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对晚期肝癌的治疗方法有肝动脉插管栓塞术(TAE)、动脉和门静脉注射疗法、经皮酒精注入疗法(PEIT)、温热疗法、免疫疗法、局部放射疗法及其相互组合等多种,但综合治疗是总趋势。如何选用合适的组合方法综合治疗具体的晚期病人是目前晚期肝癌治疗研究的主题。一、以TAE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TAE疗法的导管插入方法有:剖腹插管、经股动脉导向插入肝动脉等两种。临床应用的栓塞剂有:(1)明胶海绵(常用2~5mm碎块),在栓塞后2周左右溶解;(2)聚乙烯乙醇海绵(直径250~590μm),一般剂量一次100~200mg,为非水溶性栓塞剂;(3)  相似文献   

2.
转移性肝癌的经皮微波凝固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MLC)多较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肿瘤血管少,故不易期望取得TAE等经动脉疗法的效果,而又因其纤维成分多故亦难于采用经皮乙醇注射疗法(PEIT)治疗。以动脉注射贮存器注射抗癌药的肝动脉注射疗法可谓内科治疗的有效手段,但此非根治手段,管理上尚有若干繁琐问题,在应用期间有发生导管血栓形成之虑。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病人多伴有慢性肝损害。在对其进行包括肝切除术在内的治疗时,评价肝脏耐受侵袭的能力,即掌握肝功状况极为重要,必须根据肝功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HCC 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HCC 的治疗方法除肝切除术外,尚有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化疗、经皮酒精注射(PEIT)、免疫及放射疗法等。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498例肝癌术后病人调查的结果是(包括手术死亡者)1年生存率为83.1%、3年生存率57.2%、5年生存率40.6%。而且发现生存率有逐年提高之趋势,但可因肝功能状况、肿瘤的大小、手术方法不同而有明显差别。特别是系统的亚区域切除术的生存率好于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死亡率由1970年的11.5%至1985年降至0.9%。术前进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经对照研究术后2年以内存活率和复发率均未见差异。如果以TAE 治疗的次数为限度时,术前除个别病人外,对于其他病人均行 TAE 治疗,预测对术后生存率有良好的影响,并且,术后疗效多为显著。一般 TAE 治疗一次经一年之后,没有必要再施行 TAE 治疗。手术适应证应根据腹水情况、总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已有很长的历史。1930年Brooks 将肌肉碎片注入颈内动脉治疗颈动脉—海绵静脉窦瘘的患者取得成功。然而,由于早期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复杂,危险性较大,因此在Brooks 首创此法之后,一直未被广泛应用。1953年瑞典的Seldinger 氏应用经皮肤穿刺将导管置入动脉内进行血管造影技术,从而开创了介入性血管造影(Inter-ventional Angiography)的新纪元。选择性动脉造影,超选择性动脉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相继应用,为动脉栓塞疗法的临床应用开辟了道路。动脉栓塞疗法又称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imbolization,TAE)。1965年以来TAE 治疗取得成功的病例报告日益增多,而且从用于头颈部动静脉瘘和血管瘤,逐渐发展到咯血、消化道出血之止血,肝、肾、膀胱癌等的治疗;对于骨盆外伤性出血和四肢血管畸形、肿瘤乃至脾功能亢进都有肯定的疗效。本文参阅近年有关TAE 的文献报告,将TAE 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术后腹腔出血,主张急诊手术止血,但预后极为不良。最近,利用血管造影技术后,经皮插管止血疗法逐渐盛行。作者对11例术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腹腔内出血患者,施行了经皮插管出血动脉栓塞术(TAE),成功地控制了出血。对象:年龄39~78岁,平均63岁。男8例,女3例。其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例,结肠切除术后3例,全胃切除术后2例,子宫全切术后1例。手术后出血时间2~30天,平均20天,除子宫全切1例外,余均伴有感染。方法:先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后,把导管尖端插至血管出血部位处,超选择性施行TAE。栓塞剂有金属线圈、明胶海绵碎片。结果:11例共施行TAE15次,止血均获成功,循环功能改善。其中2例初次经导管注射加压素,但止血失败,后改用TAE,出血即刻停止。施行TAE后48小时,栓塞之血管无一再出血,有3例因其他“血管再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切除在肝细胞癌治疗上虽谓首选,但因该病并发肝硬化而肝功能受损及其多中心性发生的特征,不少乃属非外科切除适应病 列。对于这些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则宜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E)治疗。本疗法尤其对于进行性病例较之PEIT等姑息疗法更为有效,而其历史亦已非短。日本的TAE治疗由山田等于1984年首次报告以来,已有大量临床应用积累,其在肝细胞癌保守疗法中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加之随着最近以来以代表的血管造影用导管之改良、进步,血管造影摄像装置性能之提高,以及血管造影CT设备的普及,已开发出叶段乃至亚段栓塞的高精度新的栓塞技术,从而也提高了TAE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经皮注入乙醇疗法(PEI)治疗小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由于超声、X 线、CT 等的应用,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取得很大进步。在日本,80%的肝癌伴有肝硬化,所以为早期诊断,重点应为慢性肝功障碍者。实际上,定期反复的超声检查,多数2cm 以下的肝癌可得到诊断。但往往不能进行侵袭性的外科手术。即使施行切除术,短期内复发率也很高,所以理想的肝癌治疗最好是能保存肝功能,且抗肿瘤效果(肿瘤坏死效果)大的疗法。在日本,过去对不能手术病例多进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于是1982年作者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穿刺,经皮注入乙醇疗法(PEI),对多数小肝癌进行了治疗。目前正逐步成为小肝癌的首选疗法。而且最近对晚期型和复发病例也作为综合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着。  相似文献   

9.
对24例肝细胞癌行TAE(动脉插管栓塞)疗法后发现,9例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或高胆红素血症等肝功能不全征候(A组)。因此作者对未见肝功能不全征候的15例患者,在施行TAE疗法前,和进行18次(B组)肝储备机能和一般肝功能检查的做了比较。对施行TAE疗法出现肝功能不全征候的可能进行了预测。虽然两组间未见50gOGTT血糖曲线型和ICGRmax差别,但ICGRmax<0.3的3例均是A组病例,A组ICG  相似文献   

10.
近年,对肝细胞癌的治疗(动脉栓塞、经皮动脉化疗等)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转移性肝癌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本文报告用贮药器经肝动脉间歇释放药物,化疗72例肝恶性肿癌的疗效。对象与方法:肝脏各种恶性肿癌340例,其中肝细胞癌77例,胆管细胞癌13例,胃癌肝转移130例,结肠癌肝转移100例,其他20例。对72例(肝细胞癌13例,胆管细胞癌6例,肝转移性胃癌27例,肝转移性结肠癌18例,其他8例)行贮药器肝动脉间歇释放药物化疗。方法为54例经左锁骨下动脉,18例经胃十二指肠动将导管插入肝动脉,外接贮药器并埋入皮下。化疗  相似文献   

11.
动脉栓塞疗法(TAE)最早是由Doppman用金属球对脊髓动静脉畸形进行栓塞治疗的。之后,R(?)sch 在1972年用病人的凝血块对消化道出血行TAE 止血成功。1973年Lang 对肾癌病人行肾动脉TAE,并观察到癌肿出现坏死、缩小。至此以后,TAE 开始被应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歌山县立医大放射线科自1977年起对肝细胞癌进行了TAE 疗法,并陆续报  相似文献   

12.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一)溶石疗法属于胆汁酸制剂的鹅胆酸、熊脱氧胆酸作为胆石溶解剂用于临床,已有10年之久。前者300~600mg/日,后者500~600mg/日,口服。其适应证为:经排泄性胆囊造影胆囊能够显影;CT 检查无钙化,结石大小在15mm 以下(胆固醇结石)的病例。据报道,其有效率为40%左右。但须注意,采用上述疗法后,胆石虽可消失,然而复发病例占20%左右;如长期连续用此法治疗,还会带来肝功能障碍或导致胆囊癌的发生。(二)经皮经肝的非手术疗法1.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CD):1972年高田等开刨了图象下直达穿刺法,1977年幕内等发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法(US)后,使引流更易于进行。对于阻塞性黄疽或急性胆管炎病例是首选的疗法,效果良好。2.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此法系在扩张PTCD 的瘘孔后,将胆道镜直接插入胆管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之经皮局部疗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并发的肝硬化和其它多发性病变的关系 ,肝细胞癌 (HCC)的切除适应病例其实有限。加之即令完成了所谓根治切除 ,又因肝内微型转移或异时性的多中心性致癌 ,而在 5年之内高达 80 %的病例可见复发。因此 ,非外科疗法的开展余地是很大的。作为HCC的非外科疗法 ,经皮局部治疗之外还有肝动脉栓塞 (TAE)治疗和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等。但从局部的根治性这点而言 ,经皮局部疗法乃是最为确实的。由于其对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复发治疗容易等角度来看 ,本疗法也被认作是优选的治疗手段。一、经皮乙醇注射疗法 (PEIT)经皮局部疗法中 ,最早应…  相似文献   

14.
用止血海绵作为栓塞物的肝动脉栓塞术,已成为肝细胞癌的普通疗法。但有两个问题,第一,因损伤肝动脉,限制了操作次数,加上侧支循环发达,栓塞困难。第二,重度的肝功障碍或大的门脉内肿瘤栓子不能做栓塞术。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用病人自身凝血块作栓塞物(血栓),进行了新的尝试。肝动脉栓塞术的栓塞物从作用时间分为短、中、长三种。自身凝血块是作用时间短的栓子。作者为了区别与普通的TAE(经导管动脉栓塞)把此法称作为S-TAE(经导管短时间动脉栓塞)。S-TAE有以下方法。 A法:用血栓在肝动脉枪塞一定时间后,动脉注  相似文献   

15.
1.超选择肝动脉造影(HA)的基本手技通常多在HA 后施行肝动脉栓塞(TAE)等介入治疗,因此,导管必须越过胃十二指肠动脉(GD),从肝固有动脉(PH)向末梢插入。其基本模式分为3型,Ⅰ型最多见,是在腹腔动脉(CA)水平或稍向上分枝,肝总动脉(CH)从CA 水平稍偏上分枝的一种类型,如使用弯曲部分较短的肝动脉导管,能较容易地插入到CH。插入CH 后,将导丝从PH 插入到远端部,再插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肝细胞癌(HCC),除施行肝动脉栓塞疗法(TAE),酒精注射疗法外,还在施行肝切除治疗,欧美还进行肝移植。随着肝脏外科的进步,可以收集到相当多数量的HCC 肝切除病例,因此,有必要对HCC 治疗方法加以评价。外科治疗的评价包括,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术后死因及生存率。最近不论在哪家医疗部门手术死亡率都在不断降低,引人关注的是术后长期生存率。在此就这一问题论述作者们的疗效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肝癌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在肿瘤边缘残存的癌细胞常常再发,必须再次治疗。对其早期发现,用超声波断层法(US)无效,如不进行动态CT观察也不能确诊。用超声脉冲多普勒(PDUS)可检出肿瘤部位血流的再通,以此有可能进行早期诊断,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进行TAE后确认肿瘤血流断绝的肝细胞癌17例,21个肿瘤病灶。于TAE后定期用US、CT及CT造影对肿瘤病灶进行观察,在未怀疑再发时由主治医生选择时问进行血管造影(AG)和PDUS检查。各图象诊断以下列标准判定再发。US:肿瘤直径增大,进行性血管浸润;CT:碘化油周围低吸收区域扩大;AG:肿瘤血管增生。结果:AG、US、CT各检出再发病灶15个、4个、5个。用PDUS检查出的14个病灶是从肿瘤边缘部位发现的(动脉波动型3个,非动脉波动型1个,非波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对血管浸润性强,合并门静脉瘤栓率高。门静脉瘤栓是影响仔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诊断和治疗门静脉瘤栓在临床上有很重要意义。作者进行了经皮肝穿注射酒精治疗肝细胞癌门静脉瘤栓的尝试,证明有效,现报告如下。对象: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瘤栓3例。阻塞程度为2例Vp~2(前区枝、左枝脐部),1例Vp~3(左枝及门静脉主干)。2例Vp~2是在作肝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9.
肝癌分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两大类。其治疗方法可试用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等。原发性且病灶为多中心者,其疗效不满意。原发性肝癌患者几乎均在6个月内死亡。在日本,对肝细胞癌首先应用TAE(肝动脉栓塞)疗法,生存日数获得明显延长。为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近来试用温热疗法,因为肝脏组织比较均匀,且不含空气,是一个容易加温的脏器。临床上的问题是加温区由于机体血流冷却作用而变冷。TAE如能中止癌组织的血流,冷却作用就会下降。即使有深部肿瘤的肝细胞癌,应用RP诱导加温装置也可有效地加温。  相似文献   

20.
联合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与经皮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癌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部第三内科对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后行超声波引导下肝活体组织检查,并且联合应用经皮乙醇注射疗法(PEIT)的13例(男8,女5例)肝细胞癌进行了研究。肿瘤平均直径2.7cm,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