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外营养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刘以娟  朱丹 《护理研究》2002,16(11):635-637
肠外营养在 2 0世纪 70年代进入我国临床 ,现已经过近 3 0年的发展 ,在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而安全的应用 ,极个别医院已开始尝试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伴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和旧方法的革新 ,相应的护理也不断革新以适应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肠外营养的护理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文中所述的肠外营养包括全胃肠外营养和部分胃肠外营养。1 肠外营养的应用范围  据报道 ,肠外营养主要为普外科各种大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 ,病种涉及重症胰腺炎、各种胃肠肿瘤、肠炎性疾病、短肠综合征、肠瘘等 ,内科主要用于肿瘤放化疗病人、晚期肿瘤病人、慢性消…  相似文献   

2.
长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主要用于因病情复杂迁延和存有永久性或不可逆性胃肠道功能障碍者,因不能充分由消化道摄取营养,而导致营养不良,全身衰弱,影响机体代谢,生化、生理功能及免疫能力最终产生各种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等)而危及生命。近年来现代营养疗法证明,用长期甚至终身肠外营养治疗可提供病人充分的营养物质,防止或纠正营养不良。但长期肠外营养治疗实施难度较大,易产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操作技术及护理不当。1985年4月至1992年3月,我院行持续肠外营养治疗6个月以上的患者共20…  相似文献   

3.
刘萍 《华西医学》2014,(10):1936-1938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给予全肠外营养的新生儿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将其行全肠外营养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儿营养状态较行全肠外营养前有明显改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了有效护理。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理是决定其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金凤娟 《天津护理》2008,16(2):122-123
肠外营养(PN)也称全肠外营养(TPN),是短肠综合征、吸收不良以及严重肠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营养治疗同样适用于营养平衡失调或癌症根治术后恢复不良的病人.这些病人在恢复肠内饮食前需要数周或数月的肠外营养,其中有些甚至需要长期进行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5.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现代外科领域的一重要成就。近30年来,这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外科、内科、ICU、妇产科、儿科等临床重症病人,明显提高了当代医学的治疗水平。但肠外营养仍不够完善,长期肠外营养虽可使体重增长,但增长成分中脂肪和水分增长过多、蛋白质增长过少;而且长期肠外营养可能引起肠粘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住院时间。结果:(1)研究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采用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春燕 《当代护士》2021,28(4):146-147
目的探讨FOCUS-PDCA策略在患者肠外营养输注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FOCUS-PDCA法分析患者肠外营养输注的各个环节,明确影响肠外营养输注准确性的因素;成立持续质量控制(CQI)小组并对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形成输注规范,比较干预前后肠外营养输注准确率。结果运用FOCUS-PDCA法干预后,患者的肠外营养输注准确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FOCUS-PDCA策略能有效解决科内肠外营养输注流程不完善,护士执行流程不规范等护理问题,提高肠外营养输注准确率,保障患者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肠外营养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2 000例住院患者的2 000份肠外营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肠外营养处方中各营养物质占比、肠外营养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并对肠外营养处方的日平均费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围术期患者肠外营养处方各营养素合理范围占比分别为氨基酸73.90%、葡萄糖97.70%、热氮比79.35%、糖脂比81.75%、一价阳离子84.75%、二价阳离子92.90%。2 000份肠外营养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87张。其中未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占比最高,为47.43%,其次磷盐选择不合理、胰岛素应用不适宜分别为25.67%、20.94%,复方氨基酸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配比不当占比最低,为2.05%。患者的平均日费用600~899元的肠外营养处方占比最高,为34.55%;其次300~599、<300元占比分别为23.85%、20.60%;而平均日费用>1 200元占比最低,为3.40%。结论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处方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因而临床中应加强对肠外营养处方的规范使用,以确保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并实现肠外营养处方的经济性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肠外瘘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营养支持方法与途径的不断改进,肠外瘘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总结了肠外瘘患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护理及特殊营养物质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短肠综合征行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家庭肠外营养的积极体验(改善营养状况、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增强);家庭肠外营养的负性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到限制、伴随和/或潜在的并发症、负性心理情绪);对家庭肠外营养的需求(对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及指导的需求、对医疗资源及政策支持的需求的需求)。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负性体验,通过有效干预方法解决患者在HPN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以保障HPN顺利安全实施。接下来本研究中心将收集不同疾病实施HPN的患者资料,并联合其它中心开展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在1992年~1998年对42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病人施行了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治疗和护理,获得了加速肾功能恢复的疗效,现将肠外营养治疗肾移植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4~49岁。病人术后尿少(400ml)浮肿,血压高,血肌酐、尿素氮保持术前水平(800~960mmol/L),处于禁食或进食少状态,每日实际消耗能量1870千卡。由于少尿或无尿故每2~3天血液透析一次,此外,每日行肠外营养。1.2肠外营养治疗方法42例肾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父母营养照护的体验,为制订科学有效的营养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儿出院前1 d和出院后第2~3周内进行2次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共归纳4个主题、6个亚主题。(1)营养照护困扰呈阶段性变化:急性期感到不知所措;代偿期管饲喂养、管道维护、辅食制作困扰较多;恢复期居家营养照护负担较重。(2)营养照护者-父母角色冲突致其自责、愧疚。(3)从同伴和医护人员支持中获得积极体验。(4)期盼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服务:希望开设系统的营养照护课程;希望出院随访时给予居家营养照护指导;希望实施家庭肠外营养支持。结论 短肠综合征继发肠衰竭患儿父母的营养照护困扰较多且呈阶段性变化,其照护体验受同伴、配偶、医护人员的影响,期待获得家庭肠外营养支持。医护人员可评估患儿父母不同阶段的营养照护困扰,开设系统化、阶段化的营养照护培训课程,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提供家庭肠外营养支持,以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肠外营养(PN)疗法是从静脉内供给患者营养物质,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所需,有利于继续治疗。自20世纪60年代肠外营养疗法被提出以来,肠外营养支持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肠外营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时,  相似文献   

14.
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的配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吴国豪 《上海护理》2004,4(4):56-57
肠外营养支持是临床医学实践和医学观念不断进步的结果,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挽救了大量肠功能衰竭及危重患者的生命。肠外营养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素组成,以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其营养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形成《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操作流程,以减少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以循证实践为指导,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j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医脉通指南网、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等中有关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高质量证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评价、提取并汇总该领域的相关推荐建议,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和2次专家论证会议,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共识》终稿。 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81.00%和89.5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3和0.15。最终《共识》包括多学科团队组建、肠外营养输注评估、操作规范、并发症管理4个方面。 结论 《共识》的制订可为临床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规范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肠外营养过程中糖代射紊乱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空 《天津护理》2005,13(2):109-109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过程中糖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实施肠外营养过程中加强了对糖代谢紊乱的预防、监测与护理。结果:接受肠外营养治疗430例.2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05%,其中糖代谢紊乱5例,占并发症的19.23%。结论:糖代谢紊乱是肠外营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严重影响患者对营养的吸收和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应密切注意监测,使用正确的静脉输注技术,尽可能地避免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处理,以确保肠外营养得以继续和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对老年患者肠外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老年患者应用低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与高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用低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为1%,用高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以低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代替高碳水化合物热卡营养液可减低老年患者肠外营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肠切除肠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法。报告了16例先天性巨结肠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肠道准备及营养;术后1—3d内实行保护性隔离,重点加强隔离病房的环境处理和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的护理;JJD强用药护理,术后第2天开始由静脉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5—7d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为经口进食;严密观察肠道的功能,根据症状、体征判断肠功能恢复情况;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以及小肠结肠炎等。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获1月至3年的随访,本组所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以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轩煦杰 《临床医学》2013,33(2):36-37
目的探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4例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30例,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34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救治,5例采取手术治疗,6例死亡,全部为全胃肠外营养组患者;全胃肠外营养组二重感染16例(53.3%),联合营养组12例(35.3%)。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营养支持中采取肠外、肠内联合序贯性的策略,是最佳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护士行为,确保肠外营养被安全执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指南网、Up To Date、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等数据库,严格筛选、评价文献,综合证据,结合医院近2年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形成初始问卷。应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重要性,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4篇。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聚焦于过程的肠外营养规范落实率,包括4项一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外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外营养溶液配制规范落实率和肠外营养输注护理规范落实率,以及17项二级指标。结论 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规范护士的行为、评价肠外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