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死亡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肺癌手术风险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l144例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不同时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167例(14.6%)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死亡25例(22%)。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衰竭、脓胸、胸腔出血等。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1~3天,以心律失常、呼吸功能衰竭、胸腔出血和心功能不全多见。术后10天后并发症以支气管胸膜瘘多见。结论 肺癌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手术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l~3天,导致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胸科医院近六年肺癌手术死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影响肺癌术后 5年生存率的因素 ,我们对我院近6年肺癌手术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 ,共施行胸外科手术4910例 ,其中肺癌手术 2 2 95例 (46 7% )。同期胸外科收治肺癌患者 2 434例 ,住院期间死亡 5 6例 ,住院死亡率 2 3% ;手术死亡 (术后 30d内死亡 ) 39例 ,手术死亡率 1 6 %。死亡的 39例中 ,男 36例 ,女 3例。年龄 48~ 78岁 ,平均 6 5 1岁 ,70岁以上 7例。术后病理诊断腺癌 16例 (41 0 % ) ,鳞癌 12例 (30 8% )。术后病理TNM新分期[1] :ⅠB期 6例(15 4% )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气肿与早期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长期预后、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364例.采集患者人口学、疾病特征、手术方式、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随访资料.选择术前2周内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肺功能不全肺癌术后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3例肺功能不全肺癌术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监测肺部功能,加强胸部物理疗法,协助正确彻底的咳嗽、排痰。结果:55例无肺部并发症,8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3例发生呼衰,积极抗感染及加强呼吸道护理后好转7例,1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积极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肺功能不全肺癌术后患者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3例肺功能不全肺癌术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监测肺部功能,加强胸部物理疗法,协助正确彻底的咳嗽、排痰.结果:55例无肺部并发症,8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3例发生呼衰,积极抗感染及加强呼吸道护理后好转7例,1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积极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肺功能不全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11盏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试验等结果评估其手术风险。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70例,肺部分切除20例,开胸探查2例。对于手术结束时出现低氧血症的12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利于麻醉恢复期平稳过渡。采用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相结合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根据pTNM分期,Ⅰ期患者占总体的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率4.2%。术前DLCO〈60%预计值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LCO≥60%预计值的患者(P=0.004)。麻醉恢复期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P=0.02)和平均通气时间(P=-0.032)显著低于麻醉恢复期未经呼吸机支持,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二次气管插管的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到94.1%。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9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肺癌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及心电监护的临床应用,心律失常作为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共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29例手术患者术后96例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辅助化疗治疗Ⅲ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Ⅲ期肺癌患者50例,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对化疗效果达到PR或 CR、估计能完全切除,选择适当的方式实施手术治疗,完全切除后继续以原方案化疗2-4个周期.统计手术切除率、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率,以及1、2、3年生存率.结果:50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2%、41.6%、36.3%, 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手术辅助化疗治疗Ⅲ期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小,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加强对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麻醉清醒前、引流管、饮食、消化道、并发症等多方位的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29例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均缓解。结论术前应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术后密切监护,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探讨如何降低肺癌手术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降低肺癌手术死亡率吴怀申王其杉韩文彬丁征平周允中上海市胸科医院肺癌研究中心、胸外科(上海200030)肺癌外科手术创伤大,全身麻醉和手术操作均直接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偏高。减少手术死亡率,不仅是外科操作...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因此多源性原发性肺癌也随之增多,且手术切除率、术后五年生存率还不能令人满意。国内大组资料表明,手术切除率为80.4%~91.4%,并发症发生率为1.7%~22.3%,手术死亡率为0.8%~3.1%,切除  相似文献   

13.
我院胸外科按统一标准对35例有症状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共摘除淋巴结213枚,术后病理证实其中72枚淋巴结癌转移,淋巴结转移度约33.9%,35例中有19例淋巴结癌转移,约54.3%,术前叶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难以判定,但有症状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故清除淋巴结对肺癌患者十分必要,特别是隆突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尤其是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POP)的发生,直接影响肺癌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反映气道通畅性和咳嗽效率,咳嗽能力不足可能和术后肺部并发症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PEF能否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单个医疗组433例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析术前PEF及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肺持续性漏气等肺部并发症,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PEF值在并发症组(280.93±88.99) L/min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358.38±93.69)L/min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EF值和手术时间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EF阈值为320 L/min是预测PPCs发生的最佳临界值(AUC=0.706,95%CI:0.661-0.749),肺部并发症发生率PEF≤320 L/min组(26.6%)显著高于PEF>320L/min组(9.4%)(P<0.00l).结论 肺癌患者术前PEF值和术后PPCs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预测PPCs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磊  吕帆真  张立凡  倪国兴 《肿瘤》2001,21(5):382-383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其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了30例中央型肺癌及支气管腔内癌病例,施行支气管成形术并经随访和总结。结果 由于肺癌发病年龄较大,心肺功能减退,虽无手术早期死亡,然而支气管成形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原发性肺癌手术。结论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后手术期应用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合并症,并定期随访,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支气管胸膜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谦  倪国兴 《肿瘤》1996,16(1):36-37
高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张振谦,倪国兴,朱正洪,裴广廷上海市第二肺科医院胸外科(上海200335)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人群中肺癌患病率也在增加[1]。自1970年Bates[2]报道100例7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以来,高龄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Feng FY  Zhang DC  Liu XY  Wang YG  Mao YS 《癌症》2005,24(2):215-218
背景与目的双原发肺癌(doubl eprimary lungcancer,DPLC)的概念已被普遍认可,近年来文献报道同期DPLC的发生率有所增加,然而其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尚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总结同期DPLC的手术方式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1983年1月至2004年4月手术治疗的同期DPLC的发生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同期DPLC患者共31例,占该时段我科手术治疗原发肺癌患者的0.67%(31/4649)。两个癌灶均行所在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者12例,至少有一个病灶行局部切除者1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9/31),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例、肺不张3例、房颤2例、反复咯血1例、胸腔积液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无手术中及手术后30天内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9%、20%。结论同期DPLC发病率低,对同期DPLC患者采取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肺癌患者护理, 探讨对氩氦刀治疗肺癌患者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治疗前对168例肺癌患者在实施细致的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完善准备工作, 治疗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护理, 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168例患者经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并发症护理无1例出现紧张、恐惧、伤口感染及不良并发症。结论 加强氩氦刀治疗期间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可以保证病人顺利完成氩氦刀治疗, 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损伤和减轻痛苦, 手术安全性高, 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肺癌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癌的外科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肺癌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它是早中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技术及麻醉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选择性单肺通气的运用,使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通过微创手术完成。现在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法:①胸腔镜治疗肺癌;②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治疗肺癌。这两种方法与传统的胸部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比较,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输血少,对心肺功能损伤小,开、关胸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操作简单,能提供较充分的手术视野,不会因术中暴露不足而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几乎可以完成所有肺癌切除手术,可以作为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但目前有关胸腔镜手术尚缺乏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而且胸腔镜手术纵隔淋巴结的完全廓清还有困难,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期并没有因为应用胸腔镜手术而改变。总之,胸腔镜手术和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都是微创治疗肺癌的新技术,这两种方法应用于肺癌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胸腔镜手术比较适合于较早期的选择性患者,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可满足完成各种肺癌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