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精神心理学表现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04/2005-07在阜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77例。①入选对象均在出院前1周内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接受了以下几项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分45分,分值越高,缺损程度越重)、Fugl-Meyer评分(满分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评分越高运动能力越好)、改良的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指标包括总分,阳性总分,阳性项目均数和阳性项目均分)、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均为得分越高病情越重)。不同证型患者间进行各量表得分比较。②将患者分为单一证型、2种证型和≥3种证型,并进行组间得分比较。③将患者按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型分组,并进行组间得分比较。结果:17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77例患者中痰瘀互阻型43例、气滞血瘀型64例、肾精不足型21例、脾胃虚弱型33例、痰火扰心型16例。痰瘀互阻型、气滞血瘀型和肾精不足型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脾胃虚弱型、痰火扰心型患者,而前3者中多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得分、SCL-90各项均分都明显高于后3者(P均<0.05~0.01)。②单一证型和2种证型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和≥3种证型患者,而前2者中多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得分、SCL-90各项均分都明显低于后2者(P均<0.05~0.01)。③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证型患者之间多数神经功能和心理学检查评分无明显区别(P均>0.05)。结论:痰瘀互阻、气滞血瘀、肾精不足证型中风后“郁证”及多种证型组合(≥3种)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和精神心理学损害较重,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有可能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9~2004-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96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男107例,女89例,年龄39~78(平均64.6)岁.脑梗死125例,脑出血71例.有意识障碍、痴呆和其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有精神障碍及阳性家族史者除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lt;8分为无抑郁,&;gt;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lt;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lt;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177;8.22,64.68&;#177;12.34,P&;lt;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177;7.58,8.33&;#177;1.26,P&;lt;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77;12.34,70.14&;#177;9.32,P&;gt;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卒中发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抗抑郁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2001-09/2004-09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732例患者。从中筛选出268例有不同程度抑郁障碍(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0分)患者,男196例,女72例;年龄(57&;#177;10)岁。基底核区受损198例,皮质受损36例。将2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34)和对照组(n=13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评定患者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了解不同程度抑郁障碍与受损部位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68例。①98例(36.6%)抑郁自评量表总分20~25(轻度抑郁)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患者85例(31.7%);153例(57.1%)抑郁自评量表总分&;gt;25(中重度抑郁)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139例(51.9%);轻度抑郁患者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患者数明显少于中重度抑郁者(X^2=18.89,P&;lt;0.01)。有17例(6.3%)抑郁自评量表总分16。19(有抑郁倾向)中基底核和皮质受损10例(3.7%)。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23.95&;#177;9.31,24.01&;#177;9.70,P&;gt;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18.71&;#177;9.36,23.95&;#177;9.31,21.11&;#177;10.09,t=4.596,2.017,P&;lt;0.01,0.05)。③治疗组治疗后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25.22&;#177;5.42,27.07&;#177;5.92,26.70&;#177;5.86,t=2.594,2.145,P&;lt;0.05)。④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66,P&;lt;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受损部位有关,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抗抑郁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 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8分者 42例,患病率 49.4%,出院时为 29例( 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封卫兵  谢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2):499-50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开放性治疗观察,使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观察抑郁的好转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少11.58±5.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0.57±4.82,两量表分数减少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7,P<0.05);抗抑郁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减轻与神经功能康复成正相关,脑卒中后抑郁的好转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康复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开放性治疗观察,使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观察抑郁的好转与神经功能康复的关系。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少11.58±5.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0.57±4.82,两量表分数减少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7,P<0.05);抗抑郁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减轻与神经功能康复成正相关,脑卒中后抑郁的好转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177;6.2.治疗前为18.5&;#177;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177;8.5;对照组为22.6&;#177;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08/2003-08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扩血管、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组还同时应用氟西汀20~40mg/d口服,对照组相应剂量的安慰剂(维生素B6)口服。在发病7d内,发病后1,3个月时进行3次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卒中量表评定,两量表评分越低说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越好。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在发病后1,3个月时低于对照组(16.17±7.13,9.65±6.46,21.95±7.26,15.55±7.05,P<0.01)。②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发病后1,3个月时低于对照组(15.65±5.56,9.74±5.64,19.87±5.65,15.85±6.42,P<0.01)。③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中国卒中量表的减分率呈正相关(1个月时r=0.74,P<0.05;3个月时r=0.83,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改善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应用老年抑郁量表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109份,抑郁发病率为25.7%(28/109),其中担心生活不能自理者占92%,担心增加子女负担者占85%,担心医疗费用者占49%,担心疾病复发者占44%,说明适时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肾脏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病机演变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料来源:手工检索历代文献中关于中医肾脏肾的生理功能、诊断及部分症状辨证的相关内容。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医学类杂志1994/2004期间与中医肾脏、脑卒中、抑郁等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中风后抑郁症、脑卒中后抑郁症、脑血管病后抑郁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结合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选取传统中医文献中的相关辨证思路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了11部古典文献中30余篇文献的引文,在现代文献中选用了10篇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文章。资料综合:综合文献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肾虚是脑卒中的病理基础,肾虚精亏是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病机。导师唐启盛教授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的病机为卒中后脏腑虚衰,肾虚精亏,血行不畅,致使气机不调,痰瘀胶结,痹阻脑络,元神失养,其病位在脑,病理基础在肾。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证候演变与中医肾脏的生理病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中要重视培肾固本,填精补气,增髓益智。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 post - stroke depression,PSD) 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疾病恢复的一大重要阻碍因素,故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阶段的防预防治是近年来的热点和难点。目前,PS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尚无明确的PSD的诊断标准。现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总结,本文从中医角度对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进行辩证分型分析,阐述经验方、中药外用、针灸、推拿、心理疏导等多种治疗手段对于PSD的治疗效果,并为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与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4周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心理干预2周以及4周后,HAMD评分以及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18±2.86)比(24.57±3.47)分(P<0.01);(14.35±3.12)比(21.07±2.5)分(P<0.01);(14.98±7.39)比(19.69±6.42)分(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脑损伤恢复期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接受了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Fugl-Meyer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评估。结果:14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精亏虚型46例(30.9%)、痰浊阻窍型38例(25.5%)、瘀血阻络型27例(18.1%)、肝阳上亢型23例(15.4%)和气血亏虚型15例(10.1%)。②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成绩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韦氏智测成绩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③韦氏运动和生活能力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能力总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④心理情绪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SCL-90总分、SCL-90阳性总分、SCL-90阳性项目均数和SCL-90阳性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些表现有其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肾虚、痰浊和血瘀证型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较为明显,并与他们运动、生活能力和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损伤恢复期患告认知功能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01—10/2005—10在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脑损伤恢复期患者149例。入选对象均在治疗前由资深中医师进行辨证诊断,并接受了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Fugl—Meyer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Barthel指数)、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最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 结果:14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精亏虚刑46例(30.9%)、痰浊阻窍型38例(25.5%)、瘀血阻络型27例(18.1%)、肝阳上亢型23例(15.4%)和气血亏虚型15例(10.1%)。②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成绩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韦氏智测成绩指标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15H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③韦氏运动和生活能力砰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上、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能力总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总分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④心理情绪评分组间比较: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多数或部分SCL-90总分、SCL-90阳性总分、SCL-90阳性项目均数和SCL-90阳性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和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患者(P均〈0.05~0.01)。 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是不一样的,这些表现有其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肾虚、痰浊和血瘀汪型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较为明显,并与他们运动、生活能力和心理情绪因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茂脑卒中后抑郁的起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02—07/2004—08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然后连续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定期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筛查。住院期间由主管医师负责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出院后随诊医师负责患者的随访,定期上门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对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0分者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查(评分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抑郁组,其余编入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在性别比例、发病时间、缺血灶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7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无失访者。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22.9%(36/157)。②起病时间为脑卒中后11-40d,平均(22.43&;#177;7.2)d。③男性93例中发生抑郁17例(18%),女性64例中发生抑郁19例(30%),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x^2=14.53,P〈0.05)。④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177;9.32,18.57&;#177;12.46,t=4.31,P〈0.05)。⑤病变部位在脑左、右侧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女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男性高,考虑与女性本身的性格因素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大脑病灶发生在左右半球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卒中后抑郁的起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02-07/2004-08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然后连续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定期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筛查。住院期间由主管医师负责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出院后随诊医师负责患者的随访,定期上门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对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0分者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查(评分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抑郁组,其余编入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在性别比例、发病时间、缺血灶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7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无失访者。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22.9%(36/157)。②起病时间为脑卒中后11~40d,平均(22.43±7.2)d。③男性93例中发生抑郁17例(18%),女性64例中发生抑郁19例(30%),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14.53,P<0.05)。④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9.32,18.57±12.46,t=4.31,P<0.05)。⑤病变部位在脑左、右侧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女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男性高,考虑与女性本身的性格因素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大脑病灶发生在左右半球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因子与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应用中西医心理护理知识给予干预。方法在中医心血管病专家的指导下对218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各中医证候分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本组患者与国内常模的SCL-90评分并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与SCL-90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相比,心肺气虚证心力衰竭患者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1.70±0.55)分、人际关系敏感(1.44±0.39)分、恐怖(1.47±0.53)分、焦虑(1.57±0.45)分、偏执(1.28±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3,-3.48,2.80,2.58,-2.27;P〈0.05);气阴两亏证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23,4.38,4.27,4.21,3.16,2.04;P〈0.05);气虚血瘀证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恐怖、焦虑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阳虚证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强迫症状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水泛证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饮阻肺证心力衰竭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恐怖、敌对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不同中医证候诊断、不同心功能分级,给予相应干预,对恢复并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及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以进一步认识PSD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20项研究中PSD及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对照研究进行再分析,评价其综合显著性差异和效应大小。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CSS评分比较:综合检验Z=8.0628,自由度16,P<0.001;效应大小:d平均=0.7031。②抑郁组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综合检验Z=51.8899,自由度26,P<0.001;效应大小:d平均=3.6761。③抑郁组抗抑郁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Z=30.3631,自由度30,P<0.001;效应大小:d平均=1.868。④抑郁治疗组与对照组抑郁症状改善程度的组间比较:Z=24.7187,自由度26,P<0.001;效应大小:d平均=2.3253。⑤抑郁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的组间比较:Z=11.5910,自由度30,P<0.001;效应大小:d平均=0.80。结论:PSD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相关;抗抑郁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