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汇函》十三卷,另有卷首及序录一卷,聂尚恒编撰,是明代重要临证古籍汇编,成书于明崇祯戊辰年(1628),跃剑山房本为其首刻本。书中部分内容取自《古今医鉴》。《古今医鉴》八卷,初刊于明万历四年丙子(1576),由金陵书林周曰校刻印,名《新刊古今医鉴》。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由姑苏沈文台重参校正刊刻,名《新刊古今医鉴》八卷,为第2次刻本。明万历年间金陵周四达《重刻古今医鉴》八卷本,当为第3次刻本。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由叶华生刻印的《古今医鉴》书名改为《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并将原八卷本简单分拆为十六卷,另外增加了"燥证"一条。本书为目前通行本之底本。从《医学汇函》与《古今医鉴》两书所载病证分析,《医学汇函》来自八卷本《古今医鉴》,可以用来改正通行本的错误,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2.
《丹溪治法心要》(简称《心要》),原题朱丹溪述,实系其门人及私淑者编辑整理.由明·高宾(叔原)校正重刻。是书共8卷.囊内、外、妇、儿各病症凡154种.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发前贤之未明,堪称集朱氏临证之大成。通览诸卷,涉四物汤之用者甚众,多达43篇,计109次。兹不揣浅陋,试从四物汤之用窥探丹溪翁临证之一斑,以期丰富诊治思路,于临床有所裨益。1 四物汤出处与《心要》运用四物汤之篇目频次  相似文献   

3.
《轩歧救正论》是明·肖京著,全书六卷:(一)、医论:凡论生理者五,病理者三,治法者二,方论医论各一;(二)四诊要法:论脉取择于《内经》、仲景、叔和、濒湖等氏,而力辟高阳生《脉诀》,王宗显《捷径》之谬;(三)药性微蕴:收药百余味,并紧密结合临床应用,阐述药性  相似文献   

4.
《证治要诀》十二卷,《证治类方》四卷(以下简称《要诀》),旧题戴原礼著。明·李濂《医史·戴原礼补传》云:“戴思恭,字原礼,……平生著述不多,仪有订正丹溪先生《金匮钩玄》三卷,问以己见附著其后。又有《证治要诀》、《证治类方》、《类证用药》总若干卷,皆隐括丹溪之书而为之,君子以为无愧师门云”。《要诀》一书,明清各家书目多有著录。历来医家,医史及文献学家,对《要诀》的著者未发生过什么疑问。由于戴原礼是丹溪的高足,而且又是明初颇负盛  相似文献   

5.
汲古书斋老师 :  上海已故名老中医姜春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 ,善于运用草药验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曾在文章中谈到 :其临证所用一些草药是从《医林绳墨》中学来。能否请老师介绍一下《医林绳墨》及其作者 ?浙江瑞安读者 孙琪孙琪学友 :  《医林绳墨》一书系明万历年间 ,由方谷与其子方隅共同撰著。方谷 (1 5 0 8~ ?) ,字龙潭 ,钱塘人 ,明代著名医家 ,曾为仁和 (现属杭州辖区 )医官。其著作除本书外 ,还有《脉经直指》7卷、《本草纂要》1 2卷流传于世。此外在明倪朱谟《本草汇言》一书中 ,还保存了方谷《本草切要》、《龙潭药性》、《…  相似文献   

6.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医家陈修园“集先秦以至元明诸大家之说” ,返博为约 ,立足浅易 ,撰成《医学实在易》一书 ,精效实用 ,出神入化 ,“以为医家、病家畏难而不能深入堂室者 ,敞开了方便之门”。《医学实在易》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 ,计有1 1 2 0 0 0字 ,书凡八卷。卷一为基础理论 ,论述脏腑经络以及四诊运气 ;卷二、卷三、卷四分述表里、寒热、虚实各证 ,对各种疾病详加分析 ,并附以歌诀 ,易记易诵 ,颇切临床实用 ;卷五、卷六、卷七分别列举各证之常用方药 ;卷八为补遗并外备诸方以及妇人科。全书通俗易懂 ,明白晓畅 ,读之朗朗上口 ,颇觉浅易 ,故有《医学实…  相似文献   

7.
《东垣试效方》方剂配伍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垣试效方》全书九卷 ,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 ,经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对于李东垣先生用药组方 ,后人评价说 :“用药不拘于方者也。凡求治者 ,以脉证别之 ,以语言审之 ,以《内经》断之 ,其应如响 ,间有不合者 ,略增损辄效 (《东垣试效方·序》 ,下同 )。”说明李东垣先生处方行为是从望闻问切出发 ,同时要以《内经》理论为指导 ,在用药过程中 ,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随证加减 ,决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即所谓 :“医之用药 ,犹将之用兵。兵有法 ,良将不拘于法 ;药有方 ,良医不拘于方。”综观全书 ,其方剂配伍理论宗以《内经》 ,并承…  相似文献   

8.
《运气图例》一卷、《咽喉证海》二卷、《脉部图说》一卷、《本草别名》三卷、《痘疹宗镜》一卷、《疡医元义》二卷、《正骨集验》一卷、《银海启微》二卷。以上八书,湘潭倪远诩撰,原书未见。《脉要图注》四卷、《操心要规》以上二书,攸县贺升平,号鸿盘著。升平生  相似文献   

9.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所著的《宣明论方·诸证门》(卷1~卷2)是六十一证抑或六十二证,历来医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多数医家认为《宣明论方》只有六十一证。1981年以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的《宣明论方》谓“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书名。又名《宣明论方》十五卷。刘完素撰1172年,卷1~卷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六十一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风,热,伤寒,  相似文献   

10.
华佗是我国汉末的一位伟大的外科医家。他应用麻醉剂施行外科手术的经验对促进外科学的发展及寐醉药物的广泛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华氏生前有关医学著述,在他身陷狱中时多已焚毁,至今流传者仅有《华氏中藏经》三卷及《华佗神方》二十二卷。其它诊治经验和医迹散见于历史和医药文献中。《华氏中藏经》一书,凡三卷,从生理、病理谈到诊断、治疗。上卷论证29篇,分阴阳、寒热、虚实,并论脏腑诸证;中卷论证20篇,论寒热风痹、痈疽疮肿、诊杂病必死  相似文献   

11.
喻昌(1585~1664年),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书。《寓意草》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为喻昌临证验笔录。书凡一卷,计66篇,收集医案72则(包括附案),又有4篇  相似文献   

12.
《医原》一书系清代(咸丰年间)石寿棠所著。石氏七世事医,至寿棠则“朝而儒,夕而医,历数十寒暑如一日。”因此他“才识既高,学术并茂”。其临证时注重一个“原”字,探原立论,故有《医原》二卷书。石氏在该书论述病因病理、辨证、用药时,尤其突出“燥”与“湿”的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在中医文献中有其独特之处的。石氏认为:“天地之灾,不外燥湿;六气伤人,亦不外燥湿。”又说:“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病有燥湿,药有燥润,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然润有辛润、温润、平润、凉润、寒润之殊,燥有辛燥、温燥、热燥、平燥、凉燥、寒燥之异,……”其中尤以推燥之因,辨燥之理,论药之质,于“润”中变更诸法,最有见地。本文就《医原·女科论》一篇读后,对其论治女科病之润燥一法作一浅探,从中或可窥见石氏学术特色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人,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喻氏之学宗张仲景,曾言:“《伤寒论》一书,条例森森,句句皆律。”(《医门法律·卷一》)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创新精神。顺治15年,《医门法律》一书以独具之内容和风格,风行医林,争相传学,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称许,被赞誉为一代名著。《医门法律》,顾名思义就是医学之规范,  相似文献   

14.
马冠群,字良伯,晚清江苏武进孟河人氏。承先世家传,习研医学,集临症和学习心得著《医悟》十二卷。初撰于1879~1880年,稿凡五、六易,于1893年刊印。是书首论四诊,继而分杂证与伤寒两大部分,引经据典,析微探幽,行文显近,择义简约。其中尤以杂证论治更是参酌古今,针对时弊,结合切身经验,从总则到细目,一一阐述。今就学习《医悟》(光绪十九年木活字本,徐翼凤、韩述甫校印)中有关治疗杂证的四大法则作一讨论,以公诸同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列举四证确证《太素》主要成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62年)至成亨元年(670年)阶段。《旧唐书·经籍志》载杨上善著作79卷,五代杜光庭曾阅杨上善《道德集注真言》20卷,则杨上善著作可知者凡99卷。  相似文献   

16.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9岁时,因父病不起,哀痛之余,潜心习医。医术精湛,声震海内。《吴鞠通医案》是根据吴瑭之医案手稿分类编次而成,书凡四卷,载案详尽,审脉、辨证、治法、方药兼备,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临证又多有自己独到之处,细细读之,  相似文献   

17.
正危亦林(1277-1347年),字达斋,江西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生于医学世家,五世业医,家学渊源,其人幼而好学,弱冠业医,因感念方书浩若沧海,卒有所索却目不能周,遂据按古方,参之家传,刻苦凡十稔,编次甫成《世医得效方》一书。该书以元代太医院所定分科为名目,进行编排,纲目清楚,证治详细,方药明白。全书共计19卷,  相似文献   

18.
仲景组方用药特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一书,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经书”,后世诸医家皆循斯书之规矩。古今运用《论》之方,取捷之新论,奇案不胜枚举。《论》组方严谨,用药灵活,现将仲景组方用药特色做一概述,以供读者参考。一、依据主证,灵活用药《论》用药,依据主证(包括病机)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穿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中各有纲目,  相似文献   

19.
潘兰坪温病学术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潘名熊,字兰坪,广东番禺人,为晚清岭南名医。博通江南叶天士之学,擅于温病及内科杂症。著《评琴书屋医略》(下称《医略》)二卷、《叶案括要》(下称《括要》)八卷行世,是研究岭南医学及学习和整理潘氏经验的重要著作。《医略》选证简明实用,略而有要,方严药精,为后人所乐用。《括要》为潘氏从《临症指南医案》及《叶案存真》中,选取其方之妙者,论之精者,或实验有效者汇编而成,在继承叶氏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对“叶学”在岭南的传播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心兰长乐人。陈念祖之孙,以医为业。张为铎字天木。松源(今松溪县)人。尝编《秘授精选药性》三卷(1699年),叙药性总括及常见病证用方。林庆炳号爱梅居士。侯官人。尝辑《验方偶录》(1885年刊),多有的相璈《验方新编》所未采者(如白痧药,午时茶、锁喉散等),尤以医癍、痢、喉证验方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