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宏武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31-3431
目的:探讨传统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伤口疼痛、吞咽不适、切口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相较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切口更小,出血量更少,还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易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上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9-2010年收治的患者40例采取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为对照组,将2011-2012年收治的患者40例采取小口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为治疗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切口更小,平均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损伤小,更安全,手术并发症较低,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手术。结果:治疗组手术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的手术时间与切除的甲状腺重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治疗单侧甲状腺结节具有出血少,切口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就诊于某院的6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和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大切口手术方法切除甲状腺瘤,观察组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的失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瘢痕,有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2.51±18.46)min、术中出血量(24.97±2.58)m L和并发症发生率(8.7%)均<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96-198
目的研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8月本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5例。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227-229
目的探究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甲状腺侧叶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P<0.05)。结论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哪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更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选择小切口的切除术,对照组选择传统切除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上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小切口的切除手术,不仅创伤小,安全性高而且术后的并发症也较少.  相似文献   

11.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81-182
目的观察研究低位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84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切除手术组)42例和观察组(低位小切口手术组)42例,然后将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美观程度模拟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美观程度模拟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较佳,美观程度也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郭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83-484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0年所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随机分为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的是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治疗,对照组进行的是传统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治疗,并且及时的记录了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了两组的患者手术的时间、切口的长度和深度、出血量、复发情况,得出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具有方法简单、患者伤口浅及流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记录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总体健康、精力、精神活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结节应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运用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肠梗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出血以及腹腔感染。结论临床应用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恢复时间短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在基层医院容易施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6例应用小切口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出血量、喉返神经误伤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切除,研究组实施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7例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腹部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行阑尾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腹部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快,瘢痕较小且美观,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70例需要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以往的方法进行普通的手术,康复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可行性对比。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75例患者出院初期效果良好,1年后1例复发,手术时间为(81.2±22.5)min,引流量(32.4±13.9)ml,术中出血量(25.1±13.2)ml,住院时间为(7.9±2.4)d;对照组75例患者全部康复,手术时间为(109.0±21.9)min,引流量(22.6±13.2)ml,术中出血量(19.9±9.8)ml,住院时间为(4.9±1.2)d。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对照组除手术时间较长外,其他数据均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恢复快,不需特殊器械及设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56例,均经临床确诊,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χ2=7.7922,P=0.0052)。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切口长度,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