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32岁。病人因发烧、反复全身抽搐伴意识不清5h ,当地医院以“癫痫”收入院。入院时T 38 5℃ ,腰穿查颅压 2 0 0mmH2 O ,余无异常 ;CT、MRI均无异常 ;给予安定和抗癫痫类药物治疗 10余天未见好转 ,转入我院 ,门诊以“急性病毒性脑炎”收入院。入院查体 :T 38 2℃、P 12 0次 /min、R 14次 /min、BP 12 /8kPa ;神志清楚、烦躁、定向力差、计算力差 ,查体欠合作 ,双膝腱反射亢进 ,腹壁反射存在 ,病理征阴性 ;首次脑电图 (EEG)检查呈现广泛性中度异常 ,基本节律为中 -高波幅的 4~ 7Hzθ节律…  相似文献   

3.
男,56岁.因左侧偏头痛、面肌麻木疼痛10个月,左眼视力减退1个月,经多家医院按偏头痛、病毒性脑炎医治无效,于1985年2月17日入院.近一年来偶有鼻衄史.体查:体温36℃,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睑轻度下垂,眼球不能外展运动,视力:右1.5,左指数/40厘米.左侧面部皮肤痛觉减退;左耳音叉试验气、骨传导均缩短。咽后壁有少数淋巴滤泡增生.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头颅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干部,主诉术后出现紧张、语乱,伴夜不眠、拒饮食3d,于2012年4月30日转入我院。现病史:2012年4月21日单位体检发现左侧附件有问题,当确诊为畸胎瘤后,患者出现情绪较低落、常发呆、注意力小集中、紧张。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葛英  胡向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173-5173
1病历摘要 男,15岁。因腹泻、头痛、恶心、呕吐伴发热2d入院。2d前受凉后出现腹泻黄色稀便,无腹痛,经治腹泻减轻,但出现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伴发热,为诊治收住院。查体:T39.8℃,神清,反应迟钝,头、双眼偏向右侧,双瞳孔0.2cm,  相似文献   

7.
现将鼻咽癌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3岁。因间断性头痛1a余,加重伴颈部疼痛、屈颈困难2周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0个月时,因受凉后出现头痛,为额部持续性疼痛,伴有呕吐,初见低热,无意障及抽搐,入本院查脑电地形图异常,头颅CT脑实质未见异常改变,外周血象不高,查体无颈抵抗,颈部无肿大淋巴结,诊为病毒性脑炎入院治疗,患儿头痛、呕吐迅速缓解,2周后复查脑电地形图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予以出院。其后患儿多次出现头痛,上感后症状加重,日轻夜重,可自缓。2周余前患儿出现鼻塞,无发热,再次出现头痛,额、颞部明显,偶伴呕吐,非喷射…  相似文献   

8.
杜明华  吕晓萍 《临床荟萃》2007,22(19):1391-1391
患者,男,51岁,农民,主因逆风喷洒农药后出现恶心、呕吐20小时,抽搐3次,于2007年5月17日入丰宁县医院.患者于入院前20小时在逆风喷洒农药2,4滴丁酯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意识尚清,当地卫生院考虑农药中毒,给予肌肉注射"山莨菪碱(商品名:654-2)",静脉滴注"葡醛内酯(商品名:肝泰乐)"等药物治疗,症状稍缓解,于入院前11小时,患者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不清,头偏向左侧,双手握拳,两眼上吊,口吐白沫,遂来我院急诊科,也按"农药中毒"给予护肝、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于急诊留观期间反复发作抽搐2次,每次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伴皮肤微汗,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  相似文献   

9.
对破伤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岁。因间断性头痛1个月余.阵发性痉挛半月余于2008-04—29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叶,呈喷射性,为少量胃内容物,呕吐后头痛明显,曾先后就诊于当地两家医院.查脑脊液常规榆示无色透明脑脊液,潘迪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女,41岁。主因发作性头痛16d,于2003年3月8日入院。全头痛,以枕部为重,每次头痛持续约10min,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意识障碍。入院前曾在外院就诊,头部MRI检查示左额叶类椭圆形异常信号影,考虑胶质瘤,未用药治疗。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脑电图,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既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d。入院查体:T36.5℃,P70次/min,R17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5.5岁,因受凉后咳嗽、流涕、发热2 d,头痛伴恶心、呕吐1 d入院,惠儿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经雾化吸入普米克,病情稳定,停药.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88/min,呼吸22/min,血压120/90 mmHg(1 mmHg=0.133kPa),体重56 kg,意识清,精神不振,哭闹不止,肥胖体态,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充血,双侧扁桃体2度肿大,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无哆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于丽  钱鹏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62-3663
对病毒性脑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年龄1岁7月龄。于2009-04-05玩耍时突然呕吐,非喷射性,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出现呻吟,精神较前差、懒动,母抱时喜俯卧屁股撅起位,无腹泻、腹胀,不发热。两次去门诊就诊,曾行腹部B超检查无异常,拟诊为胃炎,给予思连康、醒脾养儿颗粒等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3.
对新型隐球菌脑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岁.因间断发热2周,呕吐5d为主诉入院.患儿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T38.9℃,伴前额部疼痛,可耐受,热退后头痛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抽搐,口服药物(具体不详)4d,体温不稳定就诊我院.门诊给予点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利巴韦林4d,体温正常3d后又出现发热,T38.2℃,伴头疼,偶咳伴咽部痰音.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3/2006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30例,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奉组男3例。女2例。年龄8~34(平均14)月龄。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所确定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并排除了感染性疾病。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7岁。主因咽痛,咳嗽20d,头晕,周身无力10d于2007—12-02T9:00入院。于入院前20d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咳痰,为白粘痰,服“感冒药”后好转,仍咳嗽。10d前出现头晕,非旋转性为头部持续性胀感,周身无力,查脑电地形图示:广泛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姜蔼玲  林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18-8218
对桥本脑病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燕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387-1387
对阿托品过量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岁2月龄。主因发热3 d伴精神烦躁2 h入院。患儿入院前3 d出现流清涕,伴有发热,最高时T 38.5℃。入院前2 d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有腹痛,2次黄绿色稀便,否认脓血便。入院前2 h突然出现精神烦躁,伴有站立不稳,哭闹,门诊以"脑炎待排"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9.
樊一钢 《临床荟萃》1996,11(14):669-670
患者 女,27岁,农民。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1天,于1993年12月14日入神经内科。患者于1天前自觉头晕,卧床休息,遂逐渐昏迷,四肢呈强直型阵发性抽搐,小便失禁。送卫生院静推50%葡萄糖后抽搐停止,但仍昏迷。查体:T 40℃,P 120次/分,R 30次/分,BP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32岁,4天前感冒、咽痛、流涕、发热,体温39℃,伴有轻度头胀不适,无咳嗽、胸闷、胸痛、腹泻和大小便异常,给予抗感染"病毒唑和青霉素"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2天前现精神异常,欣快、烦躁、言语没有逻辑、整夜不眠。晨起后症状加重,间断喊叫、胡言乱语、不进食、不认人、烦躁和畏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