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1例强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发生至少1次以上夜间低血糖患者临床资料,对收集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三酰甘油和高空腹血糖是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应加强夜间低血糖危险因素的防控,规范血糖监测,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处理,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失眠常常“光顾”糖尿病患者说起糖尿病的危害,耳熟能详的是眼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殊不知糖尿病还会影响睡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多尿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所以糖尿病患者起夜会比较频繁,夜间排尿次数增加,造成睡眠中断。②部分患者在确诊为糖尿病后心理负担较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引起睡眠不安。③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控制饮食导致进食量减少,造成夜间饥饿,引起睡眠中断。④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会出现躯体疼痛等症状,导致睡眠状况不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控制状况,为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1~11月在我所就诊的正在进行降压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49例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控制率均〉50%,但是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下降比例控制率较低。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加强对夜间血压的控制,临床需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降压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时常有夜间血压升高,而微量白蛋白尿是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指标之一。该研究探讨夜间血压升高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及能否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方法 选择75例患1型糖尿病超过5年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 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 ,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组 ,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 (P <0 .0 1) ;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及心率下降幅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 ,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6.
监测36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3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16例)及非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2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24小时、白昼、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平均24小时、夜间舒张压明显增高(P<0.05,P<0.01),而平均白昼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糖尿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与非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相比,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动态血压的监测较偶测血压更易发现夜间血压异常: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是否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该院的2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对于2016年1—12月入住该院内分泌科的2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住院病历与床边调查的会诊,前瞻性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对出院、转科患者的跟踪调查),除患者住院基本信息外,主要调查患者病情、治疗及服药依从性、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使用情况、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波动指标、饮食习惯及排泄情况等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统计和调查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主要因素与治疗用药依从性、饮食及活动情况、心理状况、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最重要的是要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加强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控制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全面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用量过大的情况下,时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和反应性晨起高血糖现象[1-2],从而致使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3]。本次研究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睡前补充雅培益力佳SR,通过观察发现雅培益力佳SR对稳定患者夜间血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症状,提出预防治疗措施,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方法将本科入住的60例夜间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痴呆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如加强巡视,监测血糖,规范操作等,比较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23.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伴糖尿病极易夜间发生低血糖,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危急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监测36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与3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16例)及非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2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24小时、白昼、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平均24小时、夜间舒张压明显增高(P<0.05,P<0.01),而平均白昼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P<0.05)糖尿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组与非心血管自主神经病组相比,夜间收缩压下降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动态血压的监测较偶测血压更易发现夜间血压异常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是否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严冬季节,寒气逼人,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除了常规的控制饮食、增强运动和注意保暖外,还可通过合理膳食来抵御严寒,健康过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在该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做研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为11.43%、中度发生率为2.86%、重度发生率为2.86%,护理后的满意度是97.14%,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018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I型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与器官损害的关系[英]/HansenKW…//DiabetMed.-1995.12.-42~45一些研究显示,夜间血压不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较严重的器官损害,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上升的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改变,并观察疾病状态下HRV改变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对26例冠心病、31例糖尿病患者及25例健康者24小时、白天段和夜间段HRV长程时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和糖尿病组HRV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与糖尿病组及两组内白天与夜间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两组患者HRV昼夜节律性丧失。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后偶尔出汗,醒后身上全湿了,请问这是由于血糖变化的原因吗?应该怎么治疗?答:糖尿病患者出汗增多可能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低血糖或者神经病变。所以,您夜间出汗,首先要除外低血糖的发生,应加强夜间血糖监测或观察夜晚加餐后出汗是否能够缓解,如果出汗情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7.
123例糖尿病人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行动态血压监测,作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IMT≥1.3mm判断为颈动脉硬化.同49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高血压组的IM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单纯糖尿病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夜间收缩压、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在合并高血压之前已出现血压异常,IMT和夜间收缩压是判断大血管硬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pressure,ABP)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单纯高血压及42例65岁以上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24 h 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日间脉压(dmPP)、夜间脉压(nmPP)及24 h平均脉压差(24 h-mPP)均大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PV方面,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dSBPCV)、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nSBPCV)、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年龄、高血压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ABP及BPV增大,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善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代谢记忆,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血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45例及体检健康者40名,比较3组受试者血糖及血压。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FPG、2 h PG、FINS、Hb Al C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与健康者(P0.05),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及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占比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脉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夜间低血糖实行相应预防措施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各为37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预防低血糖的相关预防和治疗,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改善情况良好,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实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