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情况.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腹膜外剖宫产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32例.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腹膜外剖宫产组在腹直肌与腹膜、膀胱粘连,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子宫下段组,在腹膜与大网膜、子宫粘连上低于子宫下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在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方面明显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为二次开腹带来困难,不应作为剖宫产首选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造膀胱腹膜反折,减少腹腔污染及术后腹腔脏器黏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进腹,于膀胱上2cm处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探查子宫及双附件,横弧形打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用0~2可吸收缝合线将膀胱腹膜反折上缘与腹壁腹膜上缘连续缝合,隔离腹腔与手术野。切开子宫下段,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及附属物,缝合子宫,清洗切口,将腹壁腹膜下缘与膀胱腹膜反折下缘缝合3~4针于腹膜上缘。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6 .5min,术中出血平均240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9 .6h。结论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损伤小、排气早、术后病发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明为上升。目前我省采用的手术方式最多的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并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缺点人们已经熟知,腹膜外剖宫产术主要是分离膀胱技术难度高,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及一过性肉眼血尿或膀胱损伤,为了克服腹膜外剖宫产及腹膜内剖宫产术的缺点,并保留各自的优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种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式,临床应用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关键在于剥离膀胱腹膜及暴露子宫下段这一步骤。为寻找理想的操作方法,我们在 Nortor's 法和 Water's 法基础上,就手术方法进行了改造,即采用了膀胱顶一侧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使手术简单易行。使用本法已手术92例,效果良好。手术指征和(?)忌症手术指征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足月临产或未临产者均可适用。但如有宫腔感染者、前置胎盘大出血、胎盘早剥、子宫先兆破裂及有腹腔探查指征的病例应慎用。手术方法1.腹壁切口同下段剖宫产术。2.切开膀胱前筋膜,于膀胱顶下2cm 偏左侧弧形切开,切开深度以暴露膀胱肌层为度,并将切口向两侧扩大,直达膀胱左侧角.  相似文献   

5.
更正     
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又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最常用的是子宫下段、腹膜内剖宫产。  相似文献   

6.
薛代兰 《现代医学》2008,36(2):100-101
目的 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临产后剖宫产中应用的特点.方法 80例临产后需要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及输尿管损伤、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情况、产后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足月孕妇临产后剖宫产采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腹膜外剖宫产术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与子宫壁取出胎儿及胎盘的手术.其种类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古典式剖宫产术、腹膜外剖宫产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还有再次剖宫产术应用腹膜外术式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两种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媛珍  钟燕丽 《广西医学》2007,29(1):119-119
1996年以来,新式剖宫产在中国迅速普及.该术式是以色列医生Stark对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进而来,其特点之一为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及脏层腹膜,因此导致的并发症已成为手术者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以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新式刮宫产术是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的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我院开展的改良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相同之处是横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反折腹膜,不缝合腹膜、膀胱反折腹膜;但在子宫肌层切开、皮下脂肪缝合及皮肤缝合上进行了改良,与新式剖宫产术有所不同.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早等优点.自1999年5月开展以来,已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即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目前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消毒、无菌技术及抗感染技能的进步,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的娴熟,使剖宫产成为当今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应用适当,使母婴安全.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又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马泳  王焱  赵娟娟  王群 《新疆医学》2004,34(6):73-74
我院自1999年10月开始普及新式剖宫产手术,至今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该术式是以色列医生Stark对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进而来,其主要特点是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及腹壁腹膜。我院对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官产术导致的粘连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现予以总结,以便改进手术方式,减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式剖宫产术为以色列Stark教授改进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其特点是采用Joel-Cohen方法开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返折腹膜及子宫肌层,单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不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腹膜,肠线边疆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并与同期传统下段剖宫产相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排气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多方面优于传统剖宫产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评价周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对我院240例37~42周胎龄,具有明显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采用4种术式剖宫产,对手术至娩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手术时间:周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相比(P<0.05)、与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相比(P<0.01)、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相比(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肛门排气: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腹膜外剖宫产相比,有差异(P<0.05).④结论 :周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排气早、术后病率低,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廉  袁曼虹 《广西医学》2000,22(1):48-50
新式剖宫产是一种精简的外科手术,其特点是采用Joel-Cohen方法开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返折腹膜及子宫肌层,单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不缝合膀胱返折腹膜与腹膜,腹壁切口仅缝3针。本文对比观察52例新式剖宫产与54例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腹产,两组在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产妇充分试产后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选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过充分试产的经产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时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充分试产后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的经产妇55例病例。结果选择膀胱腹膜反折上2cm切口者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膀胱腹膜反折下2cm切口者。结论经过充分试产的经产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时宜选择膀胱腹膜反折上2cm行子宫切口。  相似文献   

16.
魏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Z1):141-142
剖宫产是处理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及难产等问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普遍提高,剖宫产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及提高,目前剖宫产主要手术方法为采用进腹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外剖宫产术是只切开腹壁组织腔取出胎儿的术式,由于其不进入腹腔,宫腔内的羊水、血液及胎粪等对盆腹腔无污染,可有效地防止腹膜炎及盆腔内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式结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程和术后的临床观察,以及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58.]。方法对近7年来在我院实行新式结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综合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既具有传统术式的缝合腹膜及子宫浆膜,保持腹腔的光滑面,减少腹腔粘连的特点; 又有美观、出血少、术式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结论综合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目前最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侧方隧道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提前打开腹横筋膜及膀胱前筋膜,再寻找三角区,形成隧道;由隧道内将子宫下段与膀胱大面积钝性分开,即潜行分离,隧道经过之处,也正是子宫与膀胱间组织最疏松、血运最少的部位。结果:本术式克服了顶入式,上、下、左、右大面积分离膀胱费时又费力及易损伤膀胱等缺点。将子宫下段与膀胱分离之方法趋于简单、安全,暴露子宫下段迅速充分,缩短了由切皮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本术式取腹部横切口,符合现代美学要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将腹膜反折同膀胱分开,使之形成“膀胱腹膜桥”,不禁食,康复快,给产后母乳喂养提供了方便。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产科手术     
051343剖宫产的手术分类及其切口愈合/滕银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59~260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按其在子宫上切口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切开腹壁后,根据暴露子宫下段的路径不同分为腹膜外剖宫产和经腹剖宫产。由于子宫体和子宫下段的组织构成不同,以及肌纤维的走向特点,使得子宫的纵向强度弱而横向强度高,而下段横向强度最大。因此,再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下段横切口裂开的发生率最低。切口又位于膀胱腹膜反折遮盖下子宫下段内,不易被腹…  相似文献   

20.
杨秀群 《广西医学》2000,22(3):582-583
随着腹外剖宫产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文献已有多种报道.其区别在于游离膀胱进入子宫下段的方法不同.为寻找更理想,又不损伤膀胱,充分暴露子宫下段的方法,我们在顶入法、侧入法、顶侧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的基础上,采用高位联合式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高联法)治疗150例取得较好效果,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创伤性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