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使相当一部分患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目前多数学主张脑卒中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故对脑卒中患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的致残可使大约75%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15%的患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给家庭及社会带采沉重的负担,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进行康复治疗,探讨了偏瘫患的康复训练,以致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致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病人对所患疾病了解甚少,导致其生活质量不高,为使脑卒中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社区老年人群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该队列的基线调查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19年8月,收集了包括队列成员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史和家族史、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信息。根据自我报告有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或脑卒中将全部队列成员分为4组: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共患组以及对照组(无冠心病及脑卒中)。对这4组对象的基本信息、共患其他疾病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睡眠状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 94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纳入队列研究,其中冠心病单患组2 050名、脑卒中单患组724名、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269名、对照组14 905名。4组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70.4±6.2)岁、(71.8±7.1)岁、(73.2±7.0)岁和(68.3±5.9)岁。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血压(76.6%)、高脂血症(38.3%)、糖尿病(26.0%)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74.2%、26.8%和25.8%)、冠心病单...  相似文献   

5.
蔡蓉  胡红梅 《中华医护杂志》2006,3(6):559-559,57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接受内科常规相应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实施早期患肢功能锻炼。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15d后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x^2=18.250)。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化版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02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症状者45例,发生率为4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OR=5.876,95%CI 1.204~17.345)、配偶(OR=8.637,95%CI 1.307~22.346)、医疗付费方式(OR=6.849,95%CI 1.690~28.304)是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3.182+0.027X2+0.039X3+0.012X4+0.029X5-0.049X6,配偶、受教育程度、月收入、付费方式和抑郁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学历、配偶、医疗付费方式是脑卒中患并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配偶健在、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高、非自费的付费方式能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而抑郁程度越严重越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7.
樊富荣  李朵 《甘肃医药》2009,28(3):180-182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头号杀手,其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5%,每年有数百万人新患脑卒中和再度复发,并有1/4患者发生死亡。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涉及缺血一再灌注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及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汕头地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南登昆等编制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伴发抑郁及非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③结果 汕头地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9.0%。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生活质量的5个方面均低于无抑郁伴发的患者。④结论 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生活质量明显低于非抑郁症患者,应积极给予抗抑郁药治疗和心理治疗,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尽管现在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把患从死亡线上拉回,但残疾后遗症成了脑卒中患康复期的关键性问题。这不仅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患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对脑卒中患采取了系统康复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种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现况研究法,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自评表(SIS)对164例脑出血、脑梗死患者进行卒中后2w和6个月2个时间段的调查,采用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患病2w时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5个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6个月时,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和躯体功能评分优于脑梗死患者。患病2w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5个领域评分比较,除了情绪情感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评分6个月时均优于2w。结论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与脑卒中的病因学联系。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人应用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问卷测查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与正常组对照,脑卒中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t=10.17,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t=3.83,P〈0.01);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脑卒中组在焦虑,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5~11.56,P〈0.05~0.01);生活方式方面,脑卒中组在饮食不良习惯、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无规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62~17.37,P〈0.05~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差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步行及平衡功能训练,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患肢功能,采用改...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我科对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预防性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入院脑卒中清醒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是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迄今,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前3位,仅次于冠心病 。脑卒中患有各种各样的损伤,常可致程度不同的残障和后遗症。而这种残障不仅仅是身体的残障,还包括精神、社会心理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的生存质量。为了解脑卒中患健康教育的需求,2005年1月~2005年4月,我们对新入院118例脑卒中清醒患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龙立君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55-355,35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治疗和基础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锻练于2d进行,30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明确优于对照组p〈0.05(x^2=6.4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锻练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更早、更好的恢复患肢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专业康复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自行康复,研究组采用专业康复治疗,使用“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综合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0.7%(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家务活动、家庭关系、工作及经济情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康复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CVD)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其严重结局是脑卒中。我国每10万人中有219人患脑卒中。在我国脑卒中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1999年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35~74岁人群中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243/10万和217/10万;而同期美国同年龄段男性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为41/10万。且脑卒中的致残率和复发率又非常之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索影响脑卒中康复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干预,对于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率、致残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有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属陪护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属陪护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量表(QO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家属陪护的脑卒中患者NFDS、ADL和SDS等量表评分低于其他陪护者(P〈0.05),而QOL评分高于其他陪护者(P〈0.05);(2)家属陪护脑卒中患者QOL各领域评分高于其他陪护者(P〈0.05)。结论婚姻状况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寻生活事件、生活方式和负性情绪与脑卒中的病因学联系。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人应用MMSE,LES,SSRS,HAMD,HAMA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与正常组对照,脑卒中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生活方式方面,脑卒中组在饮食不良习惯、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无规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方面,脑卒中组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负性情绪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活行为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303对脑卒中病例及对照进行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吸烟、饮酒及高血压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98,250及1321),体力活动是脑卒中重要的保护性因素(OR:059)。脑卒中归因于吸烟、饮酒及高血压的AR分别为276%、255%及744%。结论为预防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生,对其生活行为应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