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艳  李佩璟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041-1041,1043
目的:探讨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4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的正畸治疗,16颗多生牙常规局麻下翻瓣、去骨、暴露多生牙并拔除。其余采用翻瓣、开窗导萌、前方牵引获得间隙,将埋伏牙排列整齐。结果:16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多生牙被拔除,余28颗埋伏阻生的牙齿在3~10个月内均自行萌出,未发生牙髓坏死、牙齿松动、牙根粘连等并发症。结论:手术导萌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创伤小,易牵引到位,牙周附着良好,前方牵引整体移动前牙向前,获得间隙,并可明显改善反关系,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吴凌波 《重庆医学》2000,29(6):550-551
埋伏牙移植术 5 0年代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而埋伏前牙移植则较少报道 ,10年来我科主要是对前牙采取自体移植 ,且保留牙髓共 36例 ,取得对面容和免于拨牙 ,恢复正常咀嚼功能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和年龄 男 16例 ,女发 14例 ,9岁至 13岁 ,18例共2 2个牙 ,13岁至 18岁 12例 ,共 44个牙。1 2 数目和牙位 上中切牙 17个 ,上侧切牙 12个 ,尖牙 7个 ,〈其中 1个是下尖牙〉。1 3 典型病例林× ,女 ,13岁 ,左侧上颌尖牙未萌出 ,检查 :3缺失 ,间隙正常 ,牙槽嵴尚丰满 ,两侧恒牙正常 ,左侧上颌尖牙区根尖片示 :埋伏缺隙处颌骨内水平位 ,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导萌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例22颗有保留价值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病例进行翻瓣闭合牵引导萌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1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经3~11个月导萌均顺利萌出,牙髓活力正常,未见埋伏牙及邻牙牙根吸收,17颗牙周组织正常,4颗尖牙牙龈形态不理想.1颗埋伏阻生中切牙因意外治疗失败.结论 经X线准确定位,采取最佳的导萌方式和合理牵引方法和牵引力,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能够得到保留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146例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临床分析附属口腔医院姚维群,陈俊莲关键词埋伏多生牙;上颌前牙区中图号R783.4埋伏多生牙指埋伏于颌骨内的尚未萌出或无法萌出的多生牙,形成原因尚无定论。其好发部位为上颌多于下颌,前牙区多于后牙区。回顾1985年以来,在我院...  相似文献   

5.
耿玮  陈智能 《浙江医学》2001,23(7):430-431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埋伏尖牙常不能自行萌出引起邻牙拥挤、错位、牙根吸收 ,或成为感染病灶继发成颌骨囊肿。笔者通过对31例埋伏牙的临床分析 ,探讨了尖牙埋伏阻生的发生原因、定位和矫正技术。1.对象本组男性18例 ,女性13例。年龄10~17岁 ,平均 (12.6±2.5)岁。左侧上颌尖牙埋伏阻生14例、右侧17例。2.定位方法和结果根据“视差法”原理通过球管垂直方向的移动判断埋伏牙位置。OP -100AdvancedDentalImaging摄标准模式全景片。上颌前部咬片 ,球管投射角度与…  相似文献   

6.
上颌前牙阻生在口腔科治疗中较为常见 ,近年来倾向于用各种方法矫治予以保留 ,以达到美观及行使正常功能。其中相当一部分埋伏牙的萌出道不正常 ,采用开窗在埋伏阻生牙上粘拉钩牵引到正常的牙位上 ,平均需 9个月时间。本文对那些萌出道不正常的埋伏牙进行易位牵引并加以烤瓷冠美容修复 ,减少了牵拉的时间和埋伏牙移动的距离 ,减少牙根吸收的机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年龄 8岁~ 32岁 ,平均12 3岁 ,男 6例 ,女 14例 ,X线检查 ,均为萌出道不正常。埋伏尖牙牙根在侧切牙牙根的远中缘 ,牙冠在中切牙与侧切牙…  相似文献   

7.
刘永发  刘力宁 《当代医学》2011,17(32):33-34
目的 探讨固定正畸技术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治疗的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36例41颗埋伏阻生前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助萌组15颗,导萌组26颗.结果 39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2颗被牵引的牙因不能顺利萌出而拔除.13颗埋伏前牙经助萌治疗,3~...  相似文献   

8.
朱洪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14-2015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方丝弓矫治术结合外科开窗导萌手术,对15例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进行矫治。结果: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结论:正确选用外科导萌术加埋伏牙正畸牵引,减少手术创伤、避免炎症发生,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27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行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AW 4.1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对埋伏牙进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清晰地显示出所有埋伏阻生尖牙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依据扫描结果制定治疗计划,26颗埋伏阻生尖牙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传统X线片的不足,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尖牙,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定位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患者,采用固定正畸矫治技术采用直接牵引或者扩开后隙牵引,开放式或者封闭式牵引导萌埋伏阻生牙齿,完成矫治后观察萌出牙可否出现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是否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果 8例患者24颗牙中行助萌术治疗的6例8颗牙,经过治疗后,3~6个月全部自然萌出,完成矫治后萌出牙没有牙周、根尖、牙髓等病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行导萌术治疗的12例18颗牙,治疗后5~12个月后均埋伏牙萌出排齐,其中除1颗出现牙周附着不足外,其余均经检查牙周组织正常,未发生牙根吸收等症状.结论 治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中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可对患牙进行有效的矫正,既可有效保存患牙,又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远期疗效更明显,是临床中理想的矫治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多生畸形倒置埋伏牙,在临床上很少见,多生牙大多数多生在上颌前牙区,根据资料统计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大约占99%,多生埋伏牙少见,仅占0.48%.现报告1例左下第三磨牙区多生畸形倒置埋伏牙病例.  相似文献   

12.
手术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爽  唐旭炎  朱晓美 《安徽医学》2010,31(8):898-899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前牙通过手术导萌和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颗埋伏阻生牙利用固定矫正器为其提供间隙,通过翻瓣去骨显露埋伏牙牙冠,再牵引入牙列。结果 25颗埋伏牙排入牙列。结论外科正畸联合方法是可靠的埋伏阻生牙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矫治方法.方法 对19例20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患者,采用方丝弓正畸法轻力牵引导萌进行矫治.结果 18例患者19颗埋伏上颌尖牙被牵引入正常牙列.结论 方丝弓正畸法是矫正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3):262-263
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开封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08—2016-08间收治的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患者50例,在诊疗过程中均应用锥形束CT,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46例(65颗牙)为上颌埋伏牙,普通X线片术中符合率为80.3%,明显低于CBCT 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7颗牙)为下颌埋伏牙,5颗在腭侧,2颗在唇侧;35例接受正畸牵引治疗,15例将埋伏阻生尖牙与多生牙拔除,效果较好。结论 CBCT在口腔正畸埋伏阻生牙诊疗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是多生牙中最常见的一类,临床意义也较大。作者收集了4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年龄多较小(M=8.25岁),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局部畸形牙的萌出(19/48)和不明原因的恒前牙移位(27/48)。作埋伏牙的X线定位投照,发现其大多具有倒立生长的特点(41/53),而且位于中切牙牙弓腭侧的明显多见(42/53)。埋伏多生牙的形态则以圆锥形为主(49/53),且大多比正常恒牙短小。  相似文献   

16.
上颌尖牙埋伏在临床上很常见。上颌尖牙埋伏可造成上牙列不完整 ,牙齿不齐 ,埋伏侧上唇丰满不足 ,在侧方运动时 ,失去尖牙保护 ,使后牙受损伤 ,对口腔功能和美观都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 8例患者采用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面 ,贴Bbgg托槽 ,用短镍钛拉簧弹性牵引 ,使埋伏尖牙萌出后 ,用方丝弓排齐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患者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 3岁~ 1 7岁 ,平均年龄 1 3.7岁 ,单侧埋伏 4例 ,双侧埋伏 4例 ,共 1 2颗埋伏尖牙 ,颊侧阻生 7例 ,腭侧 1例。2 治疗方法首先确定埋伏尖牙位置与尖牙的萌出道。用外科手术暴露出埋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科自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6例牙齿畸形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均有完整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探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6例患者经CT三维重建共计检出84颗埋伏牙,59颗来自上颌,25颗来自下颌,76例为单牙埋伏阻生,4例双牙,2例为三牙,53颗为埋伏阻生牙,31颗为埋伏多生牙;84颗埋伏牙中,尖牙占比高达48.81%(41/84),其次为多生牙(19.02%),中切牙占比11.90%;其中76.19%为舌腭侧埋伏,10.71%为唇颊侧埋伏;75.00%近中埋伏,16.67%远中埋伏,仅有16.07%的毗邻牙齿牙根有吸收现象;84颗埋伏牙中46颗无保留价值,经CT三维重建图像引导,局麻后行拔除手术,均完整拔除埋伏牙,去骨量小,亦未损伤毗邻组织;其余38颗埋伏牙给予正畸牵引,牵引成功率为92.10%。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在正畸埋伏牙诊治中均能发挥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是多生牙中最常见的一类,临床意义也较大。作收集了48例此类患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年龄多较小(M=8.25岁),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局部畸形牙的萌出(19/48)和不明原因的恒前牙移位(27/48)。作埋伏牙的X线定位投照,发现其大多具有倒立生长的特点(41/53),而且位子中切牙牙弓腭侧的明显多见(42/53)。埋伏多生牙的形态则以圆锥形为主(49/53),且大多比正常恒牙短小。  相似文献   

19.
周志迎  林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192-193,F003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较常见 ,其病因复杂 ,乳牙滞留、多生牙、牙胚异位、乳牙期外伤、牙齿萌出顺序异常、乳牙早失后牙龈纤维性增生等是常见的病因[1] 。也有学者认为[2 ] 是由于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转向和异常成角 ,当根尖孔闭合后丧失萌出潜力所致 ,并认为上前牙阻生的好发牙位是上颌尖牙的阻生多于上颌中切牙 ;而房伯君等[1] 研究发现上颌中切牙的阻生多于上颌尖牙。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是正畸矫治的难点 ,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现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1 外科导萌联合正畸矫治随着方丝弓、直丝弓等固定正畸技术的日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牙正畸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5月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前牙44例(51颗牙)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治疗体会。结果:44例(51颗牙)减阻助萌矫治疗12例14颗牙,经3~6个月矫治埋伏牙自然萌出;开窗术封闭式牵引导萌法矫治32例37颗牙,经5~7个月封闭式牵引,埋伏阻生牙导萌引出。3例5颗牙开窗牵引导萌失败,其中牙根与骨粘连导萌失败2颗牙,牙周附着不足、牙龈形态欠佳3颗牙。结论:埋伏阻生牙矫治较为复杂,精确的定位、合理的矫治方案及手术方式、适当的牵引力和支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较好的美观及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