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巨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崔保刚患者男,33岁。间歇性腹胀、便秘、尿频4年,偶有排尿困难,近几个月症状加重。B超探及盆腔内一13.5cm×13.8cm×16.8cm的实性为主的肿块,中央见一透声区,内有多个小强回声灶后伴声影,彩超见肿块内血供丰富。腹... 相似文献
2.
血管外皮细胞瘤较为少见,是一种起源于小血管外皮细胞的潜在恶性肿瘤。好发于大腿、盆腔和后腹膜的软组织内,很少发生于肺组织。据文献报道发生于肺组织内的血管外皮细胞瘤不超过100例。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一例肺原发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报告如下,并作文献复习。病例患者,男,34岁。因阵发性咳嗽伴痰中带血丝,突发咯血30ml入院。胸片及CT示左肺上叶后段46mm×47mm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尚均匀,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无钙化及空洞(图1、2)。痰找脱落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支气管腔内新生物,CT引导下肿块穿刺活… 相似文献
3.
4.
肝脏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非常少见,其CT表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42岁。无诱因上腹部隐痛伴食欲不振1月就诊。查体:腹部平软,肝脏剑突下3cm,有压痛及叩击痛,脾脏不大。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乙肝五项指标(一),AFP(一)。CT扫描:左肝部分呈球形增大,内见7.5cm×7.5cm低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CT值27~35HU,境界清楚(图1)。增强扫描初期肿块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延迟增强扫描肿块内强化向中心推…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40岁.左腰部疼痛2个月余,加重2周,疼痛呈持续性.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格检查: 左腰部稍隆起,左上腹可触及一约12cm×12cm肿块,光滑,有压痛,左肾区叩痛明显,左季肋点压痛.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B型超声示左肾正常形态消失,呈巨大囊实混合性包块,左肾动脉完全消失.CT检查: 平扫示左肾正常形态消失,左肾中下极巨大囊实混合性肿块,约11cm×12cm×15cm,有包膜,肿块以囊性为主,CT值约19.8Hu,前壁及侧壁可见不规则实质结节,CT值41.4Hu(图1),增强扫描示壁结节增强,CT值51.6Hu,左肾残余正常实质增强程度较对侧低.脾动脉受压向上推移(图2).延迟扫描示肿块包膜稍有增强,实质部分明显增强,CT值53.2Hu(图3).CT诊断: 左肾囊实性肿瘤,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6.
7.
腹膜后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潘杰赵荣国左世和患者男,30岁。体检发现右上腹肿物,增长迅速。体检:血压和心率正常。右腹可触及一巨大肿物,光滑,质软,活动度差。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正常。影像检查:CT示右腹膜后肝肾之间巨大卵圆形肿物,前及腹前壁,上及肝右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例。4例均行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CT扫描。结果: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分别位于前、中颅窝、右侧桥小脑角区及右顶部各1例,均呈明显分叶状。T1WI示肿瘤呈高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示肿瘤呈等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高度增强,其中4例肿瘤周边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带,3例见流空血管影,1例肿块内见坏死囊变灶、1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1例见幕上轻度脑积水。CT平扫示肿瘤呈高密度,未见瘤内钙化、邻近颅骨骨质增生及脑膜尾征等脑膜瘤常见征象。结论:MRI及CT表现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9.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来自血管外皮细胞的肿瘤,发生在副鼻窦的血管外皮细胞瘤更是罕见,我们收治3例报告如下。1病例病例1:男性,50岁,工人。病史为右鼻阻及流浓血性涕1a,此间后期出现右面颊部肿胀及牙痛。行76┼齿拔除时发现创面处有肉芽组织脱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8岁。因左侧鼻塞不适5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后自行从鼻腔内拽出息肉状组织,未行任何治疗。近1个月左侧鼻塞症状加重,逐渐为持续性,涕不多,偶有黄色脓性涕,伴有头痛,以前额部为主,并伴嗅觉减退。于当地医院取鼻腔组织活检诊断为鼻腔血管外皮瘤,考虑有恶变可能。查体:左侧鼻腔可见灰白色肿物,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4岁,因头痛,头晕1月进行性加重伴非喷射状哎吐5d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提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2.
刘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5):338-340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的少见肿瘤。肿瘤常发生在软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则罕见发生。虽然影像学表现非常类似于脑膜瘤,但在组织病理分类上为单独一类。 相似文献
13.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CT、MRI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经CT和MRI诊断为脑膜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外皮细胞瘤12例,年龄34 ̄58岁。CT检查7例,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MRI检查12例,采用SE序列增强前、后扫描。结果:12例肿瘤全部发生在颅内脑外,7例CT平扫呈低等混合密度2例,呈等高混合密度5例;增强后扫描呈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骨窗显示病灶局部侵蚀性骨质破坏4例。MRI平扫,T1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T2WI呈不均匀等高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12例中7例显示脑膜尾征;增强后扫描1 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性表现:分叶状、丰富的血管流空、肿瘤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无肿瘤内钙化和骨质增生、局部颅骨呈溶骨性破坏。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后腹膜巨大脂肪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9岁。右中外腹胀痛伴胸闷4天。体检:右中外腹可扪及15mm×18mm×30mm的肿块,质软,表面光滑,可活动。B超:右肾后方10.2cm×6.9cm×8.6cm的混合回声区,边界清;左肝后方,右肾的右侧显示13.2cm×9.6cm×15.1cm不均质性较高回声区,周界尚清,两包块相连。结论:(1)右上中腹不均质包块(肿瘤);(2)腹腔积液。CT检查:右侧后腹膜腔内可见一大小为15cm×12.5cm×33cm的巨大占位性病变,呈等低混合密度,实质部分CT值为51.2HU,低密度CT值为-52.8HU~-84.2HU,其内可见多处分隔,边界清,肝、肾、胰腺等受压向上向…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表现特征.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S表现,其中MRI检查7例,MRS检查4例. 结果:7例中,肿块呈多分叶状6例,MRI平扫中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1例合并出血肿块内夹杂高信号灶,T2WI上2例呈等信号,4例呈等高混杂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5个肿块内及周边均可见多发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3例)或不均匀(4例)增强.4例MRS均表现为Cho明显升高及明显高耸Lip峰,NAA明显降低或消失,2例MI峰明显增高,未见Ala峰和Glx峰.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表现有助于与脑膜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2 2岁。无意识发现上腹部膨隆 1年 ,2天前腹部胀痛不适。查体 :上腹部膨隆 ,扪及约 40cm×2 5cm的包块 ,质硬、光滑 ,界限清楚 ,无压痛和反跳痛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示肝门及中上腹部一约 40cm× 2 5cm的囊性低密度肿块 ,内有长脂 液平面 ,CT值 -71.6~2 .3HU ,囊壁较薄 ;肿块自肝门向上生长导致肝左、右叶受压分开 ,肿块下缘到达脐部 ,肿块前缘直达前腹壁 ;胃、胰腺及周围肠管均明显被推压向左移位。此肿块的后方相当于右肾上腺区可见约 8cm× 5cm的低密度为主的圆形包块 ,C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