wang KM 《针刺研究》2012,37(3):247-251
5-羟色胺作为参与针刺效应的重要中枢调控物质,在阐述针刺效应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大量实验研究已证明针刺能显著影响中枢5-羟色胺的含量及活动,且不同条件下针刺对5-羟色胺影响不同。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中枢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现状作了回顾,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新的看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舒针疗法——舒针疗法针具设计思想及临床基本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针疗法是以中医针眼外科理论体系与治疗思想为基础而创立的一种经皮闭式微创治疗技术.该疗法使用独创的舒针针具对慢性疼痛病等多科疑难病症利用"舒压、舒胀、舒挛、舒僵"等特效治技取得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现代医学独创了人体慢性痛证与植物神经性疑难疾患特定穴的选取诊疗体系与治疗规律.舒针疗法融会了中医外科与针刺领域其他特种针疗法操作精华,是小针刀等特种针疗法和传统针灸治疗的全新发展和补充,其创造性地将中医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的功效集于一体,从而使针刺治疗和闭式微创手术治疗巧妙地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9.
廖红  郑曼  朱娟  朱明慧 《河南中医》2020,40(2):321-324
目前,针刺干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oplasty,TKA)术后疼痛的研究,以术后干预为主,对在术前24 h内行针刺治疗以达预防性镇痛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同时,仍需要对复杂、多样的术后疼痛机制进行总结,进而深入研究针刺时机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关联。目前针刺治疗TKA术后疼痛,主要集中在电针及耳针方面,对于其他类型的针刺以及针刺时机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不同的针刺类型和针刺时机是否能影响术后疼痛疗效,进而影响TKA患者的康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海霞  罗海霞 《河南中医》2021,41(2):271-274
目的:观察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入组的60 例患者均为2018年11 月至2019年9 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地佐辛注射液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在镇痛泵中同时配伍托烷司琼,揿针组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