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长期趋势虽然并不能在所有的研究中得到一致结论[1-2],但个体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sexual precocity)在临床上似乎更为常见[3-4].然而,无论是青春发动时相的长期趋势,还是临床越来越多见的性早熟,都是人群中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量的积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带来儿童社会适应和情感障碍[5],增加了成年期疾病的风险和生殖系统肿瘤[6],影响了儿童性早熟的诊断、治疗[7],拓展了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8-9],深化了青春期生长发育研究设计和结果解释[10],扩大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的范围[11].为学校卫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学校卫生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契机.  相似文献   

2.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儿童出现生长加速的长期变化(secular change),青春发动时相明显提前,以至于部分国家开始对女童性早熟的诊断标准进行修改。个体的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可能会给儿童甚至其成人后带来许多健康问题,如较矮的成人身高和较大的BMI、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癌症等。这些无论在个体水平(儿童个体的治疗),还是在群体水平(远期疾病的发病风险、人群的药物试验和环境因素的风险评估)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长期趋势虽然并不能在所有的研究中得到一致结论^[1-2],但个体性早熟( precocious puberty, sexual precocity)在临床上似乎更为常见^[3-4]。然而,无论是青春发动时相的长期趋势,还是临床越来越多见的性早熟,都是人群中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儿童量的积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带来儿童社会适应和情感障碍^[5],增加了成年期疾病的风险和生殖系统肿瘤^[6],  相似文献   

4.
从胎儿期到儿童早期,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使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生长过快(巨大儿),出生后生长迟缓、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快,脂肪重积聚(adiposity rebound)时间早。儿童这些早期生长模式(growth pattern)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健康的关系已有较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早期生长模式也可能与青春发动时相(pubevy timing)提前有关,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心理病理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作为一个重要的发育里程碑,青春发动期(puberty)因其几乎同时出现的生物、社会和心理等方面一系列快速变化而显得尤为特殊:随着身体的成熟,个体必须适应社会准则要求的提高和社会期望的增加。这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对立违抗心理和行为,还包括个性和自我认同的重塑。Petersen和Taylor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adolescence)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关键时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其间人体的形态、功能、性征、内分泌以及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探讨儿童青少年的体脂含量及其分布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相关性,为研究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上旬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地区2所小学三四年级女生和四五年级男生及2所中学八九年级男女生共1 5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参与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成分对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结果 在1 527名受试者中177名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检出率为1 1.6%,女生为12.2%,男生为11.0%.参与者的上臂、肩胛及腹部皮褶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2±4.8,13.4±:6.3,14.6±6.6) mm,体脂及总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2.2±6.2,11.2±6.2) k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之后,上臂部皮褶厚度(OR=2.03,95%CI=1.26~3.27)、肩胛部皮褶厚度(OR=2.14,95%CI=1.32~ 3.46)、腹部皮褶厚度(OR=2.05,95%CI=1.26~3.31)、体脂含量(OR=1.88,95%CI=1.17~3.02)和总脂肪重(OR=2.08,95%CI=1.31~3.32)与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呈正相关;而男生肩胛部皮褶厚度(OR=1.90,95%CI=1.16~3.10)与其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呈正相关.结论 体脂含量过高及体脂分布与儿童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具有相关性,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相关的不良结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理与躯体健康、性行为、社 会与学业适应方面,其中性危险行为增多和(或)提前因影响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而备受重视。引入进 化论观点和青春期脑发育进程观点,有助于阐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之间的交互效 应,同时对早期预防和干预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青少年性及生殖健康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领 域,需要多学科的充分参与。中国应大力开拓实证研究,同时建立青少年性及生殖健康的研究队列及其干 预研究。积极推进和发展青少年健康服务措施和项目,如亲青服务、青少年积极发展规划,尤其是以学校 为基础的生活技能教育,将青少年性及生殖健康服务内容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健康研究应关注青春发动时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春期(adolescence)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关键时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其间人体的形态、功能、性征、内分泌以及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为青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的及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重庆市中小学的911名男女童组成青春发育队列,于青春早中期测量心理应激水平,并在1年后随访情绪行为问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所有对象青春早中期的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27.96±24.95)分,1年后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8.21±8.46)(6.21±5.87)和(37.90±24.68)分。女生在焦虑抑郁、退缩、身体不适、思想问题、内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和情绪行为检出率均高于男生(t/Z值分别为-6.38,-5.63,-6.06,-3.74,-6.80,-5.47,χ2值分别为15.88,12.01,3.92,6.64,24.67,15.88,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量表得分与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检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水平对随后1年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测作用,为早期识别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8年4月从重庆市4所中小学通过立意抽样招募1 046名五至八年级中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心理应激水平;于2018年10月收集健康危险行为自我报告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不合理运动(62.05%)、偏食行为(24.76%)、打架(21.03%)、自杀意念(17.02%)、离家出走意念(9.85%)、情绪不良(8.80%)、吸烟(4.21%)、喝酒(3.73%)、赌博(3.63%)、网络成瘾(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心理应激与打架(OR=1.02,95%CI=1.01~1.03)、自杀意念(OR=1.02,95%CI=1.01~1.03)、情绪不良(OR=1.02,95%CI=1.01~1.03)、离家出走意念(OR=1.02,95%CI=1.01~1.03)、不合理运动(OR=1.01,95%CI=1.00~1.02)、吸烟(OR=1.02,95%CI=1.00~1.03)、网络成瘾(OR=1.02,95%CI=1.00~1.03)、偏食(OR=1.01,95%CI=1.01~1.02)和赌博行为(OR=1.02,95%CI=1.01~1.04)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以不合理运动和偏食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状况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银川地区9~17岁城市女童青春发动状况以及发动时相提前与肥胖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教育和控制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取银川市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各2所,小学四~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高中一至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女生共1 265名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女童乳房发育、阴毛发育、月经来潮的平均年龄分别为9.25,11.23,12.23岁。9~17岁女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是8.1%,5.1%。11~14岁组女童的月经来潮组与未来潮组的体重、腰围、臀围和BMI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组女童超重、肥胖率为12.9%和6.3%,BMI值明显高于青春发动时相正常和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银川城市女童青春发育进程符合儿童青春发育顺序规律,女童肥胖超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 2014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和沈阳市各2所小学在校2~3年级女生、3~4年级男生和各2所中学在校7~8年级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体力活动、户外活动时间、视频时间、青春发育量表(PDS)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单因素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 253名学生,其中518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情绪因子、品行因子、多动/注意缺陷、同伴交往因子、亲社会行为和客观困难异常检出人数(率)分别为269 (8.3%)、297(9.1%)、 211(6.5%)、534(16.4%)、299(9.2%)和448(13.8%)。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女生品行异常(OR=2.260,95%CI:1.322~3.863)和多动/注意缺陷(OR=1.980,95%CI:1.111~3.527)的危险因素,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男生客观困难异常的危险因素(OR=1.449,95%CI:1.018~2.063)。结论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会增加女生品行异常和多动/注意缺陷的风险,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男生客观困难异常风险增加,青少年心理行为干预应考虑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蚌埠市青少年超重肥胖、青春发动时相和进食障碍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为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在蚌埠市方便抽取2所九年制学校,从五至八年级随机抽取683名学生,采用青春发育量表(PDS)和进食障碍量表(EDI-C)的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分析超重肥胖、青春发动时相与进食障碍的关系。结果 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女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率、瘦身倾向得分、体型不满得分和进食障碍总分高于男生(χ2/t值分别为28.69,57.99,3.47,2.59,3.30,P值均<0.05);不同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率、贪食得分和进食障碍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F值分别为28.39,5.11,3.95,P值均<0.01)。超重肥胖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进食障碍之间呈正相关,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进食障碍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17,0.14,P值均<0.01)。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在超重肥胖与进食障碍之间起的部分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14.25%。结论 青少年超重肥胖与进食障碍相关,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在超...  相似文献   

15.
<正>童年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证实,童年期应激对一系列健康结果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包括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健康行为和死亡风险[1]。约有一半的青少年至少经历过1种类型的童年期应激事件[2]。童年经历虐待、忽视或其他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患抑郁症呈正相关[3];儿童期不良经历越多,外周血中部分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越高[4]。大量研究阐述了5-羟色胺转运蛋白(5-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5-HTT)、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ene,NR3C1)、FK506结合蛋白5 (FK506 binding protein5,FKBP5)等候选基因甲基化的改变、早期不良经历、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童年期应激可以导致候选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改变,进而增加青少年乃至成人期抑郁、自杀等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月月  刘琴  黄欣  杨博  方波  盛露露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6):830-832+836
目的探究儿童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及抑郁症状水平的预测作用,为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象来自重庆市区4所小学998名男女童组成的青春发育队列,青春早期测量其心理应激水平,并在4年后随访其焦虑及抑郁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对焦虑和抑郁水平的影响。结果被试者青春早期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34.79±24.78)分,4年后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分别为(11.20±10.89)(12.06±6.69)分,检出率分别为14.03%和15.63%。女童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男童(t值分别为51.58,5.48,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和自觉父母关系状况不同的儿童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4,7.38,10.4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女童(β=4.38)、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13)、年龄越大(β=0.89),其4年后焦虑水平越高;儿童青春早期应激水平越高(β=0.05)、年龄越大(β=0.57)、自觉父母关系越差(β=1.19)、母亲文化程度越低(β=-1.00),其抑郁水平越高(P值均<0.05)。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纵向中介模型探究应激性生活事件作为中介变量时,睡眠时型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情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2022年3月(T1)和10月(T2),以慕尼黑睡眠时型问卷(MCT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为调查工具,对四川眉山某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1 251名中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共收集到2个时点的睡眠时型、应激性生活事件、抑郁情绪数据。结果 在T1时青少年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5%,在T2时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7.0%;在同一时间点,睡眠时型、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抑郁情绪之间均呈正相关(r=0.06~0.69,P值均<0.05)。交叉滞后模型结果显示,早期的睡眠时型可以预测后期的抑郁情绪(β=0.53,P<0.05),早期的抑郁情绪也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睡眠时型(β=0.01,P<0.01);纵向中介模型分析表明,T1睡眠时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T2抑郁情绪(直接效应值为1.421,95%CI=0.985~1.858),还可以通过T2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中介作用影响T2抑郁情绪(间接效应值为1.268,95%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青少年慢性心理社会应激暴露对BMI变化的影响。方法 2011年9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区10所中学对初一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青春期发育等级、父母肥胖程度和心理社会应激程度等信息,采用青少年多维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MLERQ)作为心理社会应激暴露测定,该量表包括家庭生活事件、学校生活事件、同伴关系、两性关系及健康成长5个维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应激对随访BMI变化的影响,使用交互分析检验基线BMI和应激对BMI改变的交互作用。结果 基线调查共获得5 473(男性2 841,女性2 632)名中学生完整数据。2013年9月获取第二轮体格检查数据,队列研究共获得4 316(男性2 171,女性2 145)名学生完整数据,失访1 157人。 随访研究表明基线超重/肥胖的女性青少年基线应激总分和随访BMI-Z分增加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在控制了年龄、青春发育等级、父母亲肥胖程度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协变量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无论在体重正常或超重/肥胖组,基线应激总分和随访BMI-Z分变化相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理社会应激暴露可导致青春期超重/肥胖女性BMI增加。提示女性超重/肥胖青少年为慢性心理社会应激致体重增加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