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方法:随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7.2%,痊愈率22.2%;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1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明华 《光明中医》2012,27(2):318-319
目的 观察背俞穴透刺埋线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选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30例选用西药常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0例,显效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结论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背俞穴透刺埋线法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具有吞咽困难症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比两组针刺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评分以及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与吞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较常规针刺组为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甘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背俞穴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RP、WBC、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WBC、NE%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背俞穴注射式埋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注射式埋线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背俞穴注射式埋线配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优于单纯应用异甘草酸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穴位埋线于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4周。结果: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积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针采用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脐周八穴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疗效,可持续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腰围、BMI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取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俞穴,穴位药物注射夹脊穴及配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6%,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2组各治疗4周后以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种治疗方法对痤疮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治疗组总显效率(86.66%)比对照组高(6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阿是穴围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痤疮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脑梗塞失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沐榕 《中国针灸》2003,23(1):9-17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脑梗塞失语症加用针刺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49例,对照组45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三针和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医加针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脑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俊芳 《中国针灸》2004,24(8):541-543
目的:比较针刺与中药治疗脑萎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40例脑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用耳针、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与对照组(60例,口服中药八珍汤加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96.3%,对照组为45.0%和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脑萎缩优于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国  陈洪沛  王燕 《中国针灸》2004,24(10):691-692
目的:对比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与口服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谭奇纹 《中国针灸》2004,24(8):537-538
目的: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72.7%(P<0.01).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长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张必萌  吴耀持  沈健 《中国针灸》2004,24(9):613-614
目的:观察针刺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其中长针组的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有效率为55.6%,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长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以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并设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患者42例为对照组。观察头痛症状积分变化,以判定临床疗效,同时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30例进行治疗前后经期血浆血管加压素( AVP )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0.9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明显(P<0.01);两组血浆AV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趋势略优。结论: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对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AVP的异常水平而发挥止痛效应。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针药结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 tics,M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MT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滋肾调肝方+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2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表(Yale Global Tie Severityb Scale,YGTSS)评估患儿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29/35)、对照组为57.1%(20/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6,P=0.023);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为71.4%(25/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6,P=0.019).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YGTSS评分[(14.6±6.9)分比(17.3±7.5)分,t=4.604]、2个疗程YGTSS评分[(8.0±5.3)分比(10.3±4.9)分,t=5.521]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结合耳穴贴压可减轻MT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邹宏军  赵文民 《中国针灸》2004,24(4):227-228
目的:探寻提高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的疗法.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针、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对慢性胃炎患者环核苷酸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6例)与针刺组(34例).主穴均为胃俞、中脘、足三里,分别进行埋线或针刺治疗,并观察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的改变.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针刺组76.47%(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血浆cAMP、cGMP、Gas、SP含量的改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埋线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肯定疗效,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和胃肠激素含量,从而改善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Childcerebralpalsy(CCP)isanon-pro-gressivecerebralinjury-inducedsyndromeoccur-ringwithinamonthfrompre-birthtopoSt-birth,manifestedmainlybycentralneurogenicdyskinesiaandabnormalPosture,disturbanceofvision,audition,speechandintelligence,andepilepticattack.Itseriouslyendangerschildren'smentalandphysicalhealthandoftenresultsinpermanentdisability.Uptonow,therehavenoyetbeenanyspecialtherapeuticapproaches.Inrecentyears,theauthorsadoptedpenetrationneedlingandmoxibustiontotreatCCPandachievedsatisf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