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2DM)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从而探讨BAEP对糖尿病患者脑干功能损害的检测价值。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比较听觉通路左右耳损害及周围段与中枢段损害差别,并分析病程、空腹血糖对BAEP的影响。结果 (1)2DM患者BAEP左右耳比较潜伏期(PL)及潜伏期差(IP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DM患者BAEP中枢段与周围段比较,中枢段损害重于周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DM患者BAEP异常与病程有相关性,与空腹血糖无相关性。结论 BAEP检测对2DM患者在无脑部受损临床症状时可以早期发现听神经是否受累及受累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析.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显示研究组III、V波潜伏期(PL)和I~III、III~V、I~V波峰间潜伏期(IPL)及(III~V)/(I~III)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客观的反映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状况,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疗及预后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梗死患者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40例经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于脑干髓内并经头部MRI检查明确诊断的脑干梗死患者(脑桥梗死31例、中脑梗死4例和延髓梗死5例),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的平均潜伏期;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40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瞬目反射各成分平均潜伏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脑桥梗死患者R1波恢复正常,临床基本痊愈。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脑梗死及脑桥梗死患者各有2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瞬目反射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均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的变化,与临床表现具有一致性,但在发病15d内大部分病例的电生理活动不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n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儿童颅内压(incranium pressure,ICP)增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MEB-9100型脑干诱发电位仪对颅内压增高患儿50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脑干诱发电位正常21例(42.0%),异常29例(58.0%)。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损伤、可重复、波形稳定、不受意识状态及镇静剂影响、客观性强,可为儿童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对评价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作为飞机噪声听力影响测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1)用意大利产VAGA—10型电生理仪对60名飞机维修保养人员及120名对照人群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测试。(2)根据统计分析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作为飞机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的可行性及相关职业因素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1)飞机噪声职业接触人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值及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Ⅰ-Ⅲ波、右耳Ⅲ—Ⅴ波的峰间潜伏期值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数据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AEP各波的潜伏期值与工龄、职业接触飞机噪声、接触噪声强度、日接触时间等因素均有关。年龄、工龄等因素对职业接触高强度飞机噪声产生的听力影响有增效作用。结论 BAEP潜伏期值可预测飞机噪声对听力的早期影响,BAEP测试方法可作为飞机噪声职业危害的早期敏感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双耳刺激、双侧记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简称bBAEP)对16例脑干肿瘤进行术中监护。发现所有病人在手术操作时,均出现bBAEP改变,按其改变程度大致可分为轻、中、重三种改变。认为bBAEP更适用于手术中监护;bBAEP改变程度能反映脑干功能受影响程度;术中bBAEP监护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且能预测预后;Ⅲ波和(或)Ⅴ波的潜伏期(PL),Ⅰ~Ⅲ、Ⅰ~Ⅴ、Ⅲ~Ⅴ的峰间潜伏期(IPL)延长超过1.5ms,或者全部波形消失,是脑干功能受到不可逆损害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7.
报告26例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简称脑干电位)检查结果。26例中,17例脑干电位异常,9例脑干电位正常。异常组中11例表现为波峰潜伏期延迟和波峰间期延长;4例为一侧Ⅲ波消失或伴有V波延迟,Ⅰ—Ⅴ时间延长;2例反应波形紊乱。本文从电生理角度提示运动神经元疾病可能同时累及听觉的传导通路,结合临床,凡有脑干损害症状者,脑干电位均异常,说明病变一旦累及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也可能同时受累。脑干电位异常组病情大多处于中、重度;其中10例临床虽无脑干损害症状,而脑干电位已出现异常。故脑干电位检查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损范围,对预后的估计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部分神经电生理学基础。方法以47例有官方暴力型违法乱纪记录的青少年(16~20岁)为研究组,无暴力攻击行为的职业高中学生41例为对照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和P300测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暴力攻击行为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V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波Ⅲ波幅显著降低(P<0.01),提示外周听觉刺激被过度过滤;P300的靶P3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提示认知信息加工过程速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2波波幅显著增高(P<0.01),提示体感刺激皮层反应增强。结论有暴力攻击行为的青少年脑诱发电位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低下,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对体感刺激的感觉搜寻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影响,为脑干肿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麻醉处理提供依据。方法择期行脑干肿瘤手术62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31例。P组麻醉维持时泵注丙泊酚4~12mg/(kg·h),右美托咪定0.5μg/(kg·h)。I组吸入1.5%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泵注,2组BIS均维持在40~50。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15min(T1)、手术开始时(T2)、切开脑干(T3)、切除肿瘤(T4)和术毕(T5)6个时间点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波形变化参数,并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未引出情况。结果麻醉后2组患者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N2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Ⅴ波波幅降低,潜伏期以及波间潜伏期延长;但上述指标均未达到异常标准,也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肌电图监测均可获得良好的肌电传导。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复合1.5%七氟醚麻醉可用于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脑干肿瘤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0.
后颅窝手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到什么程度会危及脑干功能。方法:经统计分析30例后颅窝患者术中BAEP各波波幅及潜伏期变化与术后脑干功能的关系。结果:术中BAEP波幅降低50%以上至波消失及双侧潜伏期延长与术后脑干损害显著相关。结论:后颅窝手术中持续进行BAEP监护,对指导手术操作及判断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脑死亡—4例临床和电生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4例脑死亡患者,病因:2例为脑出血,1例为癫痫连续状态,1例为脑肿瘤,分别于发病后1.5h、50h、48h、72h进入脑死亡状态。临床特点为深昏迷、呼吸停止和脑干反射消失。电生理表现为脑电图(EEG)呈平直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无波形,体感诱发电位(SEP)示头皮无电位,说明电生理检查是判断脑死亡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BAEP改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重症肌无力(MG)有无脑干功能损害,我们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确诊为MG的30例患者及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帕金森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 30例帕金森病人双耳听阈增高,Ⅰ~Ⅲ波潜期延长者13例,Ⅲ~Ⅴ波潜期延长者17例,Ⅰ~Ⅴ波潜期延长者9例,Ⅰ~Ⅴ波潜期不清楚5例.提示不同程度的听觉通路及脑干的损害.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帕金森病的诊治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枕叶异常的证据越来越多,这些患者也存在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的高危险性。目的比较MCI患者、AD患者以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normal control,NC)的枕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特点。方法使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用"Click短声刺激,记录36例MCI、30例AD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III和波V的绝对潜伏期、绝对波幅的差异。结果 AD组的波III绝对潜伏期比MCI组、NC组的长[依次为5.12(0.36)ms、4.60(0.35)ms和4.71(0.35)ms;F=19.47,P〈0.001]。AD组的波III和波V的绝对波幅低于其他两组。MCI组的波V的绝对波幅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枕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助于AD和MC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在脑干及其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技术在脑干及其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静脉麻醉下脑干及其附近病变手术病人18例,术中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7例,体感诱发电位(SEP)18例,运动诱发电位(MEP)5例。当术中波形发生明显异常时,即通知术者调整或停止操作。结果本组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均顺利完成。BAEPⅤ波变化6例,其中波形逐渐恢复5例,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未恢复1例,术后轻度意识障碍,3d后清醒。SEP波形变化4例,其中手术结束时恢复至基线水平3例,术后未发现异常;未恢复1例,术后病人昏迷。MEP出现变化1例,调整刺激后恢复。结论在脑干及其附近病变手术中应用多种诱发电位技术,可及时、有效地监测并保护脑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功能多元化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01—2015-12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56例,对其展开脑功能多元化监测,包括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BAEP)、体感诱发电位监测(SEP)等。发病后3个月或3个月死亡结束监测,对患者脑功能预后进行追踪。结果本组56例患者预后良好13例,预后不良43例;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患者脑功能预后情况的预测准确性较高。结论经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多元化脑功能监测可对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脑积水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日本光电MEN-9102型诱发电位仪对50例脑积水患儿进行BAEP分析。结果50例脑积水患儿中,BAEP正常28耳(28.0%),异常72耳(72.0%)。结论BA-EP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客观反映脑积水患儿脑干神经损害的程度及听力损害情况,BAEP无创伤,不受镇静药物的影响,又能早期发现患儿听觉传导的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帮助,以利于脑积水患儿的早期发现、干预、治疗、康复。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了16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颅内手术时进行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的结果。患者,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岁。共有18个后组循环动脉瘤(其中2例各有2个),5个属特大型(>25mm),5个巨大型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过去,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自动检测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主要适用于听力级阈值的估计,并且只能够检测到有限个波峰。 目的: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特点和数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峰标识算法——余弦求和算法,该算法可以较容易准确地检测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感觉级和听力级的所有波峰。 方法:在上海新华医院对3名无听力障碍的成年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采用短声刺激,刺激频率为23 Hz,各种声强下,在10 ms时间内采集1 024个数据点,得到了大量的先验实验数据。采用设计好的波峰标识新算法,对每组数据进行波峰自动标识的仿真实验,检验算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结果与结论: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子波波峰潜伏期的临床经验值作为自动标识的参照,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很准确地标识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个子波波峰点,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子波潜伏期值和波幅值。  相似文献   

2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及预后。结果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61.19%(41/67),分别与临床和CT分度相关(χ2=21.660,35.288;均P=0.000);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χ2=20.659,27.171;均P=0.0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头部CT检查比较,其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度94.12%(16/17),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3.58%(56/67)。经早期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仅23.68%(9/38)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呈现异常,主要以Ⅴ波异常为主;DQ值异常者31.58%(12/38),其中9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临床分度均为重度。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无创、经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的检测方法,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