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纳豆激酶缓释片的制备及药物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纳豆激酶缓释片并研究其体外释药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纳豆激酶缓释片,研究了不同骨架材料、HPMC用量、PVP用量、不同稀释剂、MCC用量对纳豆激酶缓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骨架材料和稀释剂的种类对药物释放有明显影响,释药速率随着HPMC和PVP用量的增加而减慢,而MCC用量的增加可加快药物的释放。结论:以HPMC与PVP作为混合骨架材料、MCC作为稀释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HPMC,PVP和MCC的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释放性能的硝苯地平(NF)缓释片。方法将NF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再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成缓释片,对固体分散体载体及骨架材料用量进行考察。结果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的增加NF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加快,所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放缓慢、完全。结论固体分散技术可用于难溶性药物NF缓释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茶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初步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茶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初步稳定性。方法:以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颗粒法制备茶碱缓释片,考察了HPMC用量、HPMC黏度及释放介质pH值对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以及光照、高温及高湿度对茶碱缓释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HPMC用量和黏度显著影响茶碱释药速率,释放介质pH值对茶碱释药速率影响较小。光照、高温及高湿度不影响茶碱缓释片的含量及释放度。结论:通过使用合适黏度的HPMC及调节HPMC用量可获得具有理想释药行为的茶碱缓释片,且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尼群地平(nitrendipine)缓释片的制备,以及考察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制备尼群地平-聚维酮(PVP)固体分散体,将此固体分散体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制成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并对PVP用量、HPMC用量和释放介质等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PMC与PVP用量及其释放介质对药物释放行为影响显著,通过调节处方用量比例获得满意的释放效果,其体外释药过程符合零级药动学方程。结论:该法制备的尼群地平缓释片,其体外释药平稳、累积释放率高。  相似文献   

5.
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处方、工艺以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解析其机理。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采用湿颗粒压片法制备奥沙西罗亲水凝胶骨架片,考察HPMC用量、HPMC黏度、EC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释放介质及转速对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奥沙西罗骨架片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释放机制是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的综合效应;HPMC用量与黏度、阻滞剂用量、制备方法、压片压力对释放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及转速对释放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调整处方HPMC用量可制得12 h给药1次的骨架缓释片。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缓释片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制备辛伐他汀凝胶骨架缓释片,对影响药物释放的因素进行考查。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应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缓释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考察了HPMC规格、用量及其它辅料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及处方和制备方法的验证。结果辛伐他汀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受HPMC规格、HPMC用量、粘合剂种类的影响,选择HPMC(K15M)为骨架材料,其与主药质量比为1.5∶1,所制缓释片能持续释药12 h,批间重现性良好。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昔莫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莫司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将阿昔莫司制成凝胶骨架型缓释片,考察HPMC种类及用量、填充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阿昔莫司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HPMC的种类、用量和片剂表面积对阿昔莫司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填充剂的种类及制备工艺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篮法、桨法及转速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阿昔莫司缓释片的释放机制为非纯Fickian扩散(non—Fickian)机制,即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机制起主要支配作用。结论:用高黏度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片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五加生化缓释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处方;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五加生化缓释片,并对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体外释放效果考察。结果最优处方为HPMC K100M为骨架材料,70%乙醇为黏合剂,MCC为填充剂用量40 mg,淀粉为填充剂用量50 mg,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五加生化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较好,HPMC的规格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最大。结论本法制备的缓释片比普通片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片剂外观及可压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水飞蓟素固体分散缓释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水飞蓟素固体分散缓释胶囊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通过比较溶出与增溶效果确定固体分散的载体材料及其与药物的比例。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材料,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并考察制剂体外释放度。结果:载体材料为泊洛沙姆,与药物的比例为3:1;正交设计获最优处方为A3B2C1,即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为HPMC(K15M),用量为20%,微晶纤维素与固体分散体的比例为1:3。结论:该方法制得的固体分散缓释胶囊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与缓释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鱼腥草素钠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分别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联合应用HPMC与乙基纤维素(EC)作为骨架材料制备鱼腥草素钠缓释片,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HPMC黏度及用量、EC用量对药物的释放有较大影响,填充剂对药物的释放几乎无影响。缓释片释药结果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所制备的鱼腥草素钠缓释片缓释性能良好,其释放机制为非Fick’s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分别考察HPMC黏度、用量、黏合剂、溶出装置等因素对缓释片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HPMC黏度及用量的增加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释药减慢,黏合剂种类对释药速率无明显影响,在释放过程中桨法较篮法更容易促进药物释放。结论:通过调节各成分比例,可使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具有满意的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连栋  罗兆亮  董珊红  李莉 《中国药房》2009,(34):2684-2686
目的:优选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材料,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体外累积释药率相关指标为评价指标,以处方中HPMC的用量、乳糖用量、乙基纤维素(EC)的浓度为因素进行处方的优化。对优化后处方所制制剂进行体外释药性验证试验及影响因素(高温、强光、高湿)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30mg、乳糖50mg、EC浓度8%。制剂8h累积释药率达70%以上,影响因素试验中除高湿条件外制剂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优化所得氢溴酸右美沙芬缓释片处方可行。  相似文献   

13.
江东波  马晓鹂  黄冬  蔡伟明 《中国药房》2009,(13):1005-1007
目的:制备盐酸氯米帕明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乳糖、可压性淀粉在处方中的含量为因素,体外释放度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制备制剂,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结果:筛选最优处方为HPMC45mg、乳糖35mg、可压性淀粉40mg。所制制剂可持续24h释药,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放模型。结论:所制缓释片的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盐酸地尔硫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凝胶骨架材料 ,以淀粉 糊精混合物及乳糖为填充剂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 ,制备了盐酸地尔硫缓释片 ,并对其释放度进行了测定 .所制备的缓释片在释放 90 %之前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片剂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及稀释剂的种类与含量对药物的释放速度有较大影响 ,而压片力对药物的释放速度无明显影响 .改变缓释片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含量及稀释剂的种类可改变药物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米诺环素亲水凝胶型缓释骨架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缓释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释放度,同时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不同规格、用量以及不同释药条件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所制制剂为黄色片剂,检查项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试验确定了以HPMCK100为缓释骨架材料,处方用量为32%;不同释放介质与释放装置对药物的释放均有显著影响。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准确易行,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甲硝唑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规格、HPMC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筛选甲硝唑缓释片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的规格为K4M、HPMC 20%、乳糖10%;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12 h。结论甲硝唑缓释片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夏松柏  朱静  陈雪梅 《中国药师》2013,(12):1862-1865
目的: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剐考察了HPMC、乳糖用量对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释放速率的影响;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处方的最佳组成和比例。结果: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的释放速度随处方中HPMC含量增加而减慢,随乳糖用量增多而加快;释放介质对马来酸氟吡汀的释放速率也有明显影响,而释放度测定方法、转速对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品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制备的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显示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属于零级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