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养育男孩,对母亲是一种挑战 母亲的优势 培养男孩.母亲具有天然的生理优势,那就是生养育一体。母亲是男孩的孕育者与喂养者,从怀胎、分娩、哺乳到婴儿断乳,几乎整天与孩子朝夕相处.这一特殊角色决定了母亲在培养男孩上的生理优势。与父亲相比.母亲与男孩有更多的身体接触.母亲的爱抚让男孩感到安全。  相似文献   

2.
木子 《家庭健康》2014,(6):18-18
2010年,我国发布的首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提出: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角色要回归。父亲在儿童成长各阶段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表现出的权威性、责任感、社会化等,是母亲无法给予的。孩子在婴儿期,更多地需要母亲无微不致的关爱。但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属性的增加。父亲角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放弃对"伟岸"、"威严"父亲形象的想象吧!那已经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了,新世纪的爸爸,就得像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时变化、常出新招。要说父亲育儿,对比母亲的优势,除了体力强劲,还有一条就是:具备更多可能性的潜质。这跟性别特点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因为从客观上来讲,母亲是家庭的"基本面",相对来说就要保持稳定、提供温度,让孩子能建立底层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到了3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往外走,去探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魅力     
要使孩子心理、生理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重要的是学龄前的教育与培养。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对子女的哺育、抚养和教育,甚至到长大成人、进入社会、生儿育女都受母爱的关怀。但是,父亲的责任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儿童更有其特殊的魅力。母亲给予孩子的乳汁、爱抚、皮肤的接触、对视、对话和护理……等,都为孩子性格、心理精神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使孩子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而父亲对孩子多是以激励的方式教育,他们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多以游戏为主,身体运动方式交流较多、大运动的刺激较多。这样,孩子与父亲的交往中,…  相似文献   

5.
一 十年前,我的父母就像是两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在他们的吵架声中长大,我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懂得母亲下一声是要喊"离婚"还是"自杀",懂得父亲今天是要用喝酒还是赌博来发泄心中的苦闷……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多数情况下是母亲更为关注孩子,有的几乎是母亲一手负责教养孩子。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到他们的家庭似乎不是一个三人世界。在教育孩子这台戏中,常常看不见父亲登场。现在。确实在不少家庭中父亲忽视了对孩子的影响力.自己放弃了自己对孩子爱以及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父亲是否发挥了对孩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拐杖     
前不久,年近七十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要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母亲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父亲尽心地替母亲擦脸,喂母亲吃饭。为了让母亲尽快恢复,父亲特意为母亲买了一把黑色的拐杖。大概是想让母亲有个好心情吧,父亲把一根根红红的毛线搓成红绳,然后在绳子上缀一些精巧雅致的小铃铛。那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非常不理解父亲这种孩子气十足的举动。一开始,这孩子气十足的拐杖并没发挥作用,因为身体虚弱的原因,母亲无法拄着拐杖行走。母亲…  相似文献   

8.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的游戏,幼儿将自己的生活在游戏中情景再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交往。平时观摩农村幼儿园的"娃娃家"角色游戏,发现游戏中存在诸多问题,那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娃娃家成为孩子爱玩、会玩、玩得好的角色游戏呢?※小班"娃娃家"游戏存在的问题1.场地安排不合理部分农村幼儿园的老师不会科学合理安排区域游戏,孩子的游戏容易受到干扰和限制。例如:在一次娃娃家游戏观摩中,我发现一个小班的娃娃家和建构区靠得很近,区域之间互相影响,当建构区的积木散落时,"爸爸""妈妈"出门去买菜时就会很不方便,踩、踢积木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两个区域的孩子还会因为互相打扰而产生争吵。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在创造教育中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和空间这六方面。他认为学校的意义在于要教会每个孩子自主学习,让他们可以拥有自己发现和探索的能力,解放其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第一个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创造力为宗旨的",他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代代相传的珍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人们从一生下来就拥有创造这个潜能,等到出现了适合的环境,人们潜在的创造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开花结果;他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拥有巨大的创造潜力,而幼儿活动的重要部分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最能体验幼儿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治疗感冒的误区比较多,其中滥用"输液+抗生素"就是一个。有些诊所和医院几乎将其当成"感冒1+1套餐",特别是小孩患了感冒,更是少不了享用这种"套餐"。家长是希望孩子快些好,医生的做法是顺水推舟,少添烦恼。其实,小小感冒动用"输液+抗生素",等于是用"大炮打蚊子"。对付  相似文献   

11.
"从我懂事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一个女人,这是我人生最现实的目标。我受父母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婚姻状态是我的理想,太美好了。前一段时间,我父亲生病。做手术时,母亲一直守在门外。没有椅子,她就站一会儿,跪一会儿,双手合十,一直在为我父亲祈祷。母亲70岁了,几乎是一夜白头,跟心爱的人几十年相依相守,身心交融,女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朱迅  相似文献   

12.
以往,好老婆的标准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而现在还要加上一点"进得卧房"。如果说在厅堂、厨房之中的老婆得扮演好媳妇、好女儿、好母亲的角色,而回到卧房中的老婆要恢复的则是最原始纯粹的妻子  相似文献   

13.
角色游戏是以愉悦为目的体验生活的活动,集兴趣性、娱乐性、学习性为一体。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表现,实现愿望。孩予们通过操作材料、摆弄物品、再造环境,体会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而游戏中的师生关系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教师要实现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关键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的指导不是支配和命令而是引导和激发,要研究游戏中的孩子,分析游戏的潜在教育功能,合理组织各方面教育因素,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放下自己,平视孩子,一切从追随开始……  相似文献   

14.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角色,没有任何身份能与之匹敌,尤其是中国的母亲们,那种把孩子放在自己生命的核心位置,完全忘我的牺牲精神,那种含辛茹苦,担负家庭、工作双重压力的无怨无悔着实令人动容。如果不幸遭遇早年丧子的打击,母亲会承受比父亲更多的心理压力,她们怀念自己的孩子,更不能忘记往日与子女共度的幸福时光,往往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5.
现在,孩子对自己的父亲角色的漠视让一些中国父亲很“心痛”。一位老师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是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  相似文献   

16.
男人与女人     
男人说话女人味,谓之“娘娘腔”。女人说话男人味,谓之“女强人”。男人在快乐中得到孩子,快乐中得到的最不珍惜。于是有父亲儿子一起落水,父亲扔掉儿子逃命,所以世上少有伟大的父爱。女人在痛苦中得到孩子,痛苦中得到的最珍惜。唐山大地震中挖出许多年轻母亲的尸体,几乎一个模式:紧紧把孩子护在怀中。所以世界上多有伟大的母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支持儿童游戏"的专业能力,不应只是做一名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和"记录者",更应是一名幼儿游戏的"好伙伴",是一名游戏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基于对幼儿游戏欢愉性、自主性、假装性和有序性等基本特征的认识,教师要努力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尝试在游戏中以欢愉性增进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依恋"是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种"依恋"关系是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并有助于他的生理、心理健康。因为通过"依恋",孩子满足了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由此得到安全感。特别是当孩子受到惊吓、感到委屈或需要被关心时,母亲等主要看护者就是他最好的"庇护所"。几乎所有的正常婴幼儿都会有这样的"依恋"情结,相反,如果没有"依恋"或根本不"依恋"的婴幼儿倒可能是有问题的,比如患孤独症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全家人共同参与教育为特征的"联合家教"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同.然而,在这种联合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王瑶 《时尚育儿》2013,(7):150-152
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好父母,这让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学习。但当理论遭遇现实,最初成长带来的快乐,却越来越多地被"好父母"带来的烦恼所缠绕。故事我想做个好妈妈一次心理沙龙活动中,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小秋,讲述了自己和先生的养育故事。小秋对于母亲角色全情投入,她努力地学习各种儿童成长的理念、方法和知识,希望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希望孩子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享受自然而然建构心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