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与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颈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n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检查探讨颈动脉病变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87例脑梗塞患者作颈动脉MSCSTA检查.了解颈动脉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相关分析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塞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87例颈动脉MSCSrA检查,49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双侧血管异常20例,单侧血管异常29例.狭窄血管34支.轻度狭窄15支。中度狭窄13支,重度狭窄6支,颈内动脉闭塞8支.27支血管壁有不同程度的钙化,35支颈动脉可以观察到软斑块.经统计学分析,MSCTA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塞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MSCFA定量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临床诊断脑梗塞的严重程度也越高.结论:颈动脉MSCTA检查可以观察颈内动脉的血管形态,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而且可以观察到管壁的钙化及软斑块.对脑梗塞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所得图像分别进行常规cT血管造影检查及血管减影颈动脉成像;成像包括原始横断面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及曲面重建.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离术临床试验标准:轻度狭窄1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比较常规血管造影和减影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结果:20例共40支颈动脉,常规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正常者12支,轻度狭窄5支,中度狭窄12支,重度狭窄10支,闭塞1支;减影血管造影显示正常者4支,轻度狭窄12支,中度狭窄10支,重度狭窄13支,闭塞1支.两者均能很好的显示血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但常规血管造影成像在正常与轻度狭窄者及斑块显示方面与血管减影成像有差异,常规CT血管造影斑块显示率为42.5%(25/40),减影血管成像显示率为90.0%(36/40).依靠CT值可区分钙化斑块、软斑块及混合斑块.结论:CT血管造影检查不仅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有较高的直观性和准确性.而且减影血管造影在骨性伪影干扰、斑块成像及轻度狭窄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望取代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外段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对52例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颅外段颈动脉MSCTA检查,评价颈动脉斑块数目、性质、部位、强化及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共发现斑块131个,硬斑块101个,28例发现软斑块30个,其中4例发现溃疡斑.斑块分布于颈动脉起始部16个,颈总动脉13个,颈动脉分叉部76个,颈内动脉26个.增强后软斑块处血管壁强化明显高于硬斑块.血管狭窄59支(10例为多支狭窄),轻度狭窄31支,中度狭窄19支,重度狭窄7支,完全闭塞2支.结论 MSCTA评价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何华 《河北医学》2009,15(4):477-4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临床疑有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而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5例,经六排螺旋CT扫描后得到50支颈动脉和椎动脉,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重建(SVR)方法进行重建,显示颈部动脉在各平面情况,获取完整颈部动脉图像,采用北美颈动脉切除术标准及CT值对动脉狭窄程度及硬化斑块性质进行判定。结果:共观察颈动脉和椎动脉各50支(共100支),其中正常54支,异常56支。狭窄血管46支:颈总动脉轻度狭窄3支;颈内动脉轻度狭窄17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1支;椎动脉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3支。显示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斑块27处,钙化斑块12处,非钙化斑块9处,混合型斑块6处。结论:MSCTA可早期发现和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硬化斑块稳定性作出评估及判断,可有效预防因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劲松 《中外医疗》2010,29(5):174-17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颈动脉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8例经临床或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病人的CTA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显示颈部动脉在各平面情况,获取完整颈部动脉图像,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8例共36支颈动脉,CTA均显示病变。颈内动脉狭窄29支,其中轻度狭窄18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3支,闭塞1支。其重建后图像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钙化和周围骨质的关系。结论MSCTA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硬化斑块稳定性作出评估及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颈部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血管减影成像技术,对比剂总量60~70 ml,注射流率4.0~4.5 ml/s;重建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16例行颈动脉超声(US)检查.结果 48例TIA患者中35例(占72.9%)可见血管狭窄73处,其中轻度狭窄47处、中度狭窄16处、重度狭窄6处、血管闭塞4处.共发现斑块62块,其中钙化斑块36块,脂质斑块7块,混合斑块19块.结论 64排CT血管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颈动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非常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进行CTA检查,对比剂总剂量为100~150ml,注射速率为4.5ml/s,采用对比剂智能团注跟踪技术,进行增强扫描并准确控制延迟时间。比较CTA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检测60支颈动脉,其中正常血管18支,狭窄血管42支。CT血管造影能较好地显示血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依靠CT值可区分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及软斑块,钙化斑块的CT测量值为(490±112)HU,纤维斑块(48±19)HU,软斑块(7±28)HU。结论:CTA检查不仅可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且能更直观、确切的评价粥样硬化斑块,可取代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路梅 《当代医学》2022,(20):131-13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测颈动脉分叉病变情况、斑块检出情况及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分别为82.60%、8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7.40%,钙化检出率为29.34%;MSCTA单纯低回声软斑检出率为14.40%,钙化检出率为38.86%,钙化的区别,MSCTA敏感度为100.00%(108/108),特异度为67.83%(97/143);CDFI、MSCTA在管腔狭窄程度中的评估效果与脑血管造影(D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效果显著,且二者一致性高,在临床中可首先选择CDFI进行检测,经CDFI检查存在血管病变风险者再进行MSCTA检查,以确定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高级血管分析(AV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9例经临床考虑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CTA,利用高级血管分析AVA技术观察椎动脉形态学变化及与邻近骨结构的关系,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结果:59例患者中,37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9例,单侧血管异常28例,走行迂曲19支,狭窄26支,4支有管壁钙化性斑块。结论:MSCTA检查可做为椎动脉狭窄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AVA软件使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及原因的分析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黄俊英  黄品同  张莹 《浙江医学》2017,39(5):336-339,344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包括超声造影)及CTA两种方法检查,分析两者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的诊断一致性。结果(1)98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检测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轻度狭窄0.400,中度狭窄0.496,重度狭窄0.568,闭塞0.795)。(2)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在斑块类型(软斑、混合斑及硬斑)的诊断中,两者对软斑及混合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好(软斑Kappa值=0.878;混合斑Kappa值=0.644),对硬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81)。(3)术前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A检查,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A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尤其是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例烟雾病患者行MSC-TA检查,在工作站上分别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进行血管重建,其中3例患者行DSA检查。结果:MSCTA清晰显示不同程度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段狭窄、闭塞及脑底部纤细迂曲的烟雾状异常血管网。结论:MSCTA可清晰显示烟雾病异常血管、侧枝循环,并且检查方法简单、快捷,可为烟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颈内动脉血管成像(MSCTA)及脑灌注成像(MSCTPI)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经临床证实的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SCTPI及MSCTA检查.通过灌注分析软件生成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三种参数的函数图像.MSCTA的扫描数据运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建颈内动脉.结果:24例患者中,1例MSCTPI检查表现为过度灌注,5例表现为延迟灌注,16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灌注不足,2例灌注正常.MSCTA发现24例患者48支颈内动脉中,40支有动脉管壁钙化斑块,37支颈内动脉可见到软斑块.其中32支颈内动脉呈不同程度的狭窄,5支颈内动脉闭塞,11支血管无狭窄.22例在常规CT及MRI图像上为中及大体积梗死(>5 cm3)的患者,MSCTPI发现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且均比常规CT及MRI图像上病灶体积大,MSCTA显示颈内动脉呈中重度狭窄或闭塞.2例未发现明显灌注异常的患者,为小体积梗死灶(<5 cm3),MSCTA显示颈内动脉正常.结论:MSCTPI联合MSCTA可诊断早期缺血性脑梗死,并评价其血液灌注情况,同时还可客观评价缺血区颈内动脉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先行CT平扫检查,然后行CTA检查,在ADW4.0工作站上行VR(容积再现)、MIP(最大密度投影)和MPR(多平面重建)分析。结果 9例表现脑出血,1例脑梗死,1例1侧大脑发育不良,1例脑实质未见明确异常。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并可较好的显示侧支血管网。其中1例显示合并动脉瘤。结论 CTA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病变,更显示烟雾病的脑实质病变,特别是脑出血疾病方面占优。VR重建能显示狭窄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较好地显示颅底烟雾状血管,而MIP和MPR侧在显示细小血管方面较好。CTA是怀疑此病的首选无创筛选检查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探讨成人型烟雾病(MMD)分级及侧支循环的分布模式。方法 收集4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A资料,依照Suzuki 6级分级标准评估患者的血管级别,对应分析患者的侧支循环分布。结果 41例烟雾病患者中,烟雾病早期(SuzukiⅠ级)患者11例(26.8%),主要表现为大脑前-软脑膜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中期(SuzukiⅢⅡ级)患者11例(26.8%),主要表现为大脑前-软脑膜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中期(SuzukiⅢ级)患者25例(61.0%),主要表现为异常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及脉络膜前动脉扩张、延长,后交通动脉开放、扩张、延长-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后动脉-胼周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晚期(SuzukiⅤⅣ级)患者25例(61.0%),主要表现为异常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及脉络膜前动脉扩张、延长,后交通动脉开放、扩张、延长-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后动脉-胼周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晚期(SuzukiⅤ级)患者5例(12.2%),主要表现为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眼动脉、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与大脑前、中动脉终末皮质支沟通,上颌动脉与颅底皮质支沟通,枕动脉与枕叶皮质支沟通。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评价烟雾病侧支循环的分布模式,其中以SuzukiⅢⅥ级)患者5例(12.2%),主要表现为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眼动脉、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与大脑前、中动脉终末皮质支沟通,上颌动脉与颅底皮质支沟通,枕动脉与枕叶皮质支沟通。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评价烟雾病侧支循环的分布模式,其中以SuzukiⅢ级患者比例较高,而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出现在烟雾病中、晚期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64层CT血管成像,且应用同步减影技术(ssCTA)。扫描数据在AW4.3后处理工作站上使用各种不同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Willis环均能显示,共检出狭窄142段,闭塞26段,动脉瘤11例,血管起点变异15例,血管正常患者17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初步诊断,并且头颈部CTA能够成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首要检查及主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颅外血管经颅多普勒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顿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96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576根颅外血管进行TCD检测,并与2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在受检的576根颅外血管中,有283根血管峰血流速度异常升高,异常率为49.13%。颅外血管的异常高速血流主要表现为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在偏头痛病人TCD检测中,不仅要考虑颅内血管的血流变化,更要注意观察顿外血管的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常见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76例,均行MSCTA检查,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图像后处理,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71例血管狭窄(93.42%)。本组71例患者共1329段可评估血管,MSCTA、MIP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程度≥50%的准确率为95.79%、90.61%明显高于MPR(85.68%)、VR(86.15%)(P0.05)。MPR、MIP、VR检查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外伤后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8.73%、95.77%、7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结合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理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螺旋CT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与螺旋CT检查,观察并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管壁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将病变分为管壁增厚、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结果162例患者双侧颈动脉检查共324处,MSCTA检查血管正常59处,管壁增厚71处,斑块194处;CDFI检查血管正常64处,管壁增厚68处,斑块191处。以上两种检查方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评价一致性为81.48%。结论超声联合螺旋CT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较好一致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应首先检查,经超声检查存在血管病变患者常规接受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MSCTA)、数字血管造影(DS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9月—2015年1月所收治198例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入院后分别行颈部动脉血管DSA、MS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并进一步对DSA、MSCTA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在198例患者中运用DSA检查方法,检测到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6%、15.7%、14.1%和11.6%。MSCTA检查方法检测到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0.1%、14.6%、13.6%和11.6%。t=1.12,P<0.05。MSCTA与DSA检测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96.1%,假阴性率为1.01%(2/198),假阳性率为0.5%(1/198)。结论 MS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M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及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