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文献,综述其解除痉挛的机理,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术后肌张力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SPR选择性地切断肌梭传入神经的Ⅰα纤维,阻断骨髓γ反射环路,降低肌张力,解除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适应证的选择有密切关系。脊神经切除比例小于50%者效果良好。结论SPR是解除痉挛性脑瘫患儿肢体痉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1994-1998年在脊髓圆锥部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同时进行选择脊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28例。并选10例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者作同体两侧肢体不同方法治疗对照,右侧行SPR+SAR手术,左侧仅行SPR手术。结果脊髓圆锥部手术较腰骶部传统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按刘小林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远期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Q  Hou T  Zhang C  Nian S  Wu Y  Yang X  Gu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1):674-676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过SPR术后4年以上随访的26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患者的痉挛解除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9例轻度患者中,有7例能单腿站立;12例中度患者中,有7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5例重度患者中,有3例能单手扶持下行走。本组26例中有3例分别出现骨盆倾斜、脊柱侧凸、前凸加重等并发症。结论SPR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术前、后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SPR手术中的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 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 34例随访6个月 ̄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 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SPR手术中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34例随访6个月~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瘫合并足部畸形的一期SPR及足矫形治疗郑久生1贺学军1陈良龙1郑权1近3年来对42例痉挛性脑瘫做了颈段及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术)。手术中曾发现3例伴跟腱严重挛缩病例,经腰段SPR手术后下肢痉挛虽得到彻底缓解,但跟腱挛缩不能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7.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十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改进的方法,以期减少手术创伤和对脊柱后柱的破坏,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方法 利用磁共振定位,切除一个半椎板,在圆锥部马尾发出处鉴别分离出L2 ̄S1神经后根,根据电刺激阈值选择性切断部分神经小束,以缓解小儿痉挛性脑瘫人的痉挛状态。手术的关键在于对脊神经后根的节段鉴别。 结果 术后随访4 ̄6个月,单纯痉挛型9例病人肌张力均下降、交叉腿解除,关节活动度增  相似文献   

8.
1993~1996年我们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57例,疗效满意,对术后病人肢体肌张力、肌力、反射、躯干和肢体自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3~38岁,平均108岁;痉挛性脑瘫51例(6例...  相似文献   

9.
脑瘫多种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痉挛性脑瘫病人采用肌腱延长、畸形骨矫形和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等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单一或多种手术组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病人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提高脑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截骨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逆向吻合术,以及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等手术,对642例年龄在10个月~37岁的脑瘫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组合治疗,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个月。[结果]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仍然是痉挛性脑瘫病人肢体矫形的主要手术,传统的软组织手术虽然不能降低高肌张力,但可矫正固定性挛缩和畸形。能降低肌张力的决定性手术是在神经部位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早期有部分的肌张力下降,由于降低了肌张力,使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控制能力增强,功能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前仔细分类,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充分了解不同手术的潜在并发症,采用各种术式互补可提高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减少痉挛和畸形复发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性瘫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肢痉挛性瘫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手术(SPR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由于其手术创伤大,潜在的并发症多,因此限制了它广泛和普遍的应用[1]。自1994年以来,我们尝试从周围神经行选择性切断术(s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痉挛型脑瘫患者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遗留髋内收畸形的手术方案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126例脑瘫SPR术后遗留髋内收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肉挛缩的范围和畸形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长收肌、短收肌、股薄肌、髂腰肌、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等。观察患者术后髋外展角度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 126例患者随访14~3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髋内收畸形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其中术后髋外展角度≥30°118例、20°~30°8例,缓解率100%(126/126),满意率93.6%(118/126)。未出现下肢感觉障碍、髋外展或外旋畸形。结论对于脑瘫SPR术后遗留的髋内收畸形,根据个体情况不同,采用肌肉切断松解、闭孔神经前支切断术等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反应及其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和了解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82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患者行L2~S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后的随访,对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做了研究。结果:术后7例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占3.8%,其中包括支气管痉挛、骨盆倾斜和癫痫发作。另外还有高热、不明原因的血尿、脑脊液漏、腹胀痛和下肢乏力等。结论:必须严格掌握SPR手术适应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在痉挛性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家犬左侧L5、L6及L7脊神经前根分束选择性切断。对痉挛性脑瘫患者L2、L4、L5及S1按50%、25%、40%及75%行选择性切断。结果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与肌肉有较好对应性,术后共济运动、平衡功能尚好,对应肌张力下降。临床应用3例,近期疗效满意。结论脊神经前根可接受分束选择性切断,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系统伤残的临床综合征,其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外学者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或伴有肢体痉挛的混合型脑瘫的治疗中已有很长的历史。其改善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疗效确切,且极少出现复发现象。术后脑瘫患者结合康复治疗后,其肌力较前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在术后即可出现明显改善,且中长期随访未见反弹,患者整体步态得到长期明显改善。笔者认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改善脑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必须遵循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康复治疗的原则,才能使其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经过SPR手术的58例患术后情况进行分析。:SPR手术对解除肌痉挛、降低异常的肌张力效果显,但术后的下肢乏力和脊柱不稳不容忽视。结论:SPR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但应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