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于勇  闵立贵 《新疆医学》2003,33(5):63-64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膀胱粘膜下层及肌层受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症,临床上少见,迄今国内报导不多,加之本病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我院近几年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等几方面提高对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的认识。方法:通过对5例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并借以减少临床误诊。结果:经治疗5例排尿异常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每3个月复查B超、CTU、膀胱镜,其中4例未见复发。结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是一种少见的特异性膀胱炎,易误诊为膀胱肿瘤,更易误诊为普通泌尿系感染,膀胱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终的确诊方法。治疗方法主要是去除诱因,经尿道电切除病灶或膀胱部分切除等,抗组胺或(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嗜酸细胞 (eosinophiliccell,EC)浸润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前者为嗜酸细胞性肉牙肿 ,后者见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 ,EG)和寄生虫感染、药物过敏、结缔组织病、嗜酸细胞增多症、炎症性肠病及肿瘤等继发性胃肠道EC浸润。EG是胃肠道组织中EC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 ,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 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 ,国内病例较少。我院1999~ 2 0 0 2年共收治 3例EG病人 ,复习 90年代国内文献 ,见散在报道 43例 ,连…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国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临床特点,探索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报告1例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并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14年12月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患者179例文献报道。结果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患者均经膀胱镜检查、活检后经病理明确诊断。男119例,女61例,年龄0.8~78(38.5±18.5)岁,常见症状有肉眼或镜下血尿(68.89%)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46.67%),其他症状还包括耻骨上疼痛(30.56%)、排尿困难(30.00%)、腰痛(7.18%)、尿潴留(2.78%)等。绝大多数患者无异常体征(86.11%),部分患者可有耻骨上压痛(10.56%),下腹部包块(3.33%)和肾区叩击痛(3.33%)。影像学检查异常阳性率依次是CT扫描93.50%(115/123)、膀胱B型超声91.39%(138/151)和静脉肾盂造影(IUV)77.65%(66/85)。膀胱镜检查病变呈多处和广泛弥漫性病变76例(44.71%),累及膀胱三角区23例(13.53%),左、右或双侧输尿管开口24例(14.12%),右侧壁22例(12.94%),后壁19例(11.18%),膀胱底部13例(7.65%),左侧壁和膀胱顶部各9例(5.29%),前壁和膀胱颈均为6例(3.53%)。并发肾积水37例(20.55%),膀胱容量明显缩小、膀胱充盈困难或无法充盈19例(10.55%),尿潴留10例(5.56%),膀胱结石2例(1.11%),肿物表面沙粒样钙化和膀胱颈硬化症各1例(0.56%)。确诊后单纯内科治疗59例(32.78%),膀胱部分切除31例(17.22%),膀胱部分切除+内科治疗25例(13.89%),膀胱镜治疗+内科治疗23例(12.78%),单纯膀胱镜治疗18例(10.00%),膀胱全切和膀胱自体扩大术各1例(0.56%),余22例(12.22%)未详述内科治疗。本组病例中治愈156例(86.67%)。结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可发于各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疼痛,排尿困难等。经尿道切除膀胱病变,结合皮质激素、抗过敏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一例男性41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曾行剖腹探查,未能确诊。后经淋巴结活检、骨髓多次检查,确诊为嗜酸细胞性白血病。经用 HOAP 方案化疗无效,病情恶化,以后出现血性腹水,肾功能衰竭死亡。此型白血病临床少见。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有关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7岁,因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20余天入院.既往无过敏史、哮喘史.入院后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79,高于正常,余无异常.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0~5个/HP.中段尿培养阴性.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正常.彩超示:膀胱右后壁底部见一局限性隆起,大小为1.5 cm×2.5 cm,呈等回声,基底部宽.静脉肾盂造影无异常.膀胱镜检见膀胱右后壁、顶壁一3.0 cm×2.5 cm乳头状隆起,水肿、出血,多处取组织活检,病理报告嗜酸性膀胱炎(图1).2002年6月7日在连硬外麻下行局部病变电灼术,手术顺利,经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纪冰  王文瑛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995-996,F0003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eosinophilic cystitis,EC)无典型临床特征,易与膀胱肿瘤和尿路感染等疾病混淆。我院自2010年3月-2010年7月共收治3例EC患者,效果良好,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卫国  周清华  马鸣  鹿占鹏 《疑难病杂志》2010,9(10):787-787,F0003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异性膀胱炎,国内报道较少,常误诊为肿瘤,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电切手术、膀胱灌注化疗、抗炎等。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为变态反应疾病,笔者近年用非手术方法治疗6例嗜酸细胞性膀胱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鲁 《广东医学》1995,16(1):17-1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6例报告东莞市中医院外科(511700)周学鲁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少见的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嗜酸细胞浸润性胃肠道疾病。国内报道约100例。我院近10多年共收治6例。现报道如下,并就其病因病理和诊治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6例...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4岁。主因间断腹痛15d,加重伴恶心、呕吐、黑便2d于2010年3月4日收住院。既往体健,吸炯史30年,每天约10支,饮酒少量。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间断性,位于脐周,性质为绞痛,进食(特别是酸性食物)后加重,发作时脐周可触及包块,缓解时包块消失,无发热、盗汗;无腹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8年6月40例腺性膀胱炙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的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的尿路刺激症状和血尿:全部病例行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40例均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术后37例获得随访,21例症状消失,12症状部分改善,患者可以接受;4例复发分别于术后3、5、7及11个月复查膀胱镜时发现病变.结论 腺性膀胱炎已成临床常见病,病理组织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经尿道电切术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例1 女性,31岁,以“中上腹闷痛不适5年余”为主诉于1999年1月入院。近5年来,反复出现中上腹闷痛,进食后加重,伴有腹胀,大便干燥,排便后腹痛可减轻,于外院诊治多次,效果不佳。转诊我院后,查体无特殊,未扪及腹部肿块,钡灌肠见横结肠过长,达髂前上嵴下方,提示横结肠过长。行剖腹探查,见横结肠约100cm,下达盆腔,已达髂前上嵴下方约3cm,与周围无粘连,切除约35cm,结肠端端吻合,结肠稍呈松驰状,基本复位于上腹部,术后正常排气排便,随访1个月,情况良好。例2 女性,33岁,反复腹胀,便秘2年余。患者5~7天排便一次,呈羊粪样,于外院灌肠、口…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m,MEN)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有3个以上内分泌腺发生病变,临床多表现为受累的内分泌腺功能亢进.近年我科收治MEN 2a及MEN 2b型各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胺酮(K粉)相关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讨论。结果: 3例患者中2例表现为严重的下尿路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排尿困难,伴有血尿或急迫性尿失禁。尿常规及培养阴性。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壁增厚,膀胱容量较小。膀胱镜及病检显示膀胱黏膜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改变。分别对3例患者给予激素、膀胱水扩张及戒断K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3~4个月,1例无复发,1例因复吸K粉、1例因术前严重挛缩膀胱症状复现。结论: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是一种以下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泌尿系损害,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均不明确,早期戒断K粉,及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诊治分析(附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采用开放手术治疗,32例经腰切口,7例经腹切口(其中膀胱嗜铬细胞瘤2例),术中6例先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其中1例出现室颤,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病检良性35例,恶性4例。结论B超、CT结合临床症状仍是诊断嗜铬细胞瘤主要依据。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但只要做到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术后根据中心静脉压补液扩容,持续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均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6.
杜从启  李付彪  孙忠凯  刘凌云  王洪亮 《重庆医学》2011,40(11):1068-1069,1072
目的探讨急性睾丸扭转手术时机及处理方法,总结经验,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5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阴囊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达98.3%。4例未行手术探查,给予手法复位,留院观察2 d后出院。54例行手术探查,19例保留患侧睾丸,35例行患侧睾丸切除术。结论当突然出现的单侧阴囊肿大时,应首先考虑睾丸扭转,首选彩超检查;治疗上应早期确诊,3 h以内及时手法复位,复位一旦失败,应立即行手术探查,以挽救睾丸,提高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于1993年—2006年收治的7例嗜酸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7例患者平均年龄33.2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腹痛等。影像学检查示膀胱壁增厚和占位性病变。均通过活组织检查后诊断为嗜酸性膀胱炎。治疗上采取药物及手术治疗。结果4例经药物治疗痊愈,另3例经电切辅以药物治疗痊愈。其中6例获得随访1-7年,排尿异常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膀胱异常变化消失。结论嗜酸性膀胱炎为良性病变,与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应注意与恶性膀胱肿瘤相鉴别,治疗上应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低 ,约占全部肿瘤的 0 .8%~1.2 % [1 ]。但由于其恶性度高 ,症状不典型 ,发现时多为晚期 ,预后较差。笔者分析了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 4 2例胆囊癌病例资料 ,并对其诊治方面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3例 ,女性 2 9例 ,男女之比 1∶ 2 .2 3,中位年龄 5 2岁 (2 6~ 74岁 )。临床表现 :隐痛、胀痛、食欲不振、厌油感 2 0例 (4 7.6 % ) ;反复胆绞痛、寒战、发热 16例(38.1% ) ;黄疸、黑便、右上腹肿块、恶病质 6例 (14 .3% )。本组 4 2例术前均行 B型超声波检查 ,诊断胆囊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19.
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我院1986年5月至2005年3月9例脾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脾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4例,其中保留副脾1例,脾片网膜囊内移植2例;部分脾切除1例,半脾切除1例,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3例.本组均治愈.腹腔镜囊肿引流病例,随访2月~5年,未发现囊肿复发、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脾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腹腔镜囊肿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