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骨槽风,是口腔科常见病。发于耳前腮颊,漫肿坚硬,张口、咀嚼不利,防碍饮食,日久可以溃脓,溃后较难愈合。余用骨槽散肿汤治疗本病,屡获良效。方药:生石膏30克,川雅连5克,白芷、葛根、炙姜蚕各10克,升麻、甘草,炮山甲各6克,细辛3克。本方适用于本病初期。若有化脓之势,方中去葛根、细辛,加银花20克,连翘15克。若脓成,宜切开排脓。每日用淡盐开水漱口。体会:本病患部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处,由胃中积热循经上炎,与  相似文献   

2.
竹节参名称及基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民间药草》是竹节参一名的最早来源,但药用记载应是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民间作竹节参药用的植物主要是竹节参(大叶三七)PanaxjaponicumC.A.Mey.及其三个变种:羽叶三七Panax japonicusC.A.Mey.var.bipinnatifidus(Seem.)C.Y.Wu et Feng、秀丽假人参(扣子七)Panax japonicusC.A.Mey.var.major(Burk.)C.Y.Wu et K.M.Feng.、狭叶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angustifolius(burk.)Cheng et Chu.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中竹节参基原为竹节参Panax japonicumC.A.Mey.的规定不一致。建议加强药化、药效学研究,为归并提供依据,并为竹节参种质提纯和选育遗传稳定的竹节参栽培种。  相似文献   

3.
大黄素基原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大黄素在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和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白矾(Alumen)主要含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产于浙江、安徽、甘肃、湖北、山西等地。药材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白色、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1]。硬度2.0~2.5,相对密度为1.757,以无色透明、不夹石块者为佳[2]。性寒,味酸涩,归肺、脾、肝、大肠经,具有祛痰、燥湿、止血、止泻功效[3]。为澄清矿物药白矾的品种,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笔者通过查阅古今医药典籍并结合现代研究对白矾的基原进行了考证,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七转录组测序结果,选择萜类代谢骨架上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GGPPS),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全长1 203 bp的cDNA序列,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035 bp,命名为PnGGPPS,GeneBank登录号为KM486564,PnGGPPS基因全长2 370 bp,包含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该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等植物GGPPS的同源性达到73%以上,具有富天冬氨酸区等多个结构域,属于类异戊二烯合成酶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nGGPPS在一至三年生三七的根、茎、叶和三年生的花等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三年生叶中具有显著水平的高表达量,暗示其既具有调节三七生长发育的基本功能,也与三七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叶绿体的发育、阴生适应性,以及品质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骨槽风治验     
陈××,男,27岁。1985年3月3日诊。一周前初起牙痛,经服止痛片及抗生素等无效。三日后,牙关紧闭,腮项肿胀,疼痛拒按,口热气臭,汤水难下,撬开牙关才能稍进流汁。  相似文献   

7.
骨槽风治验     
蒋艺芹 《新中医》1991,23(7):17-17
康××,女,66岁,农民。1989年12月10日初诊。素有牙痛史,两月前偶感右侧耳前腮颊  相似文献   

8.
骨槽风治验     
朱××,男,44岁。1964年4月13日诊。前三日恶寒发热,遍身酸楚,左下腮颊微肿疼痛,经医用复方氨基比林、青霉素等药治疗,寒热略减,肿痛未减。转医投仙方活命饮,肿痛益增。刻诊:发热、微恶寒,左下腮颊漫肿无头,皮色白,  相似文献   

9.
骨槽风治验     
李××,女,工人,53岁。1996年11月23日就诊。主诉:阵发性牙关不利20余年。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牙痛,当时经治疗后好转,此后每当受寒后即出现耳前肿痛,牙关不利,严重时不能张嘴,经静点消炎药后,症状方能消失。近几年发作次数频繁,先后曾服中西药无数,但仅一时取效,不能彻底根治。病人痛苦不堪,百般无奈,求治于余。诊时,耳前微肿,张口时疼痛加剧。查:颌下淋巴结肿大,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紧。诊为骨槽风(风寒型)。取双侧颊车穴,予以隔姜灸,每穴灸三壮,每日2次,治疗1周,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按语:此患者因外感风寒,当时未能及时驱之外出…  相似文献   

10.
骨槽风治验     
史洛根  史巧英 《新中医》1992,24(9):20-21
例一:张××,男,28岁,洛阳市郊区农民,门诊号:04716,1983年3月1日初诊。3年前面颊右侧下大牙疼,继而引起右侧面颊肿疼,发热。后将牙拔除,面仍肿疼。曾肌注青、链霉素,口服土霉素、螺旋霉素片及外贴  相似文献   

11.
骨槽风一名穿腮毒,患于腮颊部的牙床之间.由于罹患后,常历久不愈,或愈后易致面部残损之故,更属外科重症之一.古人对本疾患的致病之因,大致可分为二:一、如陈实功曰:"得于郁怒伤肝,致筋骨强急;思虑伤脾,致肌肉腐烂;膏梁厚味,致脓多臭秽."高锦庭曰:"忧愁思虑,惊恐悲伤,以致气血凝滞,或由风寒袭入,筋骨邪毒交生."高梅溪曰:"太阳受病,结于大肠之间,邪毒交生,灌于经络之内."综上所述,有为七情郁结,肝脾受伤,以致筋骨紧急,肌肉腐  相似文献   

12.
截基盾蕨的繁殖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扩大濒危植物截基盾蕨的资源。方法:采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截基盾蕨。结果:1/2草本灰+1/2河砂+1份过筛腐殖土+1份过筛园土混合基质是截基盾蕨孢子繁殖的良好基质,在无直射阳光而散射光充足和温度18℃~24℃条件下,15d~17d可萌发,30d见到原叶体,4个月长了幼孢子体,1年进行幼孢子体移栽,获得大量种苗,经过良好精心管理,3年便可成株,产生孢子。结论: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是一种经济、实用能快速获得大量幼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梅花鹿胎的基源进行了考证,详细描述了药材性状,分别测定了胎中鹿、胎水、子宫及胎盘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18种氨基酸、22种微量元素、3种维生素和2种激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夏某某,女,76岁,农家妇女,1996年7月16日初诊。患者右面颊部溃疡流脓水一年余,经西医抗生素治疗鲜效而求余诊治。刻诊:面部溃疡,肉腐脓漏,流水,疮面污晦,脓水奇臭无比,探针探之,有一位置与颊肌平行瘘管,约15cm。近月来渐消瘦,纳少,神疲,头晕,足肿,面萎黄,舌淡苔白,脉沉而细。遂用家传秘方二骨散,鲜地骨皮晒干研末,生炒各半外搽患处,日2次。内服处方:麻黄、炙甘草各10g,白芥子、鹿角胶(烊化)各12g,熟地、当归各20g,炮姜6g,肉桂3g,黄芪、公英各30g。水煎服,日1剂。经上法治疗5天后疮口收敛,不流脓水,瘘管渐平。效不更方,继续治疗半月,…  相似文献   

15.
16.
<正> 目前,大部分医院及药店,粉碎药物用的都是脚蹬碾槽,其劳动强度大、功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我院自行改制了一台电动碾  相似文献   

17.
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炮制质量,笔者根据20多年来的实践炮制经验,用电动碾槽试用于多种药物的炮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一、矿物类、贝壳类药物的粉碎:此类  相似文献   

18.
查阅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研究不同时期连翘药用植物的使用及其功效的演变情况。研究表明,连翘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归于下品。从本草著作有关连翘药用植物的描述来看,唐代以前所用的连翘大多为藤黄科植物湖南连翘及同属的多种植物,从宋代开始,木犀科植物连翘进入药用,并逐渐取代藤黄科植物湖南连翘及其同属植物,成为药用连翘的主要植物,至今仍在沿用。功效方面,历代本草记载连翘均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实热诸证,但治疗部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药材枳壳基原植物种类及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枳壳的基原植物来源复杂,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为厘清药材标准收载与商品流通使用的枳壳基原植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规律,该研究收集查找了国家和地方药材标准,调查了枳壳产地和商品流通使用情况,分析研究枳壳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规律。结果《中国药典》及浙江、云南、贵州等6个地方标准收载枳壳基原植物共10种(含栽培变种,下同)。实际商品有川枳壳、湘枳壳、江枳壳、衢枳壳、苏枳壳和温枳壳6大类,主要基原植物达19种。共有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金衢盆地及其周边丘陵四大产区,均位于东经104°—121°,北纬27°—31°。枳壳实际商品与标准收载基原有一定区别,建议将质量优良的传统主流品种收载进入《中国药典》,质次的淘汰出《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20.
药用朱砂的基源考证及实地调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证药用朱砂的基源、炮制、矿种等,比较药用朱砂的古今质量差异,调查朱砂的生产现状。方法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结果药用朱砂为天然朱砂;灵砂、银朱为人工朱砂,药性及适应症均不同于天然朱砂,不同的HgS晶型可能是导致朱砂与人工朱砂药性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人工朱砂不能与药用朱砂混用。明确产地和炮制方法是保证药用朱砂安全应用的有效手段。结论古今所用的药用朱砂来源基本一致,朱砂矿伴生矿物较复杂,Pb等伴生元素及矿石中可能夹杂铁是造成药用朱砂毒性和使用前需要吸尽铁杂质及炮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