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动脉插管与传统动脉插管实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并评价2种动脉插管实验方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传统组和改进组(静脉留置针)分别对大鼠动脉插管所用时间和插管成功率,以及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插管时间为(2.35±0.75)min, 改进组时间为(0.68±0.21)min,改进组的插管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插管成功率为70%,改进组插管成功率为100%,改进组插管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监测血压为(93.26±5.89)mmHg, 改进组监测血压为(95.36±8.41)mmHg,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直接测定的血压实验研究中,采用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膀胱内插管收集尿量法和直接测压法,观察了心房提取液对家兔尿量和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心房提取液后家兔尿量增加,动脉血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心房提取液有明显的利尿和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旋转造影在子宫动脉插管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行子宫动脉插管术的患者34例,分传统组和旋转组,各17例,传统组通过正斜位DSA造影作子宫动脉栓塞术,旋转组则采用旋转造影技术寻找子宫动脉开口指导子宫动脉栓塞,术中对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患者术者所受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旋转组与传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子宫动脉插管中旋转造影和传统DSA相比,可以提高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方便、成功率高的家兔动脉插管方法。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将所分离的一侧颈总动脉进行多次插管,若第一次插管失败,仍可以进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第四次的插管操作,以提高实验成功率。结果通过家兔颈总动脉的多次插管,实验的成功率由71.43%提高到95.24%。结论这种简单、方便、成功率高的家兔动脉插管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生理学实验中的“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及药理学中的某些实验 ,在许多中等卫生学校甚至大专院校 ,都是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需进行颈总动脉插管 ,用以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变化。家兔的颈总动脉位于气管两侧 ,左右各一 ,通常实验选择右侧颈总动脉作为脑部血液供应的血管 ,左侧颈总动脉作为实验用动脉插管的血管。然后 ,在进行颈总动脉插管时 ,由于家兔过小或其它原因 ,偶尔出现动脉插管刺破血管壁或插管完毕后 ,插管与动脉结扎处的结扎线松动 ,动脉插管滑出等意外 ,致使动脉插管失败。一般需更换家兔…  相似文献   

6.
我们基于减少手术创伤之观点,利用动物开展了腹腔镜下肝动脉插管留置实验(LCHAI)。此方法与开腹肝动脉插管法(开腹法)比较无须较大的切口,与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留置法(经皮法)比较留置之导管明显缩短,避免了留置导管过长所致的并发症。另外,通过腹腔镜还可...  相似文献   

7.
神经、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调节的影响实验是重要的医学生生理实验,其操作复杂,涉及理论知识较深,学生在操作及理解上容易发生错误,在原有操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对其补充改进的具体方法,即通过增加股动脉夹闭,颈动脉窦区加压等实验项目,以及动脉插管失败后的两条补救措施,使兔动脉血压调节实验的应用更加完善,其原理更易被学生理解,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卫  陈渝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123-123
在生理、病理生理学教学实验中,许多动物实验需要动脉插管,传统的动脉插管器材已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逐渐替代了旧模式手工操作。如生理、病理生理学常用的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它可以全面替代生理学实验中的记纹鼓、二道生理记录仪、示波器、放大器、刺激器等传统仪器。由于,旧的动脉插管已不能适应新的仪器设备,我们在实验中改进了与PcLab传感器直接相连的动脉插管。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聚氯乙烯塑料管。1.2方法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剪去注射针头部分,保留头皮针软管…  相似文献   

9.
用Seldinger's插管技术对16例晚期妇科肿瘤进行髂内动脉插管灌注药物及栓塞治疗。结果:宫颈癌部分缓解5例,完全缓解2例,稳定1例,复发宫颈癌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复发卵巢癌部分缓解、稳定各2例。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副反应也轻。  相似文献   

10.
血压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英国人Bevan等首次运用动脉内插管技术对人的血压进行了连续监测。从此,人们对血压的自发性波动有所了解。并且在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血压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概念。但是,动脉内插管技术属创伤性研究,这使人体的BPV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至于用动物来研究BPV,难度很大。这是因为BPV的研究需要动物在清醒状态下连续长时间地记录血压,这有赖于一项先进技术:计算机化清醒大鼠血压连续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疗结合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上颌窦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晚期上颌窦癌进行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一周后行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病变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6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消退(肿瘤缩小在38%~96%),总有效率PR为83.3%。结论:放疗加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上颌窦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范镜林  杨劲松 《广西医学》2003,25(10):1925-1927
目的:研究动脉插管化疗并应用抗肿瘤细胞修复剂咖啡因对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8例使用动脉化疗加用咖啡因抗肿瘤细胞修复剂后2例只单纯常规静脉化疗的治疗效果。结果:8例经动脉大剂量化疗并应用咖啡因作为抗肿瘤细胞修复剂的患,临床疗效比单纯静脉化疗的患疗效较好。结论:动脉插管化疗并应用咖啡因抗肿瘤细胞修复剂对提高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手部动脉造影大多采用经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插管法,或逆行桡动脉穿刺插管经导管鞘和导管进行造影。操作繁琐、对穿刺插管处血管创伤较大。为此我们改良上述习惯的造影方法,使之变为更简便、更安全,并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穿刺插管部位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4.
测量动物血压的一个关键性实验装置是血压换能器的连接及动脉插管,由于经常出现漏气或漏液体的现象,往往导致实验失败。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张秀菊,郭月琴,吴新满附属四院化疗科(050011)关键词肝癌;肝动脉插管;护理应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检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合手术的肝癌患者,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我科自199...  相似文献   

16.
用描记法测定动物的血压,观察一定条件下血压的自身调节作用及对药物的反应等是机能学科传统的实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简捷,技术成功率高,具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93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188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合计成功率为92.6%,其中右侧成功率和左侧成功率分别为95.2%和、87.9%。对支气管动脉插管技术、导管和影响插管成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还介绍了支气管动脉插管“弹入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暂时性血管通道在紧急血透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选择挠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管对340例患者进行紧急血透。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桡动脉为89.2%,足背动脉80.4%,肱动脉40.9%,股动脉为100%,股静脉100%;股静脉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颈内静脉93.3%,锁骨下静脉80%。结论: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进行紧血透时宜首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或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节约医疗费用;方法:用普通塑料管替代化疗泵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结果:25例中晚期肝癌病人接受了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导管留置时间最长19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4.5个月。除1例出现导管感染外,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普通塑料管用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安全可靠,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