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类代谢与结直肠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瘤的发生和恶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脂类、脂类代谢产物有参与其他代谢的酶可能是结肠腺瘤发生和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恶变及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大肠癌的发生逐年增加,且年轻人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大肠癌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腺瘤性息肉作为一种癌前病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及时发现腺瘤并加以摘除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生降低85%。为进一步了解青年结直肠腺瘤与息肉恶变及大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7例青年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中恕  刘铁夫 《胃肠病学》2013,18(3):179-181
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关系密切。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评估了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组分与结直肠腺瘤的风险。这种关系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是可能的影响因素。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是一组上皮呈锯齿状结构的息肉/腺瘤,包括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型增生、传统锯齿状腺瘤和未分类的锯齿状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和传统锯齿状腺瘤是锯齿状病变发展为结直肠癌的前驱病变。锯齿状病变的特征是遗传(BRAF或KRAS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CpG岛甲基化表型)的改变,协同驱动结直肠黏膜发生息肉、腺瘤,并恶性转化为结直肠癌。锯齿状病变的复杂性使其诊断困难,易漏诊且恶变率高。本文从内镜特征、病理特征、分子学进展等方面对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升高引起广泛重视。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防治结直肠腺 瘤是减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烟酒摄入、体重、年龄 及家族史等。结直肠腺瘤的治疗包括内镜下切除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评价至关重要。通过积极开展筛查、生活方 式的改善以及化学预防等方式,可对结直肠腺瘤癌变进行个体化精准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检测141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120例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分析结直肠腺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血脂的情况。结果 141例结直肠腺瘤组中有高脂血症59例(41.8%),120例对照组中有高脂血症20例(16.7%),结直肠腺瘤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腺瘤组中,高脂血症者分别为39例(41.9%)、13例(40.6%)、7例(43.8%),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脂及脂蛋白变化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 结直肠腺瘤患者 180例 ,对照组 5 5例 ,收集清晨静脉血 2ml,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并根据腺瘤的部位、大小、数量、组织成分、异型增生的情况进行分组 ,分别比较各组的测定值。结果 腺瘤组TC、TG、LDL 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HDL C显著下降 (P <0 .0 1) ,其他各亚组测定值也有相应改变。结论 TC、TG、LDL C与腺瘤的发生及恶变有关 ,HDL C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是否能降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性 ,以及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全世界关于NSAIDs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比较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有 8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被纳入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 (P =0 0 0 3 ) ,但没有证据支持长期使用苏林酸和塞来昔布可以减少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性 (P >0 0 5) ,也无证据证明结直肠腺瘤预防与NSAIDs的剂量有关。无论使用阿司匹林还是安慰剂 ,结直肠癌发生的机会相似 (P =0 8)。未发现NSAIDs和安慰剂组间不良反应有差异。结论 在结直肠腺瘤或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减少腺瘤的发生 ;目前尚无常规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结直肠癌发生的证据 ,也无长期使用苏林酸和塞来昔布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发生危险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惠阳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71例患者。其中管状腺瘤患者203例,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68例。比较结直肠管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纤维结肠内镜检查的基本情况,结直肠息肉一般特征、数目、病理,以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水平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山田分型、最大息肉直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的关系。 结果累计息肉数目最多部位、最大息肉好发部位、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好发部位均为乙状结肠。结直肠管状腺瘤与管状绒毛状腺瘤患者山田分型、最大息肉直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高血压、脂肪肝、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情况及总胆固醇水平、血清尿酸水平、癌胚抗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山田分型及最大息肉直径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有关联[Wald χ2=5.756,Exp(B)=2.494,P=0.016;Wald χ2=23.173,Exp(B)=12.842,P<0.001],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无关联。 结论与结直肠管状腺瘤患者相比,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病并无直接关联,但息肉直径大小及山田分型与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发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优化筛查及随访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且病理结果示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组623例患者。根据基线结肠镜检查报告及腺瘤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高危腺瘤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总计纳入1 125枚结直肠腺瘤,其中进展期结直肠腺瘤430枚,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695枚,两者在分布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腺瘤组(277例)和非高危腺瘤组(346例)均以男性较为多见,2组在性别、饮酒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P=0.13)。与非高危腺瘤组比较,高危腺瘤组中有吸烟史患者的占比较高、平均年龄较高、复发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是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高危腺瘤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  相似文献   

11.
高占娟  胡晓娜 《胃肠病学》2012,17(6):366-368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DNA的合成和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叶酸缺乏易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如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已形成,叶酸补充可能增加其进展风险。800μg/d的适量叶酸摄入是有益的,应不会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国12个县市资料显示,结直肠癌死亡率已居第4~5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城市发病率上升了31.95%,农村上升了8.51%。根据腺瘤-腺癌顺变假说,超过95%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直肠腺瘤,因此寻找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对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众多基因或蛋白表达产物在不同时段异常表达以及它们之间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使得结直肠腺瘤癌变的生物学行为至今仍未得以阐明。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新的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检测及分类方法,从而更好地评价结直肠腺瘤的癌变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舒林酸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腺瘤的转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腺瘤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国外文献报道[1]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结直肠腺瘤有消退作用,预防结直肠癌发生。但对散发性结肠腺瘤(SAP)疗效不肯定[2],本文旨在探讨舒林酸治疗SAP的作用及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结直肠腺瘤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OX-1和COX-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6例经病理证实的散发性结直肠腺瘤活组织检查标本,15例肠镜检查无明显病变的IBS患者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OX-1和COX-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OX-2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异常增高(P〈0.05),而COX-1在正常组织和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OX-2参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 430例患者(20 351枚息肉)资料。根据是否包含≥1枚腺瘤性息肉,将患者分为腺瘤患者组(4 573例)和非腺瘤患者组(1 857例);根据结直肠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 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 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 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 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共纳入50 645例, 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 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 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 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发生结直肠腺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质指数水平分为肥胖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脂、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肥胖组结直肠腺瘤阳性率、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结论]肥胖患者体质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结直肠腺瘤组织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化学法对55例结直肠腺瘤病人体内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5年生存率。结果两者在结直肠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69.5%,且其表达率与年龄、患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VEGF及其受体KDR阳性者中5年生存率为45.5%、52.3%,阴性者5年内生存率为88.5%、87.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结直肠腺瘤的患者,VEGF、KDR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联合使用VEGF、KDR是预测结直肠腺瘤预后的良好指标。结论 VEGF及其受体KDR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二者均阳性表达时提示患者预后差,二者联合可以作为评价结直肠腺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