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脾胃生理特性与功能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以气机升降而言,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根据阴阳二气性质,阳气主升阴气主降,但脾胃之气升降与此相反。因为人体脏腑之气属阴者主升,属阳者主降,阴阳之气相互交感,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从功能而论,胃主受纳水谷,纳则贵下行故胃  相似文献   

2.
胃痞壅滞,主用通降,慎用开破 胃痞是指胃脘部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生理上,胃主通降,以降为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均可直接影响气机的通畅,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木郁不能疏土,可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脾不升清,胃不和降,则升降气机痞塞,或逆乱失常,导致气滞中满;脾胃不和,则木可侮之,使气机乖常而生痞满.  相似文献   

3.
胃痞壅滞,主用通降,慎用开破 胃痞是指胃脘部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生理上,胃主通降,以降为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均可直接影响气机的通畅,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木郁不能疏土,可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脾不升清,胃不和降,则升降气机痞塞,或逆乱失常,导致气滞中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浅论脾阴虚与胃阴虚辨证论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脏,属阴,藏精气而不泄;胃为腑,属阳,传化物而不藏.脾阴主升,胃阴主降,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诸病,胃阴虚多为阳热诸病.脾阴虚则不纳而便难,胃阴虚则津液受劫而口渴.脾阴虚重在育阴和营,胃阴虚则偏于增液.脾阴虚多用甘淡之品,如怀山药、薏苡仁、扁豆、茯苓之类,胃阴虚多用甘寒之属,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藕汁之类.从临床上看,脾阴虚若纯以增液,而腻滞脾运,若胃阴虚单用补脾阴之法,则缓不应急.因此,脾阴虚不能统约胃阴虚,胃阴虚不能等于脾阴虚.  相似文献   

5.
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各脏皆有,然而气机升降的枢纽则在脾胃.脾气主升,升则运化;胃气主降,降则受纳,是以同主水谷行"仓廪"之官职.因此,中焦脾胃的升降运动就是脾胃主"仓廪"的机制.故叶天士[1]说:"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张景岳[2]亦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呕吐"、"胃反"等病范畴。脾胃属中焦,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脾虚气弱,胃火上炎,和降失司,气机阻滞,胆汁上逆,伤及胃络,发为本病。文献显示,穴位注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在祖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既对温病学说颇有建树,也对杂病治疗独具匠心。多年来,中医界对他的温病学思想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从而促进了温热病疗效的提高。同理,今天倘能对叶氏的脏腑病治疗特点进行全面研究,挖掘其杂病治疗学思想之精华,以指导临床,无疑也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所以,笔者试加探讨,以为引玉之砖。一、顺升降以畅气机叶天士非常重视人体脏腑、阴阳的升降运动,他指出:“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从左而升,”尤其对脾升胃降诸说发挥颇多。他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与胃升降相因,相反相成,脾升而健,胃降则和,为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从而维系了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相似文献   

8.
气机升降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死之机.升降而已”。它具体地反映了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的基本形式。正如《医学求是》指出“明呼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而脾胃升降又在整个气机升降运动中占非常重要地位,脾胃居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一切气机升降的根本。因此,调理脾升胃降是治疗胃病的一个主要方面。调理脾升胃降之大法,内经指出:“病在上者,取之于下,病在下者,取之于上”,“高者仰之,下者举之”,通过疏其气血,调和阴阳,祛其邪恶,复其脾胃升降之序,以达到补其不足,助升运和降,纠其反作,以举陷降逆,辛甘升脾,苦酸降胃之法,具体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临床和理论文献研究,分析中医名家对脏腑气机紊乱杂病的治疗思路、用药特点及临床疗效。认为脏腑气机紊乱杂病的治疗,应采用"握中央而运四旁"的方法,即从调理脾胃中气入手,灵活运用左升肝脾,右降肺胃,上下交通心肾的方法调理脏腑气机,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使脏腑气机恢复升降有序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阴土阳土,水火喜恶不同;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火(邪火)乘土位而元气(真火)不足,不湿(客水)停滞而津液(主水)不布是内伤热中证的基本病机;脾升则木(肝)升,木升则火(心)旺,胃降则金(肺)降,金降则水(肾)生水随脾升则火不上炎,火 随胃降则水不下寒,失此则脾胃内伤,百上生。指出水火学说是认识脾胃生理、病理及指导脾胃病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阴土阳土 ,水火喜恶不同 ;脾胃虚弱 ,中气下陷 ,火(邪火 ) 乘土位而元气(真火 ) 不足 ,水湿(客水 ) 停滞而津液(主水 ) 不布是内伤热中证的基本病机 ;脾升则木(肝 ) 升 ,木升则火(心 ) 旺 ,胃降则金(肺 ) 降 ,金降则水(肾 ) 生 ,水随脾升则火不上炎 ,火随胃降则水不下寒 ,失此则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指出水火学说是认识脾胃生理、病理及指导脾胃病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体之气,可分三部分,在上焦的谓大气,也称宗气。肺主之,司呼吸。在下焦的谓元气,也称先天之气。肾主之,司镇摄。在中焦的谓中气,也称后天之气。脾胃主之,司运化,升降。在这里主要谈中气,对于中气的重要性,谈谈个人的浅薄认识。 中气是后天脾胃之气,所以谈中气离不开脾胃,“脾胃者,食禀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以膜相连,位於腹中,互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之精微,能升清降浊,为生化气血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二者一阴一阳,升降相因,燥湿相反,互相配合。大气借之而下交,元气因之而上济,上下相交,阴阳互济,血脉循径,营卫调和,人身安和,疾病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代医家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探讨其调气机法治胃病经验.[方法]通过对《叶天士医学全书》中叶氏医案的整理、分析、归纳,阐述叶天士在治胃病中如何运用调气机法.[结果]叶天士认为诸病与人体气机运行异常有关,治病关键是取药物性味,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使其复常,治疗胃病亦然.胃病的发生与肝脾密切相关,胃腑以降为顺,脾宜升,肝宜平.用药以甘温轻清之品升脾,辛泄苦降之属平肝,甘凉滋润、辛温通阳以降胃阴胃阳.临证中常多种方法合用.[结论]叶天士在治疗胃病中善用调气机法,继承发扬了前人学说而经验独特,对现代中医临床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     
董建华:胃脘痛基本病机为气滞,治疗当分辨气滞、血淤和虚证三型董老认为,脾与胃,经脉互相络属,互为表里,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影响的。脾为脏,属阴属里;胃为腑,属阳属表。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协调,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输转和吸收。因此,董老把“胃宜通降,脾宜升运”,“脾升则健,胃降为和”及“升清降浊”等作  相似文献   

15.
<正>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寒、湿、热、痰、食积、气滞、血瘀、情志、虚损等因素均可影响胃的生理功能而罹病。胃病的发生,与肝脾颇为密切。肝得疏泄,则脾(升)运、胃(降)和;肝失疏泄,则脾壅胃塞,此谓木(肝)土(脾胃)不和。脾胃互为表里,脾不运化,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必影响胃主纳谷和腐熟水谷的功能;脾气不升,气机阻滞,必碍胃通降浊气的功能;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在脏  相似文献   

16.
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升降运动。中医学中的脾与胃,是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升一降,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生理功能方面:一主运化水谷精微,上归于肺,而营养周身的上升运动;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水谷的下降运动。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的一升一降,一运一纳,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主升,脾健则能使水谷精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以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胃主降,胃和则能保证消化道的通畅,水谷之糟粕得以下降排出体外。故李东垣说:“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脾胃气机升降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三方而探讨了脾胃气机升降与脾胃病的关系,试从这一侧面说明脾升胃降理论对临床指导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9,(7):1397-1400
临床巧用药对可以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从而维护机体气机的升降平衡。升清降浊以畅达气机:党参配半夏,增强降逆化痰之力,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腹胀、泄泻、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等症。补中益气汤配旋覆代赭汤,升中气,降胃气,标本兼顾,升降相使,用于因脾虚生痰,痰阻气逆,而见嗳气、呃逆、呕吐等症。僵蚕、蝉蜕配生地黄、泽泻升清降浊,宣发郁热,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主要用于邪热充斥内外,郁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黄芪配牛膝,补气行气活血兼降气血,用于老年性高血压、妇女血滞经闭及产妇气虚血瘀而致的腹痛、胞衣不下者。疏肝解郁以助脾升胃降:黄连配吴茱萸,疏肝郁,清胃热,辛开苦降,多治疗肝旺乘脾,寒热错杂,升降失司而见之两胁胀痛、吞酸、口苦等症。木香配郁金,疏肝行气以调气机,治疗因肝郁气机失调而致的胸胁胀满刺痛、胸闷、嗳气、腹胀等症。柴胡配枳实增强行气解郁,疏肝和胃之力,临床常用以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变、肋间神经痛所引起的胁痛以及肝郁气滞而致的腹胀、食后不消等症。补火暖土以振脾胃升降:仙茅配淫羊藿同温补,互促进,使温补肾阳之力倍增,用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属脾肾虚寒证。宣泄肺气以展脾胃气化:紫苏梗配连翘泻肺气,除胃痞,散郁滞,用于治疗胃炎日久而致肺胃气逆,咳则作呕,痞满等症。  相似文献   

19.
高奎亮  李薇  徐广鑫  李吉彦 《中医学报》2019,34(7):1397-1400
临床巧用药对可以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从而维护机体气机的升降平衡。升清降浊以畅达气机:党参配半夏,增强降逆化痰之力,用于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腹胀、泄泻、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等症。补中益气汤配旋覆代赭汤,升中气,降胃气,标本兼顾,升降相使,用于因脾虚生痰,痰阻气逆,而见嗳气、呃逆、呕吐等症。僵蚕、蝉蜕配生地黄、泽泻升清降浊,宣发郁热,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主要用于邪热充斥内外,郁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黄芪配牛膝,补气行气活血兼降气血,用于老年性高血压、妇女血滞经闭及产妇气虚血瘀而致的腹痛、胞衣不下者。疏肝解郁以助脾升胃降:黄连配吴茱萸,疏肝郁,清胃热,辛开苦降,多治疗肝旺乘脾,寒热错杂,升降失司而见之两胁胀痛、吞酸、口苦等症。木香配郁金,疏肝行气以调气机,治疗因肝郁气机失调而致的胸胁胀满刺痛、胸闷、嗳气、腹胀等症。柴胡配枳实增强行气解郁,疏肝和胃之力,临床常用以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变、肋间神经痛所引起的胁痛以及肝郁气滞而致的腹胀、食后不消等症。补火暖土以振脾胃升降:仙茅配淫羊藿同温补,互促进,使温补肾阳之力倍增,用于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属脾肾虚寒证。宣泄肺气以展脾胃气化:紫苏梗配连翘泻肺气,除胃痞,散郁滞,用于治疗胃炎日久而致肺胃气逆,咳则作呕,痞满等症。  相似文献   

2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学“胃院痛”、“呕吐”、“胃反”等病范畴。脾胃属于中焦,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脾虚气弱,胃火上炎,和降失司,气机阻滞,胆汁上逆,伤及胃络,发为本病。文献显示,穴位注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疗效,假若配以适当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现将相应穴位注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