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学军  赖敏贞 《现代康复》1999,3(8):991-992
脊柱侧凸是发生在青少年脊柱的一种疾病,可造成体态畸形,使脊柱偏离中线.形成向左或向右弯曲.丧失了正常体形的自然美,重可导致胸廓缩窄及心肺功能不全,因此采用哈氏棒矫正术治疗脊柱侧凸,矫正畸形,防止发生心肺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但这种手术治疗是骨科较为复杂的手术.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我院自1990年10月~1998年10月对6例脊柱侧凸患行哈氏棒矫正手术,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突是指患者的脊柱偏离中线,形成向左或向右的弯曲,是一种常见的畸形。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体形和劳动,而且可导致胸廓变形、心肺功能不全等。我院骨科自1992年7月至1999年12月对12例脊柱侧突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畸形大部分矫正,无心、肺、脊髓及内固定器械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9~16岁,平均13岁。特发性侧突8例,先天性脊柱侧突4例。采用哈氏棒矫形4例.哈鲁联合手术7例,YOB-板棍矫形器1例  相似文献   

3.
C-D棒三维矫正脊柱侧凸20例护理体会李振香张蕾冯玉婕(山东省立医院,250021)脊术侧凸治疗器械中常用哈氏棒、芦戈氏棒两者联合应用,其矫正率较低,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4年起改用C-D棒治疗脊柱侧凸,共20例。C-D棒的优点是脆性小,不易断棒,...  相似文献   

4.
1984年Cotrel和Dubousset创立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三维理论,发明后路去旋转矫正技术并首次应用于临床后,使手术内固定矫治脊柱侧凸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到90年代初CD技术在欧美已成为治疗脊柱侧凸的标准规范化手术。1997年12月~1999年1月,我们对92例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CD矫正技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2例(男25例,女67例)年龄11~ 29岁,平均19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6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神经纤维瘤病3例,合并Chiari畸形或脊髓空洞症5…  相似文献   

5.
脊柱侧凸矫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最常见的脊柱畸形,不但影响美观,还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严重者可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早期发现,及时矫治,是防止和减少该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有效方法。我院1997年开始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11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4.6~7.5 h,平均5.6 h;出血量1600~4300 mL,平均2570 mL。术后约1周戴支具下地活动,2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恢复。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75°矫正为32°,矫正率为57.3%;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47°矫正至11°。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以上(8~50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红肿并分泌物1例,一过性下肢麻木2例,无严重并发症(神经损伤等)发生。1例术后11个月发现固定棒断裂,随访36个月畸形未加重。结论 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术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具有矫正率高、安全有效和临床疗效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脊柱侧凸多为先天性半椎体、楔形体或梯形椎体,单侧椎间盘缺如等先天性脊柱畸形所致,常伴有脊柱裂和脊膜膨出。脊柱侧凸严重时会出现外观、胸廓畸形,引起心肺功能障碍,还会降低身高,从而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发育。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成功进行1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脊柱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回顾105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评估、观察要点和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认真访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指导患者进行唤醒试验训练;术中保障静脉通路通畅,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协助顺利进行唤醒试验;术后控制补液量、镇痛、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105例患者均安全接受了矫形手术,脊柱侧凸和后凸矫正率分别为(55.0±33.3)%和(54.2±23.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压力性损伤、不可逆或迟发性神经损害、胃肠道症状、心肺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结论 通过脊柱外科专科护士及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实现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脊柱侧弯一部分可发展成严重的畸形或因脊柱过度成角引起截瘫等,50岁以前死亡率可达15%.我院从1980年治疗22例,开始7例仅用哈氏棒矫正加植骨,疗效较差,后15例加用凸侧肋骨切除,效果明显提高.本文仅将采用肋骨切除者作一简要介绍.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特发性侧弯14例,先天性1例;  相似文献   

10.
正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上的三维畸形。脊柱侧凸患者常伴有胸廓畸形,椎体旋转及楔形变,严重脊柱侧凸患者的胸廓畸形和躯干塌陷,会造成肺组织发育障碍和肺组织受压肺膨胀障碍,甚至在凸侧发生局部肺不张,肺顺应性下降及呼吸与循环阻力增加[1]。心脏术后常规使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脊柱侧凸行心脏手术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8例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的护理。主要措施有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各种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可以有效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均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并脊柱后凸畸形围术期的系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总结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对37例需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肺功能锻炼、主动锻炼及术前饮食指导,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手术效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对行凹侧双棒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对症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辉  齐琦 《现代护理》2002,8(10):800-801
脊柱畸形病人病程长 ,手术危险性大、治疗和护理较困难。如何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健康教育 ,满足脊柱畸形病人的需要 ,提高手术成功率 ,使病人安全、顺利的渡过围手术期是关键的问题。我科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对 2 0 7例重度脊柱畸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7例 ,脊柱侧凸 12 3例 ,脊柱后凸 84例。男 116例 ,女 91例 ;年龄 9~ 6 1岁 ;脊柱侧凸畸形角度(cobb‘s)角 70~ 140° ,平均 89° ,脊柱后凸角度 70~ 146°,平均98°。术后平均矫正度 ,脊柱侧凸 97°,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Isola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畸形患者的术后功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2001-03/2003-06应用Isola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者22例。特发性侧凸18例,先天性侧凸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83°,平均62°,矢状面Cobb角12°~54°,平均34°,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I度6例,II度13例,III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31°,矫正率为62%~85%,平均69%,矢状位矫正为21°~32°,平均26°。椎体旋转矫正I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钉棒内固定系统校正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获得冠状面良好矫正率的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15.
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向弯曲畸形,多发生在青少年青春发育初期及青春发育期,以胸段和胸腰段脊柱多见。容易致胸廓畸形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出现心悸、活动后气促,易疲劳等,严重影响身体发育。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对20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进行了脊柱侧凸前路松解(kaneda anterior scoliosis system,KASs)内固定术,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脊柱的侧弯。临床上常采用鲁克棒、哈氏棒内固定矫正加植骨融合术治疗。我科从1998年至今共治疗该疾病10例,这不仅依赖医生精湛的手术技术,精心的护理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我们将护理程序应用到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中,使护理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其中男性病人4例,女性病人6例,年龄12~16岁。脊柱“S”型弯曲,Cobbs角45°~60°。手术方式均为鲁克棒哈氏棒内固定矫正加植骨融合术。麻醉方式主要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通过制定正确的护理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内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通过20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各种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缩短了卧床时间,提高了自理能力。结论对经椎弓根截骨内固定矫形治疗脊柱后凸畸形围术期的系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第7讲骨与关节疾病(2)张学军100045北京儿童医院4脊柱侧弯正常脊柱只有生理性的前后凸而无任何侧凸。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胸廓的复杂畸形,如不及时矫正,侧弯加重会影响心肺功能。4.1分类4.1.1病因分类4.1.1.3神经性下运动神经元性,小儿麻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Isola钉棒系统矫正脊柱侧凸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畸形患者的术后功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科2001-03/2003-06应用Isola钉棒系统治疗脊柱侧凸患者22例.特发性侧凸18例,先天性侧凸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176;~83&;#176;,平均62&;#176;,矢状面Cobb角12&;#176;~54&;#176;,平均34&;#176;,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Ⅰ度6例,Ⅱ度1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176;~31 &;#176;,矫正率为62%~85%,平均69%,矢状位矫正为21&;#176;~32&;#176;,平均26&;#176;.椎体旋转矫正Ⅰ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钉棒内固定系统校正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获得冠状面良好矫正率的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由于脊柱旋转及肋骨凸起常导致背部胸廓不对称,即所谓的剃刀背畸形。目前凸侧胸廓成形术仍是改善剃刀背畸形的主要手段。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共对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施行后路矫形术,同时行同一切121内的凸侧短段肋骨切除胸廓成形术,以矫正剃刀背畸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